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霓裳血织(1 / 1)

十崇罪 你们的马子 1764 字 23天前

临江市丝绸博物馆的湿度警报器响起时,我正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突然,48倍镜下的经纬线开始诡异地蠕动——那些本该碳化的汉代蚕丝蛋白,竟呈现出活体神经突触的传导特征。

"陆队,D区展柜有情况。"我的手指悬在紧急制动按钮上方,通讯器里传来布料撕裂的闷响。当我冲进唐代服饰展厅时,那件复原的《霓裳羽衣》正顺着展台淌下血水,金银丝绣的翟鸟纹瞳孔里卡著半片人类指甲。

陆沉用战术匕首挑开展柜防弹玻璃的密封胶条,浓烈的桑葚发酵味扑面而来。尸体以飞天姿势被钉在仿制敦煌藻井下,三百?十根冰蚕丝穿透主要关节,末端系著唐代铜铃。最诡异的是皮肤表面——那些看似刺绣的缠枝纹,实则是用带倒刺的鱼肠线缝入皮下的《璇玑图》。

"死亡时间72小时,但肌肉弹性..."我戴上生物电检测手套,"肌束震颤频率接近活体。"解剖刀划开死者左肩时,本该是三角肌的位置,密密麻麻的蚕蛹正在结茧。

凌晨的解剖室,质谱仪突然发出刺耳蜂鸣。我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死者血液里含有家蚕性信息素与人类生长激素的嵌合蛋白,凶手在利用人体培育转基因蚕种。"

当激光扫描仪穿透尸体胸腔时,三维建模显示心脏已被改造成纺锤形丝腺器官。我小心切开心包膜,黏稠的丝胶质正顺着人造丝腺导管缓缓渗出:"这些丝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新疆营盘出土的汉晋织锦完全一致。"

陆沉将现场采集的蚕蛹放入培养箱,红外监控显示蛹体内部正在进行基因重组。他突然调出国家安全资料库:"二十年前'天蚕计划'的实验数据,和现在的基因编辑图谱有87%重合度。"

我们在死者胃部发现未消化的桑叶残渣,同位素检测指向城郊废弃的国营蚕种场。暴雨中,陆沉踹开锈蚀的铁门时,月光正照在院中那株千年古桑上——每片桑叶背面都用血绘著《蚕织图》局部。

穿过防空洞的瞬间,我的盖革计数器数值飙升。陆沉用热成像仪扫描墙壁时,整面混凝土突然透出朱砂绘制的《黄帝内经》经络图。那些本该标注穴位的圆点,实则是用放射性镭-226标记的蚕室坐标。

在地下三层实验室,七百具呈茧状的尸体悬浮在绿色培养液中。我取出微型内窥镜探查最近的茧体,蚕丝包裹的竟是具生长著复眼的变异体:"凶手把视神经改造成了丝腺感应器。"

当陆沉启动备用电源时,培养舱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1958年的实验记录显示,这里曾用战俘试验"人蚕共生"。突然,所有茧体开始同步抽搐,蚕丝表面渗出荧光液体,在空中拼出《齐民要术》缺失的养蚕篇章。

"这不是普通的命案。"我盯着质谱仪上新出现的卟啉化合物,"他们在重演《周礼》记载的'先蚕礼',用活人祭祀蚕神。"

突袭江心岛缫丝厂那夜,台风掀翻了半数厂房。陆沉在暴雨中与我背靠背移动,战术手电筒扫过之处,无数蚕架正在自动运转。那些本该缠绕生丝的纱锭上,卷著的竟是带神经突触的人造血管。

"闻到这血腥味里的桑葚香了吗?"嘶哑的女声从蒸汽机房传来。我们破门而入时,身着唐代翟衣的老妇正将死者脊髓注入纺车,银白丝线从她指缝间源源不断抽出。

她转身的刹那,我看清翟衣下摆的缠枝纹——竟是用人发绣成的基因双螺旋图。陆沉举枪的手突然颤抖:"林教授?您不是二十年前就..."

"我在继续女儿的研究啊。"她掀开左臂衣袖,皮肤下蠕动的蚕形生物正吐出带荧光的丝,"真正的天衣,必须用三魂七魄来织就。"突然拉动控制杆,整座工厂的蚕茧同时爆裂,变异蚕群如潮水般涌来。

结案七日后,我在同步辐射中心凝视那缕银丝。中子衍射显示,丝蛋白晶体结构竟与敦煌星图完全契合。当用强磁场激发时,蚕丝表面浮现出用纳米级孔洞记录的《天工开物》冶铸篇。

陆沉带来解密档案:冷战期间多个国家曾争夺"天蚕计划"成果。X光显示老妇体内植入了前苏联制造的生物晶元,正在持续释放蚕神星宇宙辐射的模拟信号。

暴雨夜,证物室传来蚕茧破裂声。本该销毁的变异蚕种突然羽化,荧光翅膀在防弹玻璃上投出《璇玑图》残章。监控画面中,那件染血的《霓裳羽衣》正自动修复著破损处,金线刺绣渐渐组成北斗九星的排列。

当我将最后一份检测报告焚毁时,博物馆传来消息——那件素纱襌衣的重量从49克变成了48克。缺失的1克,正静静躺在我的实验台上,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现出用丝蛋白编写的摩尔斯密码:"轮回未尽"。

**卷终语**:霓裳羽衣曲未终,每一根光鲜的丝线都缠着未亡人的魂魄。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