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核心部门的骨干员工要跳槽去竞争对手那儿,这消息瞬间在公司炸开了锅,大家都像霜打的茄子 —— 蔫了。研发部里,原本摆放整齐的技术图纸此刻散落一地,有的图纸被慌乱的脚步踩到,边缘褶皱不堪。年轻技术员们围坐在一起,唉声叹气,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交织在略显清冷的空气中。有人愁眉苦脸地嘟囔:“骨干一走,这项目怕是要黄了,咱哪撑得起啊!” 正说著,桌上的咖啡杯被碰倒,褐色液体肆意流淌,先是在桌面上汇聚成一滩,而后顺着桌沿滴答滴答地落下,恰似大火此刻乱糟糟的心情,那溅落的咖啡渍,仿佛是绝望洒下的斑斑痕迹。
销售部也好不到哪儿去,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业务员们对着客户资料本发呆,往日的机灵劲儿全没了。业务骨干小陈把手中资料狠狠一摔,纸张在空中胡乱飞舞,而后缓缓飘落。小陈咬牙切齿道:“公司待他们不薄啊!这节骨眼上跳槽,摆明了拆台,以后在行业里还咋抬头见人!” 说罢,眼眶都气红了,眼中血丝密布,双手握拳,那紧握的拳头因为用力指关节泛白,在桌上重重一砸,发出 “砰” 的一声闷响,桌上的文具都跟着震了几震。
我和顾逸辰把要跳槽的骨干挨个叫进办公室谈心,好话说尽,承诺改善待遇、给足晋升机会。我诚恳地看着他们,眼神里满是期盼:“大伙一起打拼这么久,公司正爬坡过坎,你们一走,可就前功尽弃了。留下来,往后好处少不了大家的。” 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比划著,试图用言语打动他们。可他们大多不为所动,有的低着头,嗫嚅著说竞争对手给的条件太诱人,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有的目光闪躲,不敢直视我们,眼睛一个劲儿地往别处瞟,显然心意已决。顾逸辰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指著门口怒道:“行,你们走!以后别后悔,公司离了你们,照样能转!” 可狠话归狠话,人真要走了,公司哪能不受重创?想到这儿,顾逸辰的拳头又不自觉地攥紧,脸上的怒容里夹杂着几分无奈与焦虑。
竞争对手像是故意挑事,跳槽的骨干前脚刚走,后脚就在业内大肆散播谣言,说我们公司技术落后、资金链断裂,马上就要倒闭,劝客户、供应商赶紧跟我们划清界限。一时间,客户纷纷来电要求解约,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就此起彼伏,响个不停,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头。供应商也停止供货,原本堆满原材料的仓库渐渐空旷起来,只剩寥寥几个货箱落寞地堆在角落。客服部的小姑娘们嗓子都快喊哑了,一遍又一遍解释,换来的却是客户的冷言冷语。销售主管小王急得直挠头,头发被抓得像个鸡窝,几缕头发倔强地竖着,冲进我办公室:“舒总,这下完了!业务全瘫痪了,再不想辙,公司真得关门大吉!” 他脚步踉跄,差点撞到门上,脸上满是惊恐与焦急。
我心急如焚,紧急召婖管理层开会,商讨对策。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个老烟枪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灰白色的烟雾在狭小空间里氤氲不散,大家满脸愁容,争得面红耳赤。有人主张起诉跳槽员工和竞争对手,讨回公道,说话间双手在空中挥舞,情绪激动;有人觉得当务之急是安抚客户、供应商,重建信任,言辞恳切,眼神里满是焦急。正僵持不下时,反转突如其来。一位一直默默支持我们的老客户站了出来,帮忙辟谣,还拉来几个?行盟友,承诺继续合作,条件是我们加急赶出一批定制产品。老客户拍著胸脯保证:“我信得过你们公司,这么多年交情,不会因为几句谣言就散了。这批定制货,你们用心做,做好了,大家一起打那些造谣者的脸!” 老客户身形魁梧,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透著十足的底气。我眼眶一热,眼眶里泪花打转,紧紧握住老客户的手:“多谢您仗义相助,我们肯定不辜负这份信任!”
本以为能借着这股劲儿缓一缓,定制产品研发生产难度远超想象,关键技术环节频频出问题,时间紧迫,进度却严重滞后。研发人员日夜守在实验室,眼睛布满血丝,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却不敢合眼,时不时用手使劲揉揉太阳穴,强撑著疲惫继续钻研;生产线这边也状况百出,机器故障、原料适配不佳,工人师傅们忙得焦头烂额,成品合格率极低。生产线上,机器发出 “嘎吱嘎吱” 的怪异声响,像是垂暮老人的咳嗽,指示灯还时不时闪烁几下,警示著故障来临。生产主管老张急得嘴角冒泡,跑到我跟前哭诉:“舒总,这活儿没法干了!照这进度,铁定逾期交货,违约金咱可赔不起啊!” 老张说著说著,眼泪就下来了,双手无助地在身前挥舞。
我和顾逸辰一头扎进车间、实验室,帮忙排查问题、协调资源。可难题一个接一个,仿佛无穷无尽。就在大家近乎绝望时,反转再度降临。一位退休的老技术专家听闻我们窘境,主动上门帮忙。他戴着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透著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沉稳,手微微颤抖却无比坚定地调试设备、指导技术,嘴里念叨著:“别慌,当年比这棘手的问题我都见过,按我说的做。” 在老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技术难题迎刃而解,生产线也恢复正常,产品按时交付,质量还远超预期。客户们收到货后赞不绝口,一封封表扬信如雪片般飞来,公司声誉回暖,订单慢慢回流,大伙刚松了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产品大卖后,市场上突然冒出大量仿冒品,做工粗糙却打着我们的旗号,价格低得离谱,客户真假难辨,正品销量锐减。街头的小摊贩上、简陋的杂货店里,到处摆着仿冒我们的产品,包装劣质,印刷模糊。售后部被投诉电话淹没,工作人员苦不堪言,客服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工作人员耳朵都被吵得嗡嗡作响,却还得耐著性子解释。法务团队迅速出击,四处调查取证,却发现仿冒窝点极为隐蔽,幕后黑手反侦察能力极强。顾逸辰气得暴跳如雷:“这帮家伙太猖獗了!简直是明抢,一定得把他们连根拔起!” 他气得在办公室来回踱步,脚步声咚咚作响,双手握拳,在空中挥舞,恨不得立刻抓住那些造假者。
为打击仿冒,我们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联合警方、市场监管部门,展开大规模清查行动。窝点一个个被端掉,可仿冒品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冒一茬。警方的行动雷霆万钧,执法人员荷枪实弹,冲进一个个窝点,收缴大批仿冒产品;市场监管人员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每次清查过后不久,新的仿冒品又悄然流入市场,源源不断。更要命的是,这场持久战耗费巨大,公司资金链又开始吃紧。与此?时,银行得知我们陷入仿冒风波,担心贷款风险,提前催收贷款,还拒绝了新的贷款申请。财务老赵拿着账本,唉声叹气:“舒总,账上钱撑不了几天了,这可咋办?” 老赵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在计算器上按动,算出的数字却让人心寒。
novel九一。com
就在公司岌岌可危之时,一个神秘投资人现身,提出注资,但条件是控股公司,全盘接手经营决策权。这条件苛刻得让人咋舌,管理层内部炸开了锅。有人坚决反对:“这不是拱手让权吗?咱辛苦打拼的公司,凭啥给他!” 这人 “噌” 地站起身来,双手拍著桌子,脸涨得通红;有人则犹豫:“可眼下没钱,公司立马就得垮,先应下来,以后再想办法?” 会议室里吵得不可开交,大家各执一词,脸红脖子粗。我坐在首位,双手抱头,内心痛苦挣扎:答应吧,公司易主;不答应,立马倒闭。我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揪著头发,脑海里天人交战。
权衡再三,咬著牙答应了神秘投资人条件。资金迅速注入,仿冒问题得以强力遏制,公司运营暂时稳住。员工们虽心存疑虑,但好歹保住工作,干劲慢慢恢复。车间里机器声再度轰鸣,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不断,业务似乎重回正轨。
可平静只是表象,暗流涌动。神秘投资人入主后,推行一系列大?阔斧的改革,裁撤大量老员工,换上自己的亲信团队。被裁撤的老员工们满脸惊愕与愤怒,有的当场就红了眼眶,拉着同事的手不舍得松开;调整产品方向,主打高端小众市场,放弃原有大批稳定客户;营销手段激进,烧钱投放广告,短期内看不到成效,资金流水却如洪水决堤。街头巷尾、电视网路,到处都是公司产品的广告,画面绚丽,广告词夸张,可销量却不见起色。老员工们联名抗议,堵在公司门口,拉着横幅 “还我工作,守护公司”,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人群中有人大声呼喊口号,情绪激昂;客户们因产品转型、服务缺失,纷纷投诉、解约;公司资金链再次岌岌可危,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惶惶。
是顺从神秘投资人策略,冒着失去市场根基、员工离心的风险继续前行?还是与他据理力争,争取拿回经营权,重拾公司原有优势?公司命运悬于一线,前路迷雾重重,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每一步都仿佛踏入未知雷区,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司刚陷入经营策略纷争,行业又迎来颠覆性技术革新,新技术、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行们纷纷转型升级,抢占先机。各大科技展会、行业论坛上,别家公司推出的新品惊艳亮相,功能强大,设计新颖,吸引无数目光;我们却因内部动荡,无暇顾及,产品瞬间沦为市场 “弃儿”,订单暴跌。研发部急得火烧眉毛,想投入研发追赶潮流,却苦于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实验室里,技术员们对着陈旧设备唉声叹气,图纸上空空荡荡,毫无灵感;销售部四处碰壁,客户一听是我们公司,直接摇头拒绝;业务员们满脸沮丧,脚步沉重,手里的产品资料无人问津;生产部被迫减产,工人无所事事,车间一片萧条。机器停转,灯光昏暗,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风云突变,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多个海外国家对我国相关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设置严苛贸易壁垒,公司原本寄予厚望的海外业务全线瘫痪。海外仓库里,积压的货物堆积如山,包装都有些破损,当地海关频繁查验,手续繁琐,货物迟迟无法清关。海外销售团队紧急回国,满脸疲惫与沮丧:“舒总,国外根本卖不动了,仓库积压严重,还天天被当地政府刁难,这路走不通了!” 是集中精力攻克新技术,回归国内主流市场?还是孤注一掷,投入大量资源突破国际市场壁垒?亦或是双管齐下,双线作战,却可能因精力分散、资金不足而两头落空?公司命运再次来到十字路口,未来之路布满荆棘,每一步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究竟能否绝境逢生?让人胆战心惊,却又不得不做出抉择……
还没等大伙从这一连串打击中缓过神来,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又突发严重故障。财务数据丢失、员工考勤记录混乱、项目进度文档无法打开,整个公司的运营瞬间陷入了一片混沌。财务老赵急得差点晕过去,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嘴里念叨著:“完了完了,财务数据要是找不回来,这账可怎么算,税都没法报了!” 技术人员们紧急抢修,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代码闪烁,可故障棘手,进展缓慢。员工们围在一旁,焦急地观望,小声议论著公司的命运,脸上满是担忧与无助。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趁火打劫,大肆挖角公司仅剩的技术人才与业务骨干。他们开出天价薪酬、优厚福利,还许以广阔职业发展空间。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员工开始动摇,悄悄投递简历。是先集中精力修复管理系统,稳住公司内部运营?还是全力阻拦竞争对手的挖角行动,保住人才根基?亦或是兵分两路,双线作战,却冒着两边都顾不好、局面彻底失控的巨大风险?公司深陷泥沼,举步维艰,未来之路迷雾重重,生死未卜,究竟该如何抉择,才能在这重重绝境中寻得一丝生机……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