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章 帮助难民(1 / 1)

地瓜呢,稍微复杂一点,我们要先育苗。

把地瓜放在湿润的土里,等它长出秧苗后,再把秧苗栽到地里。

栽的时候,行距和株距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它们才能长得好。”

一位大爷皱着眉头问道:“白神医,这浇水有啥讲究不?

我们那边水少,怕把这金贵的种子给浇坏了。”

白玲珑耐心地回答:“大爷,土豆和地瓜都比较耐旱,刚开始的时候,不用浇太多水,等它们长出叶子,再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就行。

要是天旱,就多浇一点,要是下雨了,就可以少浇或者不浇。”

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提出问题,白玲珑都一一解答。

讲完种植方法,她又开始教大家如何储存和食用土豆地瓜。

“土豆可以煮、炒、煎、炸,还能做成土豆饼。

地瓜呢,烤著吃是最香的,也可以煮粥,或者做成地瓜?,能保存很久。”

白玲珑详细地介绍著。

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道:“白姐姐,这烤地瓜咋烤呀?”

白玲珑笑着说:“找个干净的火堆,把地瓜直接埋进火炭里,等闻到香味了,就差不多熟了。

到时候,剥开外皮,里面又软又甜。”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玲珑每天都会来到,百姓们的临时住处,查看他们的种植情况,手把手地指导。

随着土豆和地瓜,在地里生根发嵞,百姓们也开始在青岩山脚下搭建自己的房子。

他们用山上的木材和石头,齐心协力,盖起了一间间简陋却温暖的小屋。

张大哥和几个年轻小伙一起,砍来粗壮的树木,作为房子的梁柱:

“以后咱们就在这儿扎根了,这房子可得盖结实咯!”

他们哼着号子,干劲十足。

赵大娘和其他妇女们,则负责用石头和泥土砌墙,虽然她们的手被磨出了水泡,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了自己的房子,再种上这土豆和地瓜,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房子盖好后,百姓们有了安稳的家。

他们更加精心地,照料着地里的庄稼,每天都盼望着丰收的那一天。

终于,收获的季节到了。

田野里,土豆和地瓜堆满了一地,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纷纷来到,白玲珑面前,送上自己的收获。

“白神医,这是我们种出来的,多亏了您啊!”

一位大叔抱着,一大筐土豆,激动地说。

“是啊,白神医,要不是您,我们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一位大妈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几个又大又红的地瓜。

丰收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在周边地区传开。

各地饱受饥饿困扰的村民们,听闻青岩山脚下,有能亩产千斤的神奇作物。

还能得到好心的白神医相助,纷纷拖家带口赶来。

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长途跋涉,只为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新生活。

新来的村民们一到,便立刻加入到建设家园的队伍中。

他们跟着先到的村民学习,一起砍伐木材、搬运石头,又在青岩山脚下盖起了更多的房屋。

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搭建房屋框架,有人负责铺设屋顶茅草,还有人负责平整土地。

虽然劳作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听说了吗?

这里的白神医可神了,不仅给我们种子,还教我们种。”

一位刚到的年轻媳妇,对旁边的人说道。

“那可不,我还听说这土豆和地瓜真的能亩产千斤,这下咱们可有救了。”

旁边的大叔连忙附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房屋越来越多,原本零散的住户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村落。

为了表达对白玲珑的感激之情,村民们一致决定将这个村子命名为“神医村”。

“这名字好,要不是白神医,咱们哪能有今天。”

李大叔站在新盖好的房子前,感慨地说。

“对,这‘神医村’的名字,以后就是咱们的骄傲!”

王婶儿笑着回应。

村子建成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白玲珑也更加忙碌了,她不仅要指导新村民种植,还要帮助解决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她毫无怨言,看着村子一天天发展壮大,看着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变好,她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白玲珑的带领下,神医村的村民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还将多余的土豆和地瓜拿到婖市上售卖,换回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资。

渐渐地,神医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定居和学习种植技术。

而白玲珑,始终是这个村子的核心,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每一个村民,成为了大家心中永远的希望之光 。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