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俄式迷局,中东铁路秘辛(1 / 1)

地师1998 无声睡眠 4163 字 7个月前

第一节:教堂异兆

凛冽的北风像一把把钝?子,刮在脸上生疼。陈青阳裹紧了棉大衣,脖子缩在竖起的衣领里,抬头望着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那标志性的洋葱头穹顶。这教堂在冬日灰濛濛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庄重,也格外神秘。它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年的风云变幻。

自从上一回在长春扑了个空,线索指向哈尔滨,陈青阳一行人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这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城里到处都是俄式建筑,走在中央大街上,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可陈青阳心里清楚,这异域风情的背后,藏着更深的秘噸。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地标,也是他们此行的第一站。叶莲娜凭借著一口流利的俄语和中俄混血的身份,很快就和教堂的俄国老人们搭上了话。可老人们对教堂的历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这教堂是当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建的,后来几经战乱,几经修缮,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陈青阳绕着教堂转了一圈又一圈,目光仔细地扫过每一块砖石,每一扇窗户。这教堂的墙体很厚,用的是那种老式的红砖,砖缝间填著灰白色的水泥。在教堂东北角的一处墙体上,陈青阳发现了一道裂缝。这裂缝不宽,但很深,像一道丑陋的伤疤,爬在教堂的墙上。

他凑近了去看,心里一惊。裂缝里,竟然隐隐约约地嵌著一些东西。他伸手掏出随身带着的小?,小心翼翼地把裂缝周围的水泥刮掉一些。随着水泥的剥落,嵌在里面的东西露出了真容。

那是一些金属物件,有十字架的形状,也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陈青阳仔细辨认,发现那些十字架是东正教的样式,而那些符号,竟然是道教的符箓!

东正教的十字架和道教的符箓,怎么会混在一起,还被嵌在教堂的墙体里?陈青阳的心里充满了疑惑。他隐隐觉得,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噸,一个关于宗教、关于风水、关于历史的秘噸。

他叫来苏砚秋和叶莲娜,指著裂缝里的东西给他们看。苏砚秋是建筑学的高材生,对各种建筑材料和结构了如指掌。她仔细观察了那些金属物件,又用手摸了摸周围的砖石,说:“这些东西不是教堂原本就有的,应该是后来被人嵌进去的。从材质和工艺上看,这些金属物件的年代应该不短了,至少也有几十年了。”

叶莲娜则对东正教的历史和文化比较熟悉。她仔细辨认了那些十字架,说:“这些十字架的样式很古老,是典型的东正教早期样式。在俄国,这种十字架一般都是用在比较重要的宗教场所,或者用来镇压邪祟。”

镇压邪祟?陈青阳心里一动。他想起之前在沈阳故宫发现的那些铸铁桩,还有林素衣发现的伪满档案里提到的“镇龙工程”。难道,这教堂里的十字架和符箓,也是“镇龙工程”的一部分?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苏砚秋和叶莲娜。苏砚秋皱着眉头说:“如果是这样,那这‘镇龙工程’的规模也太大了,不仅在沈阳,还在哈尔滨,甚至可能在整个东北都有布局。”

叶莲娜则说:“我听说,当年日本人在东北搞过很多秘噸活动,他们对中国的风水和文化很感兴趣,也一直在研究和利用。这‘镇龙工程’,很可能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陈青阳点点头,说:“看来,我们得深入调查一下这教堂的历史,还有当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过程。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他心里明白,这哈尔滨的教堂,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而这谜团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阴谋。

第二节:铁路档案

哈尔滨的冬天,白天短得可怜,下午四点多,天色就暗了下来。街上的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行色匆匆。路边的俄式建筑在昏黄的路灯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显得有些落寞。

叶莲娜带着陈青阳和苏砚秋,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了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小楼的门窗紧闭,门口挂著一块褪了色的牌子,上面用俄文写着“中东铁路档案馆”。

这档案馆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研究人员凭介绍信才能进入。叶莲娜通过关系,联系到了一位在档案馆工作的老学者,才得以进入。

档案馆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味道,那是纸张和油墨混合在一起,经过岁月沉淀后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档案和资料。

老学者带着他们来到一间办公室,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档案,放在桌子上。档案的封皮已经发黄变脆,上面用俄文写着“1932年中东铁路改建工程图纸”。

“这就是你们要找的资料。”老学者用带着浓重俄国口音的中文说,“这本图纸是当年日本关东军强行改建中东铁路时留下的,非常珍贵。”

陈青阳小心翼翼地翻开图纸,一股尘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图纸上的线条和文字都非常清晰,详细地记录了当年铁路改建的每一个细节。

叶莲娜在一旁翻译,苏砚秋则仔细观察著图纸上的各种标记和符号。陈青阳的目光,则落在了图纸上标注的几个车站位置上。

他发现,这些车站的位置,并不是随意选定的,而是按照一种特殊的规律排列。他仔细数了数,一塿七个车站,分别是:哈尔滨站、香坊站、阿城站、一面坡站、苇河站、亚布力站和海林站。

这七个车站的位置,隐隐约约地形成了一个勺子的形状。陈青阳的心里一动,他想起了北斗七星的形状。北斗七星,不就是一个勺子的形状吗?

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苏砚秋和叶莲娜。苏砚秋拿出随身带着的地图,把这七个车站的位置在地图上标了出来。果然,这七个车站的位置,与北斗七星的排列方式惊人地相似!

叶莲娜则说:“我听说,日本人对中国的风水学很痴迷,他们认为,北斗七星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用来镇压地脉,控制龙气。”

陈青阳点点头,说:“看来,这中东铁路的改建,不仅仅是为了军事目的,还隐藏着更深的阴谋。他们利用北斗七星的布局,来镇压东北的龙脉,这和沈阳故宫的铸铁桩阵,形成了‘天地双锁’的格局。”

novel九一。com

“天地双锁?”苏砚秋和叶莲娜异口同声地问道。

陈青阳解释说:“沈阳故宫的铸铁桩阵,是‘地锁’,用来锁住地下的龙脉。而这中东铁路的七星车站布局,是‘天锁’,用来锁住天上的星辰之力。天地双锁,双管齐下,就能彻底封死东北的龙脉,让这片土地失去生机。”

苏砚秋听了,倒吸一口凉气,说:“这日本人也太歹毒了,竟然想出这么阴损的招数!”

叶莲娜则说:“我听说,当年日本人在东北搞过很多秘密实验,他们不仅研究中国的风水,还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宗教,甚至还研究中国的神秘力量。他们想把这些东西都据为己有,用来实现他们的侵略野心。”

陈青阳说:“不管他们有什么阴谋,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必须找到破解这‘天地双锁’的方法,解救东北的龙脉。”

他心里明白,这中东铁路的档案,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线索,才能揭开这“镇龙工程”的全部真相。

第三节:白俄遗老

哈尔滨的夜晚,寒风刺骨。路灯发出微弱的光,照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冷清。

叶莲娜带着陈青阳和苏砚秋,来到了一家名叫“喀秋莎”的俄式餐厅。餐厅里暖意融融,飘着罗宋汤和烤肉的香味。

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见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是一位流亡在哈尔滨的白俄贵族后裔。叶莲娜通过俄国侨民组织,联系到了他。

尼古拉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身材高大,但有些佝偻。他穿着一件旧式的俄国呢子大衣,戴着一顶羊皮帽子,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一双蓝色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你们好,我是尼古拉。”老人用带着浓重俄国口音的中文说,“叶莲娜在电话里跟我说了你们的事情,我很乐意帮助你们。”

几个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著俄式菜肴,一边聊了起来。

陈青阳开门见山地问:“尼古拉先生,我们听说,您的祖父曾经参与过当年日本人在东北的一些秘密活动,是这样吗?”

尼古拉点点头,叹了口气,说:“是的,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的祖父,当年是沙俄的一位贵族,也是一位地质学家。十月革命后,我们全家逃到了哈尔滨。为了生存,我的祖父不得不为日本人工作。”

“他具体做了些什么?”陈青阳追问道。

尼古拉回忆著说:“我听我的父亲说过,我的祖父当年参与了一个叫做‘特殊地质勘探’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日本关东军秘密组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祖父从来没有对家人说过。但是,我父亲曾经无意中听到我祖父和一位日本军官的谈话,提到了‘松花江’、‘金属柱体’、‘镇压’这些词语。”

“松花江?金属柱体?”陈青阳和苏砚秋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感到一阵激动。

“是的,”尼古拉继续说,“我父亲还说,我祖父在那段时间里,经常早出晚归,神色慌张。他还经常带着一些奇怪的仪器,去松花江边进行测量。有一次,我父亲偷偷地跟着他去了松花江边,看到我祖父和几个日本士兵,把一些巨大的金属柱体,沉入了江底。”

“那些金属柱体,是什么样子的?”陈青阳急切地问。

尼古拉摇摇头,说:“我父亲当时离得很远,没有看清楚。但是,他听到了那些日本士兵的谈话,他们说,那些金属柱体是用来‘镇压龙脉’的。”

“镇压龙脉!”陈青阳和苏砚秋几乎同时惊呼起来。

叶莲娜则问:“尼古拉先生,您知道那些金属柱体,具体被沉在了松花江的什么位置吗?”

尼古拉再次摇摇头,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父亲当时还小,不敢靠得太近,所以没有看清楚具体的位置。而且,那次之后,我祖父就再也没有去过松花江边,他对那件事情也讳莫如深,从来不肯提起。”

陈青阳的心里充满了激动和疑惑。他隐隐觉得,尼古拉祖父参与的“特殊地质勘探”,很可能就是“镇龙工程”的一部分。而那些被沉入松花江底的金属柱体,很可能就是用来镇压东北龙脉的关键!

他看着尼古拉,诚恳地说:“尼古拉先生,非常感谢您提供的这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破解‘镇龙工程’的方法,解救东北的龙脉。”

尼古拉看着陈青阳,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说:“我希望你们能成功。我的祖父当年被迫为日本人工作,他心里一定也很痛苦。如果你们能揭露日本人的阴谋,也算是为我祖父洗清了冤屈。”

陈青阳点点头,说:“我们一定会尽力的。我们不仅要解救东北的龙脉,还要让那些曾经犯下罪行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他心里明白,这哈尔滨的迷局,已经渐渐清晰起来。松花江底的金属柱体,中东铁路的七星车站布局,圣索菲亚教堂的混合法器,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阴谋网路。而他们,正一步步地接近这个阴谋的核心。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