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两四?六十文,我们三个月赚了这么多”,周氏放下手中的算盘,向桌子上几个人汇报著这三个月的收成,加上徐家之前攒下的,有快一?两了,这下,徐州一下个月去会试的费用是够了。
“这卖面可比我们一年到头种粮食来钱快,这仕农工商,还是做生意的好”,徐老爹笑呵呵的,“今年我们过可好年,明日去镇子买三斤羊肉,都吃得饱饱的过年”
徐州一的娘杨氏再徐州一十岁就走了,是大哥和徐来福一直拉扯长大的,“明日把肉煮好,我们兄弟再一起去看看娘,娘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就走了”,徐忠想起早走的杨氏,一时有些感伤。
过完年,正月初二,清水镇有着回娘家的习俗,徐州一和苟翠翠带着两个孩子去拜访苟雨生,苟夫子见到两个外孙,高兴得不行,煮了一桌子的菜,吃完饭后,苟翠翠帮忙收拾著碗筷,徐州一则是和苟夫子去书房讨论学问。
“子恒,如今你的学问已经在我之上,我是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你的”,苟夫子一脸欣慰看着这既是他的学生又是他的女婿,
“子恒还有不足,还需要不断见贤思齐”
“还有一个月有余,这次会试可有把握”,苟夫子问著,徐州一是他教过的最得意的学生,他的功课也在其他人之上,之前旁人都说他选错了女婿,可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
“功课都准备的得差不多了”
等两个孩子回到家,才把苟夫子准备的压岁钱交给苟翠翠,“怎么会这么多”,苟翠翠把手中的银票递给徐州一,两张十两的银票整整齐齐的叠成小方块放进了两个孩子的荷包里。
“收下吧”,苟夫子这是借着孩子压岁钱的名义,给送的盘缠呢。
时间过得很快,正月还有半个月就结束了。大梁国的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在每年的乡试的次年二月,也叫春闱,会试同乡试一样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京城离渝州要走半个月的路程,有的地区离得远的,要提前一个月去京城备考,徐忠和徐老爹都没有去过京城,不过一想到京城的花销这么大,而且又赶上了春种,徐忠的意思是让徐来福和徐州一一起去京城。
徐州一和徐来福到了京城,还有不到十天,进京前去拜访了崔老,让徐州一给京城的好友带一封书信,又随便问道了徐州一住所的事情。正好崔老之前在京城有一间小院,可以暂时借给徐州溥仪住。
等徐州一和徐来福是下午到的,崔璟的院子离京城贡院不远,就隔着一条街,因为很长时间没有住人,积了不少灰,好在这院子不大,花了两个时辰将屋子打扫了干净,又出去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这一连赶了半个月的路,人都累得不行,两人在外面随便吃点,就准备睡觉了。
第二天,徐州一和徐来福将附近都逛了逛,提前熟悉周围环境,又去买了笔墨纸砚和油布,春天多小雨,噸噸麻麻的雨丝,人在雨中都模糊了不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季节雨不大,但是一下可以下一天。
这油布还是崔老提醒下,徐州一他们才知道要买的,到了会试的号舍,要先把这油布铺上,既可以遮雨,还可以防著虫蛇鼠蚁。贡院三年才用一回,难免会修缮不及时导致有漏风漏雨的情况。这油布可以遮著雨,要是卷子写了一半,突然头上漏雨了,这卷子打湿了或者是有老鼠导致睡不好,这会试估计也考不好。
这几天徐州一吃好睡好,养足了精神,倒是京城好几家酒楼都有举办什么诗友会,要是在这诗友会出了名,入了某位大人的眼,那以后中了进士仕途可要顺利不少,不过徐州一倒是不感兴趣,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看几篇优秀的策论。
初九,进场,徐老爹将徐州一送到贡院,又准备了火炉,烧酒,被褥,一起送了过去,这才刚刚出寒潮,晚上要是没有被子火炉,人都要冻坏。
和乡试一样,考生们在外面排队等著抽号进场,然后挨着检查随身的行李和衣物食物,外面的官差比会试多得多,不过因为考生众多,还是排了好几个时辰考生们才全部进场。
徐老爹目送著徐州一进入贡院,这决定命运的会试,就在徐来福的目光中,开始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