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步摇(1 / 1)

见她面色不改,仍是没露出悔恨的神色,巫夫人气极,一手用力掐着她的胳膊想要拽着她离开。

顾如蓁到这的时候,巫竹已经被拖了几步。

她不能动手,但又不想走,所以只能僵持着。

而门口的禁卫没有顾如蓁的吩咐,也不会帮助她,毕竟清官难判家务事,他们是外人,而她们是母女。

“巫夫人。”顾如蓁看了一眼禁卫,“让巫夫人去一边冷静下。”

两个禁卫听此立刻走上前,一左一右将巫夫人拉开。

她身边的丫鬟也像是鸟兽散一样很快就害怕的离开。

巫竹被扯得发髻都散开,衣裳也有些凌乱。

顾如蓁母亲早逝,不过印象里面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所以她很难想象一个母亲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自己的女儿难堪。

更难想象会有母亲对自己的女儿用厮混这两个字。

她将巫竹拉进门,冷声道,“若是巫夫人有事相谈,还请先进来。”

周围围了不少人,不过在禁卫出手之时,就都散开了。

巫夫人整理了下衣襟,惊疑不定的望着顾如蓁。

她知道这个女子是陛下的心爱之人,也知道这些禁卫在此的意义。

只是这样的犹豫没有持续多久,她便昂首挺胸,莫名的理直气壮起来。

就算是天子在此,也没有拆散母女的道理,更何况只是一个名分还没定下的女子。

巫竹偏过脸,擦了擦眼睛,“姑娘,奴婢给您惹麻烦了。”

因为这个人是生她养她的母亲,所以不管她做了什么,她都只能这么受着。

顾如蓁递过一张帕子,命两个宫女带她去梳洗。

自己则坐在亭子里看着巫夫人。

“恕我不知姑娘是何名分,所以不知该如何行礼。”巫夫人下巴微抬,眼中扫视了顾如蓁一眼,带着不屑的色彩。

顾如蓁倒没有因此而发怒,只是禁卫们谨记左丘聚的嘱咐,所以见状高呵了一声。

巫夫人被吓得浑身一哆嗦,直接跪在了地上。

发髻上的步摇也跟着身体的晃动作响,然就算是跪在了地上,她还不忘惊慌的扶住步摇,不让它发出声音。

这样又长坠饰又多的步摇,在青玄其实很少有女子喜欢佩戴。

行步则动摇为步摇,原本佩戴步摇者不需要温婉贤淑,娴静优雅,看的便是行走时微微晃荡而显出的楚楚动人的风情雅致。

后面不知怎么,竟演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

走得快了,步摇叮咚作响,就显得放荡不知,这简直成了约束女子言行举止的“佳品”。

不过她今日在街上,看到有许多女子佩戴着长长的步摇,上面甚至缀了许多铃铛,行走之间能听到清脆的铃铛宝石碰撞的声音,俏丽而又动人。

所以若不是巫夫人这一举止,顾如蓁几乎都要忘了这个规范。

“让她起来吧。”

两个禁卫见状也不等巫夫人反应,就一左一右将人拎起来,随即站到了一边。

她的面上惶惶无措,却还是记得流泪的时候拿出帕子细细的擦拭。

顾如蓁问她,“为何要巫竹回去?”

经过这一遭,巫夫人已经不似来时那边嚣张,她怯怯又渐渐大着胆子说道,“竹儿要回家履行婚约。”

“履行婚约?这婚约是她想要的,还是你们替她定下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婚约自然是我们替她定下的。”

“那她想要吗?或者说你们问过她吗?”

顾如蓁看着巫夫人,心里不仅不生气,反而愈发的平静。

巫夫人支支吾吾起来,“这……这怎么需要问她呢?她是我的亲生女儿,难道我还能害她不成?”

“我为她挑选的郎君可是盛京里出了名的人品好,她以后就会知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我才不要。”巫竹从远处走来,她已经梳洗好,又在面上擦了些脂粉掩住惨白的血色。

“姑娘。”巫竹福身行礼,之后又转过身决然道,“母亲您请离开吧,只要您逼我嫁人一日我便不会回家。”

她的声音沉了下来,“您说他好,可是他还未成婚,就有了庶子,这便是您说的好吗?”

巫夫人气得伸出的手指都在哆嗦,不过她还是忍了下来,“姑娘,竹儿是我的亲生女儿,我能带她离开的吧。”

“自然不能。”顾如蓁浅笑,她笑得极美,但是眼睛里却是冷的,“她是你的亲生女儿没错,可她同样是陛下亲封的昭武将军,她如今是奉的圣旨站在这片土地上,巫夫人你这是要违抗圣旨吗?”

巫竹瞪大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顾如蓁。

大约是觉得从前的认知错得离谱,所以眼中满满都是惊愕。

巫夫人看着面前端坐的女人,后背忽然控制不住的冒起一阵凉气。

她明明笑得很温和,但因为眼中的冷意,叫巫夫人觉得愈发的害怕。

顾如蓁屈起手指,轻轻敲在了石桌上,半晌,她忽然停了下来,问道,“这样,巫夫人还要带着巫竹离开吗?”

巫夫人忙不迭的摇了摇头,此时连以往最注重的贵女仪态都忘了,步摇长长的穗子甩在了脸颊上,她却没停下继续摇头。

“既然不带着巫竹离开,那么就请巫夫人自行离开吧。”

巫夫人此时也顾不上巫竹,骇得行礼之后立马转过身,头也不回的踩着小碎步离开。

“多谢姑娘。”巫竹走上前,倒了一杯茶,然后站到她的旁边。

顾如蓁接过茶,又撇去上面的浮沫,这才轻抿了一口。

茶里面似乎加了糖,所以喝起来有些甜。

“巫竹,你别怪她。”顾如蓁没有侧过身,她刚才轻轻瞥了一眼,看到巫竹红着眼。

巫竹咬着唇瓣,眼中充斥着失望,轻喃了一声,“她分明知道那个男人是什么样子,却还是要来逼我嫁过去。”

“她分明知道长姐前几年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却还是硬下心肠不管不顾。”

“她分明也受过这样的苦,却还是要她的亲生女儿和她受一样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