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边境摩擦,清缅序幕(1 / 1)

乾隆带着萧云离开后,一路无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他们穿过宫廷的回廊和庭院,最终来到了宏伟庄严的乾清宫。刚一踏入殿内,萧云便注意到兵部尚书和几位军机大臣早已恭恭敬敬地守候在此。

萧云心中暗自揣测,这种阵仗非同寻常,难道真如自己所料,有什么重大事情即将发生?他不禁紧张起来,目光紧盯着皇帝和那些大臣们。

只见乾隆面沉似水,坐在龙椅之上,眼神犀利而坚定。他微微抬手示意道:"奏折呈上来。"

兵部尚书应声上前,将一份密封的奏折递给了乾隆。乾隆接过奏折,只匆匆扫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将它转递给了身旁的萧云,并轻声说道:"云儿,你看看。"

萧云小心翼翼地接过折子,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云贵总督的奏报。他仔细阅读著每一个字,眉头渐渐皱起。

原来,缅甸方面竟然集结了大批军队,频繁骚扰我国边境地区,企图与大清重新划定国界,更妄图将云南和广西两省归入其版图之中。这无疑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挑衅!

萧云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战争。他抬起头,凝视著乾隆,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云儿,你有什么想法。”

“缅甸向来是大清帝国的附属国,如今却如此挑衅天国,实在是不可饶恕!若我们不回应他们的挑战,必然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让他们以为我们软弱可欺。但如果应战,虽会暂时影响到广西和云南两省的民生,但这也只是一时之痛。待到战争取得胜利后,朝廷定会给予丰厚的补偿,并派遣能干之人前往云广治理。以臣之见,只需两年时间,当地便能恢复往日繁荣。因此,微臣坚决主张一战!”

萧云所言深得乾隆之心,他向来就不是一个甘愿受人摆布之人。如今竟有人胆敢欺上门来,还妄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只有那些无能之辈才会选择忍气吞声。既然缅甸要开战,那就来吧!

乾隆当机立断,决定于明日朝会之上颁发圣旨。原本他打算派遣雁北军出征,但转念一想,雁北军虽擅长作战,然而他们更为熟悉北方边境的战况。而岭南地区气候酷热难耐,地势错综复杂,实非雁北军所能适应之地。至于该如何调遣军队前往岭南,必须慎重考虑,从长计议方可行事。

第二日朝会之上,乾隆便将昨日云贵总督的折子拿了出来。

本想派兵,却不料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陛下,大清刚结束了与准噶尔的战争,不过三年,民生尚未恢复,国库亏空,实在是不易战啊!”

“是啊,陛下,这主张打仗的人,不考虑民生与陛下,更何况朝中大将不多,这人是居心何在啊,这是要断我大清根基啊!”

萧云气笑了,说话的人正是左都御史兼礼部尚书观保,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他的女儿可是永琪的侍妾。

“观保大人这句话,本帅可不懂了,主张打仗的是本帅,观保大人是说本帅不安好心,毁我大清?年国祚吗?”

“大帅何必咄咄逼人,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牝鸡司晨,视为不详啊!请陛下三思!”

观保的这番话直截了当、毫不掩饰,让乾隆皇帝不禁皱起眉头,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渐渐沉了下去。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依旧平静如水,仿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但实际上,乾隆帝的心中早已恼羞成怒。

一众官员听了观保的话,暗骂一声蠢货,他们主张和谈,不过是为了岭南?姓,这观保话里话外都指著萧云和景煜骂,如今在朝中的大军还未开拔的只有这两人。

“放肆!”皇帝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声音震耳欲聋,“萧云乃是朕亲自培养出来的四大统领之一,岂容你在此信口胡言! 你竟敢说她牝鸡司晨,莫非是暗指朕昏庸无能、纵容包庇,甚至有意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嗯?”皇帝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下方跪伏在地的臣子,眼中满是威严与愤怒。

群臣见状,纷纷惶恐不安地叩头请罪。

“陛下息怒!”

“陛下饶命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只剩下大臣们惊恐的求饶声。

就在这时,几位皇子也赶紧跪地叩首道:“皇阿玛息怒,请保重龙体!”

看着眼前惊慌失措的众人,皇帝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仍余怒未消。

novel九一。com

他缓缓坐回龙椅,沉声道:“既然你们都说国库空虚,那朕自然会派人调查清楚。传旨下去,命户部掌管钱粮之人将国库钥匙交予傅恒,并由永璜、永琏和永珹三人协助傅恒一?清查国库,务必做到滴水不漏,若有任何差池,严惩不贷!”

“遵命,儿臣领旨!”三位皇子齐声应道,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任务。

随着皇帝一声令下,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下来。

“现在就该商讨派遣何人前往清缅边境,众爱卿有何好的建议吗?”

萧云明白皇上的顾虑,提议道:“陛下,臣认为可从西南地区调兵。那里的将士们对当地地形和气候更为熟悉,应能更好地应对缅军。”

乾隆点头表示赞?,“甚好。然此仗事关重大,朕需寻一得力将领统兵。众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兵部尚书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推荐镇南将军明瑞。他征战沙场多年,由平定过大小和卓叛乱,战功赫赫,且对岭南一带颇为了解,实乃上上人选。”

乾隆沉思片刻:“镇南将军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朕还是想听一下萧爱卿的意见。”

萧云思考一番,答道:“陛下,镇南将军确系良将。但此次对战缅军,需用奇谋。依臣之见,可派一文武双全之士为副将,与镇南将军相互配合,必能出奇制胜。”

“萧将军可有什么推荐的人吗?”

“微臣推荐额尔景鄂和观音保将军。”

乾隆帝微微颔首,面露赞赏之色:“如此甚好。就依萧爱卿所言。”

随后,他转头看向兵部尚书:“拟旨吧。命镇南将军明瑞为主将,额尔景鄂和观音保为副将,率五万精兵赶赴清缅边境。”

兵部尚书领旨后,退至一旁。

此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躬身行礼:“陛下,微臣有一事启奏。”

乾隆帝看向他:“何事?”

“陛下,此次战事紧迫,可在民间招募义勇之士,编入军队,以增强兵力。”

乾隆帝思考片刻:“此法甚妙。可命各地官府张贴告示,招募义勇之士。凡应征者,赐予功名,战后论功行赏。”

众大臣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乾隆好似又想到了什么,又说到:“云贵总督杨应琚谎报军情,即刻押解进京,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得到旨意出征的几人,明瑞、额尔景鄂和观音保也在积极备战。

他们研究战术,制定战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在民间,招募义勇之士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报名参军,希望能为国家效力。

一时间,全国上下士气高昂,人们期待着战士们凯旋归来。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