第一百零一章 争分夺秒(1 / 1)

第一百零一章 争分夺秒

在宇文佑看来,既然震中周围已经毁灭殆尽,不如就在外围驻扎。而远离丘陵地区,则会最大限度规避余震带来的风险。

距离南河镇二十一公里处的三乡镇外,妙手堂的队伍开张安营扎寨。在他们搭建帐篷的同时,一架架直升飞机从他们头顶掠过,不一会又从灾区方向回来。而武警部队的车辆也不断开往灾区,这种车辆性能强大,远不是宇文佑他们的小客车能够相比的。

帐篷搭建起来之后,宇文佑等人马上身披白大褂,投入了工作状态。他们没有明显的标志,只有一面妙手回春的大旗。也就凭着这面大旗,一些伤者开始涌入妙手堂的营地。

宇文佑几人的工作能力十分强大。单就宇文佑来说,他针灸止血、推拿复位的能力独步天下,轻伤的处理对于中医来说简直得心应手。而余下几人中,除了李媛媛之外,治疗能力最弱的竟然是谢抚冥。

作为一个严重偏科的家伙,谢抚冥除了开药和诊断,在其他方面就弱很多了。他的推拿针灸能力还不如刚刚入门不久的林楠,更不要说和欧阳秋意、林柔玄这样自幼磨练的人相比了。

这样的地区对药理知识的要求并不高,于是谢抚冥干脆做起了自由人。止血、针灸、热敷冰敷、复位、倒垃圾、传话这种事情都由他负责,也让众人省心不少。

在谢抚冥的沟通下,妙手堂和旁边一个医院的团队达成合作关系,由对方负责手术,而妙手堂负责其他伤员。饶是如此,一些出血量巨大的棘手病人依旧被送到了妙手堂这边,但也在宇文佑的针灸术下一一被解决。

当然,单单靠针灸是无法解决事情的,这里面依靠的还有各种药物。这几辆车中都运载了几箱药物,其中不乏一些中药材。而在他们安顿下来之后,南河镇方向还会不断运输药品资源过来,保证前方的工作能力。

地震后第二天的下午时分,更多的医疗和公益团队到达了三乡镇。这里不仅多了更多的医疗力量,还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后勤人员。这些人都是自发来到三乡镇,他们带着水和食物,为奋战在第一线的医疗人员提供服务。

送走一批批伤员,宇文佑头上已经满是汗水。在这寒冷的冬季,由于连续不断消耗气力,宇文佑整个人都环绕着一股白雾,那是不断冷凝的水汽。而欧阳秋意见状,则轻轻为他擦去了汗水。

“休息一下吧。”欧阳秋意递给宇文佑一瓶水,难得地为他揉揉肩膀。

宇文佑将水咕咚咕咚灌入口中,然后轻轻抓住欧阳秋意的小手,轻轻一笑道,“放心,这都是小事。”

说话间,新的伤员已经送达,宇文佑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而欧阳秋意则在林柔玄的协助之下,处理一些相对不那么复杂的伤员。

在宇文佑几人不停接诊的时候,吴谨和瘦猴也没闲着,大量的信息涌入他们的电脑。在这个信息时代,一旦发生灾害,第一时间要做的不仅仅是搜救,还有恢复通讯。只有通讯才能够快速聚集力量,否则志愿者们和医疗团队不会如此迅速到达前线。

那些他们带来的兄弟则完全成为了妙手堂的后勤,一箱箱水和食物不断送进营地,而不断到来的药物和医疗器材也被他们搬运下来。

救灾时期的医疗是一件特别大的工程,一般主要由医院和民间组织共同承担。只有在伤员的量大到医院无法承担之时,才会轮到妙手堂这样的民间组织进行救治。而伤员量的变化是随着救援的节奏变化的,在第一个救援高峰过去后,民间组织会进入到相对轻松的时间。

在第二天傍晚时分,这个相对轻松的时间终于来临。宇文佑瘫倒在营地后方的帐篷之中,大口大口喘气。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他的氧气消耗、能量消耗几乎都是预支的,以至于工作结束后他需要不断喘气来偿还氧债。

宇文佑之所以会如此疲惫,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救治效率,强行用气刺激伤者的恢复。这样的消耗法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支撑得起的,而宇文佑竟然生生挺了过来。

“我理解你想要救更多人的心情,但是如果你倒下了,那岂不是更多伤员得不到救治?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休息,尤其是感到撑不住的时候,知道了吗?”

欧阳秋意跪坐在宇文佑的身边,用毛巾不断为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她跟随宇文佑出诊这么多次,还从未见过他如此疲惫。这种疲惫无关精神,是以一种强行透支的方法在苦苦支撑,这让欧阳秋意格外担心。

从小生长于大家族的欧阳秋意哪里见过这样惨烈的灾难,她最初见到浑身是血的伤者时都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但看到宇文佑不断坚持着治疗的时候,她心中的不适顿时土崩瓦解,转而也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对于妙手堂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体验。除了还在值班的林柔玄和谢抚冥之外,剩下的人几乎都由于太过劳累处于休息状态。其中除了宇文佑之外,最疲惫的当属林楠,在大量使用气之后,她也陷入了深深的疲惫之中。

躺在帐篷的地上,宇文佑的呼吸渐渐平静,这都得仰赖当初陈博士开发的药剂,否则他断然无法工作如此长的时间。望着帐篷的顶端,宇文佑觉得心中难安,却一直想不到让自己不安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不断的思虑,再加上一天的疲惫,宇文佑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其间,他似乎感觉到一阵香风,有人贴心地为他盖上被子,接着便深深陷入了梦乡。

在整个三乡镇都处于负荷工作的时刻,京都的天仁医院,一个面戴脸谱面具的人坐在商旭山的位子上。而商旭山则小心翼翼地站在桌前,等待对方开口。

“这次地震是个机会,你带人去传播一下我们的新药,一定要恢复医院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