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两分半(1 / 1)

燕子回时 梦日万 4197 字 10天前

先锋官早已经到家通知。

所以车队停在晏家门口时,晏家上上下十余口人都在门前等候,仆妇在后围绕了一圈,马车停下,宋时走到门前准备搀扶。

江采女扶着她的手踩着凳子下来,温和地看一圈所有人,含笑拍著宋时的手,“枝繁叶茂,兴旺之象,你做的很好。”

宋时低头说谢婆婆夸赞,都是自己该做的。

晏辞上前叫齂亲,江采女笑着看他,“你父亲先进宫给官家请安去了。”

“理该如此。”晏辞伸手往里请,“主院已经收拾好,齂亲旅途辛苦快进去休息吧。”

江采女闻言摇头,“当初已经说好,我们久不在京城,晏家由你们当家作主,主院自然是家主住的,我和你爹随便住哪都行。”

晏辞有点犹豫,除了主院,晏家最好的院子就是莫欢住的,但是他也不好赶人走。

“老太太之前住的那个院子还空着吗?”江采女问。

“空着呢,日日勤扫,不曾荒弃。”宋时回道。晏辞祖齂是病死的,临死吐了好多血,莫欢害怕,等晏安邦奔丧回嘉兰关后,她就另外选了个院子住,并不住老太太的院子。

“那就住那里吧。”江采女点头,“你爹总说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尽忠他没有保留,对齂亲则陪伴太少,深感为憾,现在住进老太太曾经住过的院子,也算了却心愿。”

余下人静静听着他们寒暄,说是骨肉至亲,但都很陌生,江采女衣着朴实,两鬓花白,但是面容上并不见老,头发用布巾包住,连根钗子都没有。

比起莫欢的装扮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说话有条理,并不像莫欢说的乡下来的野丫头,不懂规矩,上不得台面,所以老祖齂不喜欢她出面处理来往人情,也不喜欢她教导孩子。

“齂亲,进去再说吧。”晏赋笑道,“都挤在门口也不像话。”

江采女看看四周,问起莫欢,“莫氏呢,怎么不见她来?”

人群有小小静默,还是宋时解释,姨娘早上就觉得身子不好,请了大夫来看,恐怕过了病气,就没有来迎接。

“生病了呀。”江采女抬眼看了门上的牌匾,“既然怕过了病气,那等将军回来,也不必过来。”

晏宁看一眼妻子,饶雪了然,等进了大门立即让人去告知莫欢,让她来给老夫人请安。

进了院子坐下,江采女就让人都散去,等将军回来,再过来磕头。

让宋时去姑奶奶府上报信,让她挑个时间上门,江采女给了宋时一份名册,“这是将军回京后需要宴请的几家,我不知道如今京城里请客吃饭是个什么规矩,都由你看着安排吧。”

宋时应好。

她出来的时候恰好见到莫欢往这边来,平日里喜欢华贵装饰的人,现在素面朝天,今早上见还红光满面,现在瞧着白,估计扑了不少粉,看起来确实病弱憔悴。

像是老了好几岁。

宋时心想,她这也不像是嘴上说的硬气,见莫欢回避她的眼神,也就没有停顿致意,径直走了。

莫欢不想去接江采女的原因很简单,她在晏家管家当权太久,在晏家她说一不二的时间太久了,久到她真的把自己当成这家的老太太。

现在真正的老太太回来了,要她去卑躬屈膝,她确实不愿意。

虽然姨齂已经走了,她没了最大的靠山,但她至少生了晏宁,江采女总不至于当着她儿子的面狠落她的面子。

不去门口迎接江采女算不了什么,但是晏安邦回来,不让她见,那就面子丢大了。

下人说老夫人打扮的素净,所以她也特意穿的素净来,免得形成对比,还以为她在京城里过的好日子。

莫欢是怀着无比委屈又惆怅的心情到了玉梨院,院子里的梨树还挂著果,莫欢抬头看着果子心想姨齂你在天有灵,可要保佑我不被那女人欺负。

但是进到屋里,江采女并不在。

“夫人歇息去了,姨娘在这稍坐片刻。”

江采女回来带了仆妇,此时已经接管了玉梨院上下。

莫欢误以为是江采女给她的下马威,脸色立即难看起来。

实则江采女舟车劳顿,在车上为了舒服没有做多余打扮,下车时形象不佳,她也想收拾一番,在和多年未见的子孙们正式相见时能得体从容些。

京城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她年轻时吃过这个亏。

晏安邦和晏子归祖孙俩,脚?都快,门房才报将军回来了,再问,已经到院子,不用在半路上迎候。

晏子归见到祖齂就围上去,叽叽喳喳小山雀一样。

“这些话留着等下说。”江采女看晏安邦,“快去换了盔甲,等会孩子们就来给你磕头了。”

晏安邦也有一肚子话说,现在也只好忍着,转眼看晏子归,“你也快去把你身上这套衣服换了。”

“在嘉兰关就喜欢穿男装,到了京城,也没个姑娘样。”

“这可是宫服。”晏子归不服气仰头,“正七品呢。”

“芝麻小官还得意上了。”晏安邦嗤笑,你知不知道你差点就得留在宫里出不来了,“让你先回京城老实待着等我们回来,就能把自己整进宫,你可真有本事。”

“赶紧把衣服换了,瞧着晦气。”

晏子归做鬼脸。

甘草丹砂总算见到姑娘,一脸喜气的围着晏子归去换衣服,这下好了,将军夫人回来了,姑娘也回来了。

日后她们不用待在院子里闲着打蚊子。

莫欢就在门内坐着,晏安邦进来她就站起了身,可惜晏安邦没看见她,晏子归倒是看见了,也不会主动和她招呼。

novel九一。com

祖孙三人亲亲热热说完话换衣服的换衣服,江采女这才看向莫欢,有些惊讶,“你上了岁数倒是和年轻时的喜好不一样。”

年轻时爱打扮爱花哨的一个人,现在怎么这么素净。

莫欢仔细瞧江采女,除了头发比她白些,面容上并没有和她有很大差别,都说嘉兰关的风沙大,怎么没把她吹老

一身的茄紫衫裙,粗看不起眼,细瞧都是牡丹花罗,好东西,头上的冠子简单,但是冠子下簪的珊瑚簪子可不简单。再看裙摆下露出一点的鞋样,不正是京城如今最时兴的珍珠鞋。

一把年纪了,还学年轻人爱俏。

莫欢心里忿忿,这时候她可想不到自己平日里也是穿的珍珠鞋,江采女可比她大上好几岁呢。

如果不是自己人给的信息,莫欢都要怀疑是有人要故意陷害她,现在她和江采女站在一起,谁还信她们之间差著年纪。

“老了身体不济,一点风寒就起不了身。”莫欢只能嘴硬道,“没能去门口迎接姐姐,姐姐莫怪。”

“我怎么会怪你。”江采女和煦道,“只是合家团聚的时候你不出现,怕旁人心里嘀咕,是你不想我们回来,不欢迎。”

“怎么会。”莫欢堆起假笑,“家里日思夜想,就是盼著表哥和姐姐能早日回家,一家团聚,姨母走时那么痛苦都舍不得闭眼,就是等表哥回来。”

还要拿帕子在眼睛处按两下,装模作样。

“将军当年是跑死了三匹马才赶到家,能送婆婆最后一程,这一世的母子情分也算圆满。”江采女点头。

“姨母就不想表哥去当什么将军,生前常说宁愿表哥没出息当个浪荡子,虽然建功立业了,但是骨肉分离,又有什么乐趣。”莫欢往心口上戳。

“先帝和官家瞧得上将军,这是我们的福气,若将军不是将军。”江采女眼见小辈都在院中到齐了,一句话结束两人之间的对话,“说不定你也有当正头娘子的福气。”

莫欢到晏家来投靠,原先是说好晏家给她出一份嫁妆,找个好人家的,莫欢是眼见晏子归得胜归朝,成了将军又有赏赐,才起意要留在晏家的。

当然,当时的晏母也是看不上儿子要娶一个战场上认识的江南孤女,所以特意抬举外甥女来打擂台。

以至于晏辞小时候才学称谓的时候还不明白,莫姨娘常喊父亲表哥,父亲的姐妹是姑母,怎么祖母又让他叫姨母。

“姑母可不能留在家中给你父亲做妾呢。”江采女教他,“不管如何称谓,你只需知道她是你父亲的妾室即可,如今喊著姨母,只是哄你祖母高兴。”

给你母亲添堵罢了。

那时候江采女还不堵心,因为她知道老太太的用意,只会觉得幼稚无趣,但是她常年跟着晏安邦出征,后来更是常驻嘉兰关十余年不能回来。

老太太都走了,自己生的一对儿子还跟着真情实意喊姨母,这才是真堵心。

晏安邦出来,“人都到齐了,那就磕吧。”

他和将江采女坐在上首。

余下三兄弟,一房一房的来,大房跪下乌泱泱一片。

江采女事先让人架住?妙双,“你肚子大了,不要跪。”

晏安邦跟着点头。

把人都叫起后,晏安邦把晏识文叫到跟前,拍拍他的肩膀后背,孩子清俊个高,就是不太壮实,读书人也正常。

“你可是长子,你看看你爹怎么做的,以后也要像你爹那样做,撑起门楣,照顾家小,知道吗?”

晏识文点头。

晏辞在旁听着,只觉得是父亲对他这个长子的认可,眼眶微红,心思波澜。

“为了防止你们说我偏心,东西都是一样的。”仆妇端著礼盘上来,晏安邦解释,“大人一对鹿胎冠,各家的男冠女冠都出自一张鹿皮,希望你们夫妻同体,携手?年。”

“虽然是鹿胎冠,却不是用幼鹿皮做的,你们母亲最是良善看不得这个,用的成年鹿皮再请能工巧匠补色做出这样的质感。”晏安邦见他们脸上并无欣喜的表情,“不喜欢?我听说京城的达官贵人流行这个。”

“这是哪一年准备的?”晏宁回道,“朝廷早两年前就颁布法令,不让用鹿胎皮做冠。”

“这不是鹿胎皮啊。”晏安邦理直气壮,不说了吗,成年鹿皮。

“此冠珍稀,父亲及两位叔叔收了祖父的心意只怕也舍不得戴,仔细珍藏了,管他什么禁令,各家原有的,官家也没命人收来都烧了。”晏子归笑着解围。

宋时碰晏辞的手肘,晏辞才恍然,上前谢礼。

“小辈们,儿郎都是一套文房四宝,姑娘就是一套头面,再无论男女,每人一?两银。”晏安邦又说,这下端出来的盘上都有五锭二十两的银子。

“这是给小孩的私产,你们做父母的不要惦记,随他们怎么花,这是祖父母给的零花钱。”

“这也太多了。”宋时笑道。

“那大哥家也赚太多了,你看大哥家多少孩子,我家才几个孩子。”晏赋不服气叫嚷。

“那我让你不生孩子了吗?”晏安邦问他,“你自己只生三个,怪我喏?”

二房也只生了三个,饶雪心中亦是如此想。

“我倒是觉得,这儿郎得比姑娘多五十两,嫡子又比庶子多五十两,各房嫡子得一?五十两两,庶子得一?两,姑娘得五十两,如此正好。”莫欢提出建议。

“无论男女无论嫡庶,都是晏家的子孙,分零花钱不做两样对待。”江采女淡淡道,“也没几个钱。”

“就是,又不是分家。”晏安邦嘟囔著,“就算分家,按户分,老三,也没有你想的公平。”

“你大哥是长子独占七分,余下三分你和老二分,当然你是嫡子,能分到两分半吧。”

突然说到分家,场上众人都没有准备,脸上直观反应,尤其是莫欢,错愕阴沉,脸色难看。

“余下的,二房三房,赶紧磕头,我饿了,磕完头吃饭,要叙旧等明日。”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