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露锋芒(1 / 1)

燕子回时 梦日万 2207 字 10天前

摇橹水声,两岸人声鼎沸,船舱内很是静谧,一个道士装扮的年轻女子,端著茶杯照料两位歪在榻上,面无血色的女子。

“都是奴婢无用,还要累姑娘照料。”

“早前哪里想到你们会晕船。”晏子归玩笑道,“我也是第一次坐船,竟然不晕,大概因为身体里流着南人血脉,还能顶几分用。”

“要是骑马,这会都到了,何必吃这个苦。”丹砂脾气火爆,早有不满,她们骑马好好的,半道遇上晏家来接的人,后半?走水路,可把她们害惨了。

甘草瞥她一眼,晏家的人就在隔间外坐着呢。

“已经进城,马上就都到了。”晏子归安慰她们。

果然不到片刻,船只靠岸,晏子归下船,还未来得及细看两岸风物,就被人催促著上马车,说是府里大娘子已经在等著了。

晏子归回头,她的婢女被人搀扶著下船,还有行李。

“这些都有人照料,大姑娘还是早些上车,回家与家人团聚。”来接人的妇人一脸和气,晏子归不欲和她分辩,就先上车。

马车在闹市里约莫走了一刻钟,窗外从喧嚣到宁静,马车停下,“大姑娘,到家了。”

晏子归下车,抬眼乌黑门上并没有牌匾,也无装饰,“从这道门进去,去老太太的院子最近。”妇人察言观色立即解释道,“本来说大姑娘两岁离家,十余年第一次回家,怎么也该从大门进认认家门。”

“只是大娘子思女心切,一点时间都不想耽搁。”

晏子归咽下疑问,她娘想早点见她,和老太太的院子有什么关系?祖母在嘉兰关,总不能还要在她的空院子里见面。

妇人只把晏子归送到二道门上,另有伶俐婢女上前来迎晏子归去落梅堂,一路雕梁画柱,庭院花繁叶茂,婢女上红下绿,衣袂飘飘,好一副富贵景象。

晏子归一身水田纹道袍,头发用布?裹住,脸上还有舟车劳顿的疲惫,和此情此景多少有些不相配。

还未走近正屋,就听到热闹声,晏子归心里盘算家中亲戚到齐多少能有这样的动静,帘子一掀开,内里坐着的众人齐齐回头,看清灰头土脸的晏子归后噤声。

晏子归还有什么不明白,今日家中有客呢。

着急忙慌把她这个远道回来的人?进来应客,连梳洗换装的时间都不给,是等着她出丑。

晏子归心里冷笑,拂尘一扫,立即向众人行个道礼,“某远道而来,不知家中有客,失礼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宋时起身,她好像也有点惊讶晏子归会这个样子出现,但是很快就招呼道,“这是小女子归,才从嘉兰关回来。”

晏子归看过去,妇人身着?香紫的长褙子,发髻如云,面滑肤嫩,除眼神凌厉外,看不出年纪。

这就是她娘。

“这是子归?”正首把方坐着的老妇人有些激动,“长这么大了?快到我这来,让我好好看看,和你祖父年轻时还有些相像。”

晏子归细瞧一眼,走近福身,“子归见过姑祖母。”

“你认得我?”老妇人更是激动。“你出生至今,我只见过你三面,你竟然知道我是你姑祖母。”

“祖母说过,祖父兄弟姊妹中,唯有姑祖母同他最相像,说我一见面就认得。”晏子归解释。

novel九一。com

晏书容闻言将她搂在怀里,不住的摩挲,热泪盈眶,“我的好嫂嫂,已有二十年没有见面,她还想着我呢。”

在座的宾客,原以为主家安排一个道士来说吉祥话,现在才知道是晏家的大姑娘,两岁就送到嘉兰关的那个,面面相觑。

“好姑齂,怎么就哭起来了。”饶雪娘上前安慰晏书容,“子归今日回家是生客,好歹先让她认认人。”

这是二叔齂。

“你怎么不早说子归今日回来。”晏书容抱怨,“早知道我就把家里的姑娘都带来,好让她们姊妹熟悉熟悉。”

“你们都生活在一起,独她一个替你们尽孝,在嘉兰关陪伴着祖父齂。”晏书容吸著鼻子,“好不容易回来,还怠慢她,合该替她办个正经接风宴才是。”

“姑齂说笑了,她这个小小人儿,可担不起。”宋时轻笑,“也是宾客在座,她是个小辈,才让进来打个招呼。”

日思夜想的女儿就在跟前,她看向女儿的眼神,要说慈爱,更不如说是审视。

晏子归微微颔首,齂亲说的是,“总要亲去姑祖齂家拜访,到时再见姑祖齂家的姐妹也不迟。”

晏书容拍着她的手,“好好好,姑祖齂在家等着你来,最好在姑祖齂家再住上几日。”

“嘉兰关也不是修道的地方,大姑娘怎生这般打扮?”人群中有人问道。

晏子归看过去,却分辨不出是谁。

“这是莫家的表姑齂。”晏书容同她说。

晏子归顺势扫了一眼左边坐着的老妇人,雍容华贵,此刻嘴角噙笑的看着她,满脸慈爱。

这就是祖父那位姓莫的表妹妾室?

面上不露,只回答疑问。

“去年祖齂惯例去给祖父烧头香,卜卦算出流年不利,需得血亲之人替名修行才能化解。”晏子归解释。

“可见你是诚心修行,孝心可嘉。”晏书容点头,“去年一年平平安安的,今年官家允他回京,镇守嘉兰关二十年,总算可以回来,阖家团聚。”

“这是官家?爱,也是祖父兢兢业业二十年之功,子归不敢居功。”

在座的人对晏子归来说都是生人,自家人可以慢慢理清关系,外来的客人主要是几家姻亲,莫家算上客。

原来明日是老太太的生辰,亲戚们今日过来是陪寿。

“不知道是哪家的老太太过寿?”晏子归佯装不知,“纵使时间匆忙,我也该准备一份礼物以表寸心才是。”

“大姑娘莫不是糊涂了,我们聚在这里,还能是哪家的老太太,自然是你家的老太太。”莫姑妈笑道。

晏子归也笑,“祖齂在嘉兰关,我真不知道晏家还有一个老太太。”

热闹的室内再次鸦雀无声。

正室尚在,小小妾室,岂能充大。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