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终于走出永安县那个破地方了(1 / 1)

而那位小姐自己也在用一把小?的扇子给自己扇风,嘴里还不停地抱怨著:“这鬼天气,这么热,到底还要走多久?”

丫鬟被小姐的语气吓得急忙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一丝惶恐,小声回答道:“回小姐,奴婢不知。”

那女子原本还慢悠悠地摇著扇子,听到丫鬟那句“奴婢不知”,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怒容。

当即停下手中的动作,不耐烦地狠狠瞪了丫鬟一眼,她?著尖细的嗓子骂道:“养着你们有什么用,什么都不知道!”

这女子骂完的当口,弄月恰好从她身侧路过。

那女子像是闻到了什么令人作呕的气味,立刻条件反射般用手帕紧紧捂住口鼻,动往后退了一大步。

不仅如此,她还急忙伸手把身旁的丫鬟拽到身前,挡住自己的视线,好似多看弄月一眼都会脏了自己的眼睛。

?时,她的嘴里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这人身上怎么这么臭?真是晦气!”

可弄月对此却毫不在意,因为身上确实散发著难闻的气味,赶路不说,永安县连水都没有,拿什么洗澡。

弄月连一个眼神都没分给那女子,只是不经意间扫了一眼那马车。

她倒也不是真的对马车感兴趣,目光扫过的瞬间,真正吸引她的是拉车的马。

看着那几匹马高大健壮的身形,弄月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要是能搞来一匹马的话,那往后赶起路来,肯定会轻松多了。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上哪搞马去。

弄月收回思绪,继续向前走去。

她感觉自己没走多久,身后就传来了“哒哒”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那三辆马车很快就赶了上来。

此时道路上的行人分布明显不同,走在前面的人相较于后面稀疏了不少,看来很多人都还在后面慢悠悠地赶路。

弄月见状,脚下步子迈得更大了,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午后,那片让她魂牵梦绕的绿色出现在了眼前。

绿色和周围干枯色的界限格外明显,一边是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另一边则是毫无生机。

弄月望着眼前,刚涌起一丝喜悦,身后就传来一道比她更为亢奋的声音:“终于走出永安县那个破地方了,可把我累坏了,足足走了一日啊!”

“一日……”弄月下意识地回头,目光顺着来时的路缓缓望去。

可很快,弄月便回过神来,紧了紧背篓的绳子,继续前行。

陆陆续续的,路边有人实在走不动了,瘫坐在树荫下大口喘著粗气,满脸疲惫。

过了永安县的地界,弄月竟觉得空气好像都没有那么燥热难耐了,太阳的光芒也似乎不再那么刺眼。

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是真的离开了那片被干旱肆虐的土地,环境有了些许变化。

之前那么炎热的天气,她都未曾停下脚步,一直在赶路。

如今,对于她来说,行路的难度似乎降低了一些。所以,别人都在休息时,她依旧马不停蹄地向前走着。

一路上,映入眼帘的绿色越来越多,可路边草丛里那一道道明显的挖掘痕迹,很显然,走在他们前面的人把这一路能挖到的野菜都搜刮殆尽了。

弄月望着这些痕迹,心想前面究竟还有多少难民,可见金军压境,这场灾难影响之广,受灾人数之多。

继续向前走去,弄月不经意抬眼,远远瞧见前方的林中有一簇极为特别的翠绿,是一片绿竹。

这片地界没有遭受干旱的侵袭,这些竹子瞧着这般生机勃勃,里面定然储存著不少水分。

眼下正值艰难时刻,水源和食物都很珍贵,所幸那片竹林离得也不算远,弄月当机立断,改变了前进的方向,朝着那片竹林赶去。

踏入林子才发现,如今这林子里到处都是挖野菜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破旧的篮子,他们弓著背,蹲在地上,双手在草丛间忙碌地翻找著。

弄月无心顾及旁人,径直朝着那片竹林走去。

等走近了,率先吸引她目光的并非那些笔直冲天、直插云霄的竹子,而是竹脚下面冒出的竹笋。

这些竹笋的外是清新的绿色,弄月直接伸手掰断一根,放入口中咬了一口,口感清脆,还带着丝丝微甜。

放眼望去,这一小片竹林里竟长著不少竹笋,星星点点地散布在竹林各处。

弄月二话不说,双手齐下,一手握住一根竹笋,用力一掰。

她动作麻利地将掰下的竹笋一根接一根地从背篓扔进空间里。

掰竹笋的过程简直太畅快了,那不断收获的喜悦让弄月根本停不下来。

空间里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竹笋。

弄月意犹未尽,继续往竹林深处走去。

没走多远,她掰竹笋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她被竹根下面长著的一簇一簇的竹菌吸引住了。

这种竹菌俗称“竹燕窝”,镶嵌在竹根的周围的土壤上,枝干上也有少许不过太小了,采之无用,就要大的就好。

这可是好东西,弄月进去,把那挨着的几朵都采了起来。

弄月可不是捡了西瓜忘了芝麻的糊涂人。

她一边掰竹笋,一边只要眼角余光瞥见竹根处藏着的竹菌,只要差不多大小的,她都不放过。

她的脚步轻快,在竹林里不断深入。

突然看到前方不仅密密麻麻地簇拥著一堆竹菌,而就在旁边不远处,还长著一堆白白胖胖的竹荪。

“妈耶!”弄月忍不住惊呼出声。

她想都没想,直接把手里正掰著的竹笋朝空间里一扔,撒开腿就朝着那堆竹荪跑而去。

到了竹荪旁,她迅速蹲下身子,从空间里重新拿出一个干净的篮子。

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堆竹荪采起来,放进篮子里,每采一根,嘴里都忍不住轻声念叨:“这玩意儿用来炖汤,不要太香啊!”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