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秀啊,你说这件事情的结局会是什么?”
太后知道这次事态严重,萧云她已经保不住了,她只能舍弃萧云,她是真心实意心疼萧云的,可是如今只能顾忌著皇家颜面,为了皇帝而舍弃她。
“太后心中有了计较,奴婢不敢多说,如今云格格被人陷害,国公府受到了牵连,难保太后娘娘不会被诟病,为今之计只能舍弃了云格格。”
“舍弃云儿?可是云儿是哀家看着长大的,虽说与哀家不是一条心,但是也是在哀家这里长大的,哀家曾说过要一辈子护着她,可如今,皇帝对萧云的心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就连她的身份也被传了出去,如今被人如此诽谤,哀家却护不住她。
朝廷中早已暗流涌动,这后宫,她们也在自相残杀。
哀家从未做过皇后,可是后宫倾轧的手段哀家见过,利用前朝的事哀家也见过,恐怕这件事还是出现在后宫。
可如今查清了又有什么用?它能平息国子监和百姓的怒火吗?如今真的只有弃了云儿这一条路了吗?”
太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沉默了良久,她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萧云。
她让人去英国公府宣英国公夫人索绰罗氏,晴儿在门外听着心惊,抓紧让双喜去找景煜,晴儿知道双喜的身份恐怕也是暗卫,她如今在宫内根本没有出路,只能找双喜。
“格格,出什么事了?”
“双喜,我知道你是云儿手底下的暗卫,去找景煜,老佛爷已经决定要放弃云儿,能护住云儿的只有英国公府和陛下了。”
双喜也知事态紧急,连忙跑到英国公府。
明赫正在书房议事,却见双喜闯进来,讷亲不曾认识她,可是明赫和景煜却是实打实见过双喜的,不只见过,而且还见过双喜的武?,着实不低。
“卑职双喜,见过大人。”
“双喜,你怎么来了?”
“讷亲大人,明大人,景煜大人,晴格格让我来告诉你们,老佛爷已经决定舍弃云儿,保住钮祜禄氏。”
“什么?”
“晴格格亲耳听到的。”
“双喜啊!此次前来,老夫有一事相托。烦请你代老夫向晴格格转达谢意,你便先行返回吧,但切记若遇何事定要及时告知于我。
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务必要守护好晴格格周全,万不可让她受到丝毫伤害,明白了吗?”
“是,卑职明白。”
国公福晋看着眼前这个名?双喜的女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她原本想把一些体己银子送给双喜,以表达自己对她的感激和赞赏,但没想到双喜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夫人,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只是统领大人的属下,效忠于统领大人乃是我的职责所在。”双喜一脸坚定地说道。
国公福晋微微一怔,她没有料到双喜会如此回答。在这个充满利益与诱惑的世界里,能够坚守职责、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实在难得一见。
“双喜啊,你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姑娘。”国公福晋感慨道,“不过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云儿和晴儿会如此信任你,将重要之事托付于你。”
双喜谦逊一笑,表示这都是她应该做的。她深知自己肩负著保护统领安全的重任,而这份责任不仅仅来自于他对统领大人的信任,更源于内心深处对于当年统领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执著追求。
国公福晋凝视著双喜,眼中闪烁著赞赏的光芒。她知道,有这样一位忠肝义胆的下属守护在身边,云儿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最后,国公福晋不再强求双喜收下体己银子,而是默默地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在那一刻,她们之间似乎建立起一种特殊的默契——无需言语,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内心的善良与正直。
就在双喜刚刚离去不久之后,突然间,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身着总管太监服饰、面容慈祥而又严肃的老者出现在众人面前——原来这正是太后身边最为得力且备受信任的蒲公公!
只见他手持一道金色圣旨,快步走到福晋跟前,高声宣道:“奉天承运太后,诏曰:请福晋即刻前往觐见!”
声音洪亮如钟鸣,响彻整个宫殿内外。众人听闻此言皆大惊失色,因为平日里若非重大之事或紧急情况下很少会如此匆忙地召见福晋。
结合双喜所言,太后定是要说服福晋放弃云儿,讷亲本想以福晋身体不适为由拒绝。
可他们面对这样突如其来且不容置疑的旨意也只能纷纷低头遵命行事。
福晋亦不敢怠慢迅速整理好仪容并随蒲公公一?向紫禁城中走去心中暗自揣测太后召见要跟她说些什么,如果真的是云儿的事,他们姑嫂之间恐怕没有什么可说的。
“臣妇拜见老佛爷,老佛爷万福金安。”
“嫂嫂不必多礼,你我本是一家人,又何必如此多礼呢?”
“老佛爷!这宫里可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如果我不遵守这些礼节规矩,那些个下人肯定会在背后嚼舌根,到时候他们又该说钮祜禄氏仗着老人家不尊礼法!
novel九一。com
所以为了钮祜禄氏,也为了您,我还是小心谨慎些好。毕竟这皇宫里的人多嘴杂,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麻烦!云儿便是前车之鉴,云儿自小被我和国公爷惯坏了,行事太过张扬,所以才有了这个劫难,才会被小人陷害,但是我们钮祜禄氏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们行事谨慎,如果还有不长眼的来,也不会手下留情,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索绰罗氏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有些严厉,但其实她这番话并非真的在责备云儿。她深知太后心中所想,也明白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云儿。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甚至冲突,她也毫不退缩。
表面上看,索绰罗氏是在警告云儿是行事张扬,恃宠生娇才惹来了今日之祸,但实际上,她更像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太后传递一个信息:休想将云儿作为弃子,这是他们钮祜禄氏的掌上明珠!
云儿是他们钮钴禄家的大小姐,也是天枢阁的暗卫统领,更是陛下亲封的还珠格格。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他们都不可能让云儿受到丝毫伤害。
索绰罗氏心里清楚得很,如果云儿被舍弃,那么不仅会令云儿陷入困境,就连钮祜禄氏也会消亡,今日太后为了自己舍弃了云儿,那么来日也会毫不犹豫抛弃钮祜禄氏。因此,她决定挺身而出,坚决守护着云儿。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和挑战,她都要确保云儿的安全。
没有人能动云儿,除非从他们英国公府的尸体上踏过去,太后还想说些什么,索绰罗氏是个脾气暴躁的,她的好脾气都给了自己的家人。
“嫂嫂说笑了,如今流言蜚语,中伤云儿,我也是又生气又心急,云儿是我看着长大的,待她同晴儿一般,我又怎会不心疼呢?”
国公福晋坐在椅子上,说道:“老佛爷,臣妾只是担心云儿的未来,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太后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说:“嫂嫂,哀家自然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然而,云儿也是哀家的心头肉,哀家怎会有舍弃她的想法?”太后的声音中带着坚定,让人无法质疑她的决心。
国公福晋点了点头,说道:“太后圣明,是臣妾一时失言,请太后恕罪。”
嘴上说著诚惶诚恐,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她的这段话已经起了作用,她不会让太后有任何利用她的机会。
“只是如今内忧外患,那群学生们情绪十分激动,满脸都是愤愤不平之色,甚至公然在午门外聚集游行示威。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一群饱读诗书、充满理想抱负的书生。这些读书人往往心高气傲且极具正义感,一旦遇到不公不义之事便会挺身而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面对这样一群有思想、有骨气的书生,想要轻易将其打发走谈何容易?处理稍有不慎,恐怕还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太后说的是,只是臣妾十分担心云儿,国公爷也说过,过两日他便乞骸骨,我们夫妇二人带着云儿离京,远离这儿。还有些家中事务要处理,先行告退。”
太后似乎还有话要说,但索绰罗氏却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她动作迅速而果断,仿佛不给太后任何开口的机会。紧接着,索绰罗氏毅然转过身去,头也不回地朝着门口走去。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决绝,似乎决心将与太后之间的交流画上句号。
随着索绰罗氏渐行渐远,她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留下太后独自坐在那里,脸上露出一丝惊愕和无奈的神情。或许太后原本期望能继续与索绰罗氏交谈,解决一些问题或者传达自己的意见。然而,索绰罗氏的突然离开让她措手不及,无法再说出心中想要表达的话语。
太后静静地坐在华丽的宫殿中,身旁放著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她轻轻地拿起杯子,眼神却并未真正落在那杯茶上,而是若有所思地凝视著远方。
索绰罗氏的话语在她脑海中回荡,如同惊雷一般,彻底堵住了她的后路。她原本计划让云儿成为权力的棋子,可是这么多年相处让他真心对待云儿,可如今云儿身处旋涡,现在不得不重新考虑。
太后的手指轻轻摩挲著杯沿,仿佛在寻找著答案。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量著应对之策。萧云是她的一颗重要棋子,但如今的局面却让她陷入了困境。
片刻后,太后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她放下手中的茶杯,心中已有了决策。为了大局,她决定说服英国公舍弃云儿。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她深知,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太后站起身来,步伐坚定地朝着宫殿的深处走去。她跪在佛像前,她拜著佛,谁能想过这个一向仁慈的太后却是如此冷心冷情。
回到府中的国公福晋,走进书房,讷亲,明赫还有景煜都在等着她。
众人见到她回来,围上去,明赫询问道:“额娘,太后召您进宫所为何事啊?”
“太后的话里话外意思是舍弃云儿,但是我也表明了立场,云儿是不能舍弃的,就怕太后还有别的招数。”
他们的心情起起落落,原本悬著的心刚刚放下,却又被重新悬挂起来。讷亲焦虑地注视著远方,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迷茫。他们似乎陷入了绝境,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此刻,他们正在秘噸策划著离开,仿佛离京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离开这个地方,才能寻找到新的希望和机遇。他们默默地准备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额日乐这边也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待着萧云发出命令,他就能够立刻返回辽阔的草原。在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额吉,还有那座被视为圣地的巍峨雪山。
额日乐衷心希望神圣的雪山能够庇佑这位可怜的女孩。
萧云心里很清楚,要想实现这一切,她首先必须获得乾隆的许可和支持。然而,面对宫廷中的复杂权谋与争斗,这绝非易事。但无论前方道路如何艰难险阻,萧云都决心坚定地走下去,为额日乐争取到回家的机会,让他得以与亲人团聚,并感受那份来自故乡的温暖与安宁。
借由这次风波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让她意识到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名正言顺前往北疆的理由。也许,这正是命运的安排吧!她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了。
她心中充满了对乾隆无尽的眷恋和不舍,但那份深情却一直深埋心底未曾表露出来过。然而此时此刻,无论是否倾诉心声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她早已做好了离去的心理准备,并决心坦然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挑战甚至包括战死沙场这样残酷的结局。
她曾经读过冯延巳的《春日宴》。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年年常相见。
她希望乾隆长命百岁,她也想能够有朝一日活着回来。她们如同梁上燕,年年岁岁常相见。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