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有很多计划(1 / 1)

他们一进院子,男孩子们就抱住了陈忠柱,七嘴八舌地问他这几天过得好不好。

陈忠柱都快被他们勒得喘不过气来了。

章辞拍了拍白策的肩膀:“辛苦了,都去领赏吧。”白策带着人退了下去。

闹了一会儿,男孩子们才松了手,陈忠柱终于有机会说话了。他行了一礼:“大姐,姐夫,我回来了。”

“赶紧进屋吧,外面冷。”陈帆把大家都叫进了屋。

吃了碗热腾腾的汤面,陈忠柱感觉整个人都活络起来了,开始讲述他们路上的经历。

孩子们听了不胜唏嘘。

“虽然路上辛苦了,好在粮食够吃的。”陈忠梁庆幸。

陈月不认同:“那些缺粮的,或许会盯上他们的吧。”

“明年肯定会有很重的赋税,要是再有灾荒,也不知他们怎么办。再逃荒吗?”陈英担忧。

“逃荒也逃不到昌平乡来,路途实在遥远。当时回乡的各种后果可是吵了三天的,他们都没听得进去。”陈秀说。

冬至和去年一样,陈帆给书院的孩子们发了纸笔,给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发了福利。

难民们深受触动。他们也都听说了那些人回乡路上的故事,一个个都在交谈着,以后要不要回乡。

晚上,陈帆和章辞在空间里摘棉花。

“这里面长东西挺快的,就是棉桃自己不会掉下来,稻谷和菜籽也不会自己掉下来。”章辞的语气很是遗憾。

陈帆笑了:“最好能自己落到筐子里去,多省事啊。”她看着章辞,他速度很快,动作却依然优雅。

“你可别打着看我的幌子,做着偷懒的打算。”章辞笑她。

“好看就得多看看。”她干脆停了下来,望着他。

章辞也停了下来:“那我们相互看着?”

“不要,干活吧。”陈帆知道对视的后果。

“明年我也多种点棉花,每个庄子都种上一百亩。”章辞边摘边说。

“种那么多不会引起注意吗?我这里才种了十亩呢。”

“柳家人不是可以从北胡那边运过来吗?就说是柳家人运过来的。”章辞说。

“柳家人运送的货物也会有登记,不能相差太大。”陈帆担心到时候无法自圆其说。

“那我就少种点,各处加起来也能有很多,总数相差个几百斤也没人细究。到后年,就可以大规模种植了。”章辞思索着。

“明年可以在市场上卖棉衣了。”陈帆说了她的打算。

“鸭绒服也可以提上日程。”章辞提醒。

陈帆摇了摇头:“鸭子才五六千只,数量还是不够多。”

忙了一会儿,两人就洗了手,沿着小溪散步。

空间里很多树都落到了外面,林子这边多了一亩空地,陈帆就用来种药材。

“外面那些药材长得没这里好。”章辞看着那些长势喜人的药材,“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这要大夫去试验的。”陈帆笑着说,“明年希望大夫可以多收点徒弟,让更多人懂医术。”

“可以像书院一样,办个学医术的医学院。”章辞很会举一反三,“不过,很多技艺都讲究衣钵传承,不愿意传给外人。”

“主要还是怕砸了饭碗,有保障就会少些担心。可以让他们当院长,当夫子,发工资。”陈帆看向章辞。

他笑着捏了捏陈帆的脸:“想让我去游说?”

两人走到了水柱边,陈帆当初醒来的地方。章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