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驾崩的消息,传到乾隆的耳中,乾隆沉默半晌,他对这个娘的感情不可谓不复杂。
他承认,当初他的皇阿玛还是四王爷,她还是潜邸的侍妾格格的时候,历经艰险才将他护住,并且让皇爷爷关注他,将他养大。
他的娘真的很爱很爱他,可什么时候变了呢?
他还是四阿哥的时候,他的额娘同皇额娘斗得厉害,甚至他的兄弟们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承继大统,从他被封为宝亲王开始,从他额娘掌管六宫事宜位同副后开始,他的额娘就被权力浸染,在后宫中迷失自我。
乾隆闭上了眼睛,心中感慨万千。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英国公也是气压低迷,讷亲跟这个姐姐再怎么不和,也是一母同胞,打断骨头连着筋,听到姐姐的死讯也是伤心。
萧云同样也不好受,太后带给她的伤害远远大于给予她的爱意。
她从进宫就养在太后宫中,太后对她比对自己的亲孙子孙女还要好,可就是这样一个这么好的人,最后将她推入了深渊。
过往的一幕幕浮现在萧云眼前,回想起曾经她不舒服时太后日夜操劳,只为了他能痊愈,还去了宝华殿替自己求了平安符。
回想起太后,萧云竟然想到的都是她的好,她的计策谋略萧云不记得半分了。
萧云总是这样的善良,总是会原谅他人的伤害,所以也总是被人中伤。
太后就像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她心狠却做不到无心,她能狠下心来对付自己的亲人,却总是做不到赶尽杀绝,总会给对方留下一线生机,以至于将自己逼入绝境。
乾隆已经下令即刻从苏杭快马加鞭弃船驾马返回京都,太后的棺椁也从五台山送回了寿康宫。
内务府总有法子保存太后遗体,又因为乾隆几人快马加鞭也不过几日,太后遗体并没有腐烂。
乾隆一回皇宫,便立刻前往太后的寝宫,缅怀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母亲。
踏入寝宫,往昔的回忆涌上心头,他不禁黯然神伤。
自从太后离宫,这寿康宫他已经很久踏足过了。
乾隆静静地站在太后的棺椁,目光凝视著太后的遗容,仿佛试图透过那张苍白的面容,找回曾经的温暖。
寝宫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宫女和太监们默默地立在一旁,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这时,乾隆注意到了放在床头的平安符。
他缓缓拿起它,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太后的气息。
平安符上的红线已经有些褪色,但上面的刺绣依然精美。乾隆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他想起了小时候,太后亲自为他戴上平安符的情景。
“额娘,儿子回来了。”乾隆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他将平安符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仿佛那是太后最后的遗物。然后,他转过身,对着太后的灵柩跪下。曾经的嫌隙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走出太后寝宫,乾隆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感慨万千。他决定亲自操办太后的后事,以表达对她的尊重和怀念。
与此同时,萧云也来到了太后的寝宫。她静静地站在门外,眼中闪烁著泪花。
尽管太后对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此刻她心中更多的是对太后的思念和感激。
乾隆注意到了萧云的到来,他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萧云跟着乾隆来到偏殿,乾隆抱住萧云,两人就这样静静地抱在一起良久。
“谢谢你,云儿。”乾隆说道,“你为什么这么好?我的云儿总是为他人着想,太后曾经那么伤害你,我没想到你会来。”
萧云微微摇头:“这是我应该做的,皇上。太后的确做了很多的错事,我不会原谅她,但是她对我的疼爱却不是假的,所以我也不再恨她,这个时候,太后只是我的家人。”
乾隆看着萧云,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钦佩和怜惜。他知道,萧云是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子,即使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她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云儿,日后再无人能反对你我,永琏之能已然可独当一面,其能力有目共睹,必能成为一代明君。”乾隆言道,“云儿,朕可与你共离京都,你我会有一小院,院内遍种你最爱之太阳花,设一葡萄架,栽一桃树,你我酿酒,亦将有属于自己的孩子。我必护你周全,再不容任何人伤你。”
即便是乾隆在这么多年中屡屡提及要与她归隐,她也并未完全将所有的信任交托,而是留有余地的。然而,如今乾隆的话,确实让她产生了动摇。
或许,她可以试着去相信乾隆,相信一个万人之上的人愿意为了她放弃一切。
萧云没有挣扎,心中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真的可以归隐那么是最好,若是不能她独身一人也能活的美满。
太后的葬礼将于明日举行,由乾隆亲自扶灵,葬于泰东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后病逝,朕心甚痛,葬于泰东,举丧三载,赐谥号孝圣慈宣康惠墩和诚辉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钦此。”
萧云听着圣旨,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太后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虽有遗憾,但逝者已矣。
在太后葬礼后,乾隆与萧云的感情越发深厚。他们一同漫步在宫廷的花园中,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云儿,朕已经决定,待一切安排妥当,我们便离开京城。”乾隆轻握著萧云的手,郑重地说道。
萧云微笑着点点头,眼中满是幸福。她期待着未来的生活,与乾隆相伴相依,远离宫廷的纷争。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