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先生
意外之喜,戚满月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问:“何人教的你?”
戚柒垂下了眸,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并未隐瞒:“赵横,他识字,会作诗,读了很多书,我救了他的性命,要他教的我。”
戚满月顿了顿,只觉得听到那个人的名字晦气,这段时日她还未曾安顿下来,待安顿下来,无论如何她都要寻到那个欺负她女儿的人渣。
平复了心情后戚满月尽量柔和地问:“那极好,不过我们也可再请先生来,多识些字读些书?”
她可不认为那个?赵横的能有多大的能耐,恐怕也是空壳子没教七七几个字,只会哄骗女儿,哪里能和教书先生媲美。
戚柒迟疑地点了点头,她喜爱读书,可见过的书不多,知道的道理不多,她所知的都是赵横告诉她的。
她没见过有学识的,不知有学识的该是如何,从前她只觉得该是赵横那样的,如今,却又不确定了起来。
许是她当初没见过世面,才会觉得赵横是最好的。
许是,他的学问也不过如此。
可她是感激赵横的,她如今的字是由他教的,所知道的道理,也皆是他所讲的。
她救了他,他又教了她习字……他们二人总是说不清。
想来,她从来不知道真正的赵横到底是谁。
戚满月见不得女儿想那个男人,看不对劲连忙打断:“那就听娘的,明日娘就给七七寻个女先生,我们便开始读书认字。”
戚柒含笑道:“好。”
戚满月听不得女儿说谢,连忙转移话题,去看外孙儿了。
第二日,当真有女先生。
戚柒当日早起了些,穿了一件淡紫色的罗裙,青色的褙子,胸前是珍珠的元宝扣,发髻上堪堪别了个玉簪子,一侧的步摇,走起路来清脆响亮。
戚柒从前走路很快,搁在京都并不得体,这几日也跟戚满月学着放慢了脚步,丝毫看不出什么不体统。
虽只回来了几日,身上的衣裳却都是新做的,是当季最好最时兴的布料,很是衬人。
因着戚家的生意遍布,裁缝铺子,成衣铺子皆有,一日就能赶出来新衣,若非拒绝齂亲日日送东西过来,她恐怕每日都能添新衣裳新首饰。
齂亲送了外祖齂送,外祖齂送过外祖父送……
她是一辈子用不尽,从前在东桥村,哪个妇人头上能带个银簪子,是能在村子里头转悠好几日的,她也想过有一日带银簪子,而如今满目的琳琅珠翠,个个都比银簪子珍贵,银簪子都是在箱底的。
东西多了,她才发现,她喜欢的并不是银簪子。
“姑娘,今日佩戴这个镶金镯子可好?”一侧的丫头小心翼翼地问。
戚柒看去,是负责给她梳洗的忍冬,齂亲前几日将忍冬给了她,说往后就是她院内的大丫头了,有忍冬护着,下人不会不安分。
除了忍冬,还有两个和她差不多大的丫头,由她赐名,她也没有推辞,一个?留春,另一个?夏至。
留春生得娇小,个子很低,却很有劲,说话憨憨的,向来直来直往,却并非没有心眼。
novel九一。com
夏至唇很厚,眼睛却不错大大的,个子不高不低,走起路,办起事来很快,是个急性子的。
她不知该如何挑选丫鬟,却能闻出他们身上的气息,她们几个皆非坏人就是了。
总之,都是齂亲精心挑选的,对她很细致,没有一个偷懒耍滑的。每月五百文,若是她定跑得比她们快,干活比他们仔细,可惜,从前她没遇到过这样好的主家。
忍冬正举著那个金镶玉镯子,戚柒反应过来后微微点头:“就它了。”
忍冬见自家姑娘嫣然一笑,明眸善睐,眉眼如远山朱唇皓齿,肌肤细腻白皙如脂如玉,素帛束得腰肢纤细柔美,灵眸直勾勾地望她,看得她心口止不住地跳。
怎就这般美?日子一日日地过,她家姑娘是一日更胜一日的美。
从前洗了疤,姑娘肌肤还有些暗沉泛黄,当是从前劳苦作活伤的了,可精细养得这些日子,肌肤是愈发地白,白到似黑夜里的皎皎明月,一张芙蓉小脸,笑起来泛著淡淡的粉,哪里似嫁过人的妇人。
她都不敢想,若是姑娘哪一日出府闲逛,被有些公子瞧见了,恐怕会来求娶。
不过想来,姑娘怕是不会再嫁。
不仅夫人不会轻易同意,就是老夫人和老爷子也绝不会轻易把姑娘许配人家。
如此容易被人欺负,娇娇软软的姑娘,是她也不放心,更何况是那三个。
怕是也只有皇亲国戚才能让那三个松口。
……
戚柒先去见了先生,只是一眼,便被走来的先生气质折服了。
可靠近后,戚柒微微皱眉,多看了这女先生一眼,时不时往身后看去,见忍冬夏至跟在后头并未离去,戚柒便笑着接应这位女先生。
女先生不爱笑,垂眸看了她一眼,先说了一句:“听闻你自小生活在乡野,未曾正经读过书习过字?”
戚柒低眉顺眼回答:“是,未曾看过什么书,唯独偷学过几个字。”
女先生眉一皱:“你如今多大了,怎这般不上进?”
戚柒不语,回望女先生。
女先生显然不喜戚柒这般神情看她,脸色越发不好,不过想到了什么还是忍住了脾气。
“既你齂亲寻到了我,我自然是要好生教导你的,来,先写几个字来,我瞧瞧可能入眼。”
戚柒坐在案前,看了一眼面前的文房四宝,顿了片刻。
她未曾用过,却见赵横用过。
她并非愚笨,有样学样,也能不出错。
戚柒虽慢,却还是研好了墨,沾染在了笔尖上,俯身去写。
她写的是一首诗,字并不多,却是她学的第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是赵横种下墙角蜡梅时给她读的诗,诗很好听,她便求他教她,那日下了雪,也开了蜡梅,她便在雪地上,寻了个枝干,将这首诗默了下来。
因学了这首诗,赵横还收了好些报酬,害得她险些丢人,她那时以为他该去做生意,从来不会吃亏。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