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四大统领,萧云查案(1 / 1)

萧云正式加入了暗卫营的训练,没有人因为萧云年纪小就会对她放松训练,相反在乾隆的授意下对她更加严厉。

很快萧云在暗卫营已经待了五年了,这五年里也发生了不少事情,虽然她没有出去过暗卫营,但是负责训练她的重明和曜日也跟他说过。

皇后的十三阿哥永璟一出生就没了气息,五公主六公主也相继早逝。

愉妃也因为思子心切重病被送回了京城,回来不多久病逝,追封愉贵妃葬裕陵妃园寝。

后宫众多孩子早殇,乾隆一直以为是上天降下的神罚,在此期间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天大典。

不仅如此,太后为清祈福的善举在民间博得了一个好的名声,百姓们都称太后为“老佛爷”,听闻太后本人也是喜欢这个称呼,就让人一直称下去了。

又是一年冬夏,这是萧云在暗卫营的第八年,还差两年就第十年了。

她在这经历了惨无人道的训练,从一个娇滴滴的小格格,变成了四大暗卫首领之一。

“属下萧云参见陛下。”

眼前的萧云,经过这些年的磨炼如今已经是长成了大姑娘了,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杀气,冷静睿智,乾隆看着她,倒是想念起了曾经趴在她身上娇滴滴地叫着漂亮哥哥和陛下的小丫头了。

“平身吧。”

萧云颔首,从地上起来站好:“谢陛下。”

萧云垂手立在一旁,乾隆没有再开口。

这近十年的近况,乾隆都是知道的,重明和曜日就是乾隆派去训练她的,看着如今的萧云,果然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她是自己最锋利的一把?。

“云儿,你虽然是朕的暗卫萧云,但是你更是钮祜禄家的多罗格格,老佛爷快要回来了,这一年内,朕要你做朕最锋利的匕首,但是不得出现在人前,你就住在天枢阁,有其余的四大暗卫统领与你?住,你还是要记得男女大防,不可与其过于亲近。”

“属下遵旨,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下吧。”

说完萧云趁著夜色回了天枢阁。

此时的天枢阁内还是灯火通明,今日曜日和重明去了殿前当值,天枢阁就剩下云风和萧云两人。

“呦,这不是咱们萧统领嘛?这么晚回来难不成会情郎去了?”

萧云没有理会云风这张欠揍的嘴,要不是知道云风只是嘴损了一些,她早就上手了,径直走到了云风对面的空座旁。

云风是和萧云?时期进入暗卫营的孩子,他们进入暗卫营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进去的,只有萧云,是在他们选拔之后一个月,被当今圣上亲自送到暗卫营的,听闻后台可不小,因为没几个人能让重明和曜日亲自训练,而且训练?度要比他们强多了。

听重明说整个暗卫营虽然也有女子,但是真正坐到四大暗卫有史以来只有萧云一个。

最开始他们是不服的,他们几个一起进来的人直接找上了萧云,当时重明和曜日也只是作壁上观,没有任何插手的意思。他们想看萧云到底到了什么?度。

跟萧云打的时候,最开始他们的确是压着萧云打的,他们的一招一式虽不是冲著取对方的性命来的但是不死也伤,萧云一打五也是险胜,身上也添了不少伤口,但是这次萧云才是真正的得到了暗卫营一众人的承认。

在最后暗卫营排名比试的时候萧云和云风也是直接挑战了曜日和重明,终于位列四大统领之一。

从跟萧云一战之后,云风是打心眼里佩服她,但是嘴上是不会承认的。

萧云没有任务的时候就一直在天枢阁研究剑法,研究杀人于无形的毒药。

就这样萧云在天枢阁里待了几个月,无所事事,但昨日听曜日提起本次春闱,原本是纪晓岚担任主考官,但是由于纪晓岚负责编写四库全书,本次担任主考官的便是刘墉和和珅,可没想到考题泄露,考场舞弊。三千考生被煽动联名罢考,陛下震怒,刘墉和和珅下了诏狱,下令命傅恒彻查呢。

萧云正待在天枢阁,却没想到重明传旨乾隆要宣召她与云风,她猜到或许是因为考场舞弊一事。

一踏入养心殿,萧云就感受到了强烈的气压,?时令她没有想到的,她的阿玛和傅恒都在殿中。

她没想到她成为暗卫的事情,她的阿玛一早就知道。

明赫看着已经长大的女儿,心中百味杂陈,只能默默看着自己的孩子,不知该如何弥补。

傅恒也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云格格,他也是当年的知情人之一。

不论是明赫还是傅恒,都没想到传说中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四大暗卫统领之一会是云儿。

云儿,云萧,萧云。云儿在入族谱前的名字不就是萧云嘛?应该早就想到的。

乾隆看着底下各想各的三人,开口道:“当年太后前往五台山,定了十年之期,去年冬日,云儿彻底离开暗卫营入主天枢阁。

云儿很优秀,本该早就让你们见面的,奈何明面上云儿还在五台山陪着老佛爷礼佛。

朕如今深夜把你们叫来,是因为本次春闱,考生联名罢考举报主考官一事,傅恒明察,明赫暗访,证据则由萧云和云风共?搜集,至于傅恒朕把重明和海兰察给你,共?查案,朕赐你尚方宝剑可便宜行事!”

“嗻,奴才遵旨。”

novel九一。com

第二日一大早傅恒带着重明和海兰察前往了京郊,为防止有人暗杀,乾隆早已把煽动举报的考生们的几人圈在了京郊的一处宅子里,那里有乾隆抽调的手底下最尖锐的部队——神机营的人手看管。

由于证据直指刘墉刘大人,萧云觉得此事并不简单,萧云和云风当晚趁著夜色一人前往刘府,一人前往了和珅府邸。

至于明赫,则带着御前侍卫福家二子前往诏狱,提审和珅和刘墉。

和珅在提审过程中,只是一个劲儿的喊冤枉,说要求见陛下,明赫见从和珅嘴里问不出什么话来,就带着福家兄弟去了刘墉牢房。

“刘大人,奉陛下旨意本官与傅恒大人共?查察此案,还请大人配合在下。”

刘墉看着眼前的明赫,不过而立之年就有如此成就,令人佩服,这些年来?朝为官,他的行事作风自己也是明白,是个难得的好官。

“罪臣不敢。明大人,想问什么便问吧,罪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明赫看着桌前坐着的刘墉,刘墉乃是乾隆元年的状元,在朝为官数年,为官清廉,从私心来讲明赫也不相信刘墉能做出这等事。

“本次科举其中有一个叫张牧的,你可认识?”刘墉惊讶了一瞬,这个张牧他当然认识,这跟他又有何关系。

“听说过,也见过。在会试开始之时,的确有个叫张牧来找过下官,但是下官因为担任著本次秋闱的主考官为了避嫌并没有见他,只是让人把他打发走了。

之后会试结束后,下官受人邀请去了摘星楼赴宴,就在那儿下官见到了这个张牧。不过下官并未与其搭话,去了包厢不多久,酒过三巡,张牧竟然也进了这个包厢,还说久闻下官大名,可是下官在考试期间并未巡查考场,按理说他不应该知道下官的长相,可这个人一眼就认出了下官。

明赫大人,可是这个张牧有问题?”

刘墉是乾隆元年的状元,更是连中三元,能在朝中多年除了靠自己父亲的荫庇,也是自己头脑活泛,不会轻易得罪人。

细细想来,明赫不问其他,独独说起张牧,这个张牧就绝对不简单。

“张牧就是煽动三千考生举报你徇私舞弊的考生之一。”

刘墉简直不敢相信,他跟张牧只是打了一个照面而已,怎的就成了这般地步。他相信在张牧的背后肯定另有他人。

既然刘墉能想到,那么明赫肯定也能想到,对着刘墉说了句:“刘大人,您且委屈几日,在下必定将今日所言告知陛下,请刘大人在这张供词上画押。还有你那个友人,可还在京中?”

刘墉不知明赫是何用意,便说:“他与下官?是乾隆元年的考生,叫沈彦。只不过他不幸落榜,自此无心仕途,就在京郊的?仁学堂教书。”

说完刘墉转头看着这纸上所言,于他所说并无出处,直接签字画押。

明赫让狱卒把他带回了牢内,并吩咐狱卒不要委屈了他,说完就离开了诏狱,亲自去了?仁学堂找这个沈彦,直觉告诉他这个局中沈彦起了不小的作用。

傅恒这时候也在京郊的一处别苑里找到了张牧。

张牧也是一口咬定就是刘墉收受了他的贿赂,张榜之时却没有他的名字,一时不忿,直接煽动考生联名举报。

看着僵持不下的场面,傅恒一时之间不该如何是好,这时重明进来,手里拿着从张牧包袱里翻出来的银票和一幅画,噷给了傅恒。

张牧看着傅恒手里的那幅画像和那封信有些不知所措,这副表情当然没有错过重明的眼睛。但他并没有戳穿,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傅恒。

“大人,这里面画著的可是本次监考官之一的刘大人,并且这个银票的票号印章卑职看像是京城最大的钱庄之一银字钱庄的印章。”

傅恒当然也看到了,事情逐渐也有了些眉目,不知道云格格的证据找的怎么样了,还有明赫去了诏狱,也不知情形如何,只能把人带回去先暂且收押,等到证据找全了,一并处理。

几人约定好不管有没有查到证据,申时必定要在摘星楼见面。

等到傅恒赶到的时候,萧云和云风也刚刚才到。

“傅六叔,阿玛还没来吗?”

“云儿莫急,明赫应该在路上。”

过了好一会儿,明赫才姗姗来迟。进到包厢连口水都没喝,直接说道:“刘墉恐怕就是被陷害的,这是刘墉的供词。”

明赫拿出供词,萧云忙倒了杯水给自家阿玛,明赫也不顾什么礼仪,端起来喝完,就说道:“我去了刘墉所说的友人沈彦处,听那边的另一个教书先生说,几天前这个叫沈彦的就离开了,去了他的住处,发现沈彦早就死了,我检查了他的伤口,只有脖子上一处伤口,乃是剑伤,一剑毙命,毫不留情,而且沈彦是在屋内,杀沈彦的人必定是沈彦熟悉之人。我看着沈彦,死亡时间差不多得有三四天了,而就是三天前这个叫张牧的才煽动考生闹事。

我询问了沈彦的邻居刘大娘,说前几日沈彦和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子来往密切,那名男子三四天前还来过。至于长相,不是很高也不是很瘦,笑眯眯的,看着很精明的样子,为了保护证人我让尔康尔泰把刘大娘带回了学士府,严加保护。”

傅恒也看完了供词,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把银票和画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云风也说道:“我跟萧统领分别去探查了刘府和和珅府邸,也没有查出什么来,不过从和珅府的一个下人嘴里得知,之前总是有个高高瘦瘦的男子来找和珅,一来就进入了和珅的书房,一谈就是一个下午。”

萧云接着云风的话继续说道:“我们也怕他出事,直接将它带进了天枢阁的地牢,没有任何人敢从天枢阁劫囚。”

他们把自己的得到的情报汇总,傅恒直接带着御林军包围了银字钱庄,傅恒找出掌柜拿出银票,掌柜看到如此大面额的银票上面的日期让小二找出账本一看只有和府来取过钱,让掌柜的和伙计签字画押后,让人包围了这里,暂停营业,等待日后上堂作证。

傅恒一行人在第二日的朝会上,直接将证据全部呈现在了乾隆面前,人证物证俱在,气的乾隆直接连御前申辩的机会都不曾给和珅直接丳家流放。

丳出来的财宝,竟然比得上国库,乾隆大发雷霆,下旨和珅及其家眷直接从流放改成了秋后问斩,只不过顾忌著和珅祖辈的?劳并未祸及九族,只杀了和珅这一支。

一场徇私舞弊案落下帷幕,乾隆为了彰显皇恩浩荡,重开恩科,再次进行会试。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