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冰城来信(1 / 1)

地师1998 无声睡眠 3091 字 7个月前

第一节:雪夜电报

十月下旬,锦州城就已落下了几场薄雪。寒风裹挟著雪粒子,打在脸上,像细碎的冰碴子,扎得人生疼。街面上行人稀少,都裹紧了厚厚的棉袍,低着头,匆匆忙忙地赶路。

陈青阳刚从“聚宝斋”出来,脖子上围着一条厚实的羊毛围巾,那是他师妹林婉儿亲手织的,针脚细密,透著一股暖意。他手里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件刚收来的老物件,有几分沉甸甸的。

聚宝斋是锦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古董店,老板王德贵是个精明人,眼力劲儿也毒。陈青阳跟他打过几次交道,一来二去,也算熟络了。

这几天,陈青阳在锦州城里转悠,主要是为了处理之前古董风波的后续事宜。那批被掉包的古董,他已经追回了大半,剩下的,还在继续追查。这事儿牵扯到不少人,其中不乏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陈爷,您慢走!”王德贵站在门口,搓着手,殷勤地送著。

陈青阳点点头,算是回应。他走出几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陈爷!陈爷!等等!”

陈青阳回头一看,是聚宝斋的伙计小六子,手里拿着一张纸,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陈爷,您的电报!刚送来的,说是加急的!”小六子把电报递给陈青阳。

电报?陈青阳心里一愣。这年头,电报可不是随便发的,一般都是有急事。他接过电报,展开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电报是从哈尔滨发来的,署名是:叶莲娜·金。

电报内容很简短,只有寥寥几行字:

“青阳兄:哈市犹太老会堂修缮,发现密室。内有奇怪符号及古籍,疑与‘河豚计划’有关。事态紧急,请速来。——叶莲娜·金。”

“河豚计划”?陈青阳心里一沉。这个词,他并不陌生。那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在东北推行的一个绝密计划,据说与犹太人有关,但具体内容,却鲜为人知。

陈青阳把电报折好,揣进怀里。他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雪花又开始飘落下来。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

哈尔滨,看来是不得不去了。

第二节:旧友重逢

哈尔滨的叶莲娜·金,陈青阳是认识的。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陈青阳还在沈阳,替师父张九川打理古董生意。有一次,他接到一个活儿,帮一位俄国商人鉴定一批古董。那批古董里,有一件青花瓷瓶,看着像是明代的,但又有些说不上来的怪异。

陈青阳仔细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他正犯愁的时候,一个女人走了过来。

那女人身材高挑,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旗袍,头发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有一双深邃的蓝眼睛,鼻梁高挺,皮肤白皙,一看就是个混血儿。

“这瓶子,是假的。”女人开口说道,声音清脆,带着一点外国口音。

陈青阳一愣,抬头看向她。

“你怎么知道是假的?”陈青阳问道。

“这瓶子的釉色不对,胎体也太轻了。”女人指著瓶子说道,“真正的明代青花瓷,釉色沉稳,胎体厚重,不会像这个这么轻飘飘的。”

陈青阳将信将疑,又仔细看了看,发现果然如女人所说。他不禁对这个女人刮目相看。

“你是什么人?”陈青阳问道。

“我叫叶莲娜·金,是个古董商。”女人微微一笑,伸出手来,“很高兴认识你。”

陈青阳也伸出手,和她握了握。

“我叫陈青阳。”

后来,陈青阳才知道,叶莲娜的祖父是早年从俄国逃难到哈尔滨的犹太人,在哈尔滨定居下来,做起了古董生意。叶莲娜从小耳濡目染,对古董也颇有研究。

那次之后,陈青阳和叶莲娜又见过几次面。叶莲娜对东北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经常向陈青阳请教一些问题。陈青阳也从她那里,了解了不少关于犹太人在东北的情况。

两人一来二去,成了朋友。

只是,后来陈青阳离开了沈阳,去了锦州,两人就渐渐失去了联系。没想到,今天会收到她的电报。

novel九一。com

陈青阳回忆著和叶莲娜的过往,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重逢呢?

第三节:星夜启程

收到叶莲娜的电报,陈青阳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哈尔滨犹太老会堂,他听说过。那是哈尔滨最大的一座犹太会堂,建于1907年,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据说,这座会堂的设计者是一位著名的犹太建筑师,会堂内部装饰华丽,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陈青阳知道,哈尔滨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最多的时候,有两万多犹太人生活在这里。这些犹太人,大多是从俄国逃难过来的,他们在这里经商、办厂、开银行,为哈尔滨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犹太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日本人对犹太人采取了歧视和迫害的政策,很多犹太人被迫离开了哈尔滨,逃往上海、天津等地。

叶莲娜在电报中提到的“河豚计划”,陈青阳虽然了解不多,但也知道,那是日本人为了利用犹太人的财富和影响力,而制定的一项秘密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吸引犹太难民到东北来,建立一个“犹太国”。

但是,这个计划最终并没有成功。日本人只是想利用犹太人,并不是真心想帮助他们。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更加严厉的迫害。

陈青阳隐隐觉得,叶莲娜在电报中提到的密室,很可能与“河豚计划”有关。而密室里的奇怪符号和古籍,说不定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或许与伪满时期的“镇龙工程”有关。

“镇龙工程”,是陈青阳一直在追查的一个线索。他怀疑,师父张九川的失踪,就与这个“镇龙工程”有关。

陈青阳的师父张九川,是一位精通风水术数的奇人。他曾经是清廷的钦天监,专门负责观察天象,推算国运。清朝灭?后,张九川隐居在东北,靠着给人看风水、算命为生。

陈青阳是张九川的关门弟子,也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张九川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陈青阳。

几年前,张九川突然失踪了。陈青阳多方打听,也没有找到他的下落。后来,陈青阳在一本古籍中,发现了一些关于“镇龙工程”的记载。他怀疑,师父的失踪,很可能与这个“镇龙工程”有关。

“镇龙工程”,顾名思义,就是镇压龙脉的工程。据说,日本人为了彻底控制东北,秘密实施了一项“镇龙工程”,目的是破坏东北的风水,斩断东北的龙脉。

陈青阳觉得,师父张九川很可能是因为发现了“镇龙工程”的秘密,才会被日本人抓走的。

现在,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发现了密室,这让陈青阳看到了希望。他觉得,这个密室,很可能就是揭开“镇龙工程”秘密的关键。

陈青阳决定,立刻启程前往哈尔滨。

他回到住处,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临行前,他走到桌前,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

香烟袅袅升起,陈青阳闭上眼睛,默默地念诵著梅花易数的口诀。

“……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他用手指掐算著,推演着此行的吉凶。

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卦象显示:此行“吉中有险,需谨慎行事”。

陈青阳心里明白,哈尔滨之行,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为了找到师父,为了揭开“镇龙工程”的秘密,他必须去。

他吹灭了蜡烛,拿起行李,走出了房间。

屋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

陈青阳裹紧了身上的棉袍,迈开大步,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旅程。

但是,他没有退缩。

因为,他是一个风水师,一个肩负著使命的风水师。

他要用自己的所学,去守护这片土地,去寻找那些被遗忘的真相。

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师父,揭开所有的谜团。

夜幕下,陈青阳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之中。

只有那列车汽笛的鸣?,在空旷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