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一颗糖(1 / 1)

鹤归巢 吴子木 1669 字 14天前

护城河的水缓缓流淌,农间田野里,众多百姓纷纷在地里劳作,不远处婖市里的热闹感染了所有人。

茶楼里,说书人神神秘秘的说:“在座的各位啊,今日皇家可是出了一个好消息,咱们那个早已过了弱冠年岁的太子殿下要成亲了,娶得是盛天大将军顾耿的妹妹,婚期就定在七日后。”

“这么大的事怎么这么晚才通知啊。”

底下一堆人附和著,这本是关系国基民生的大事,身在京城的百姓皆应该早早准备起来,共贺此件大事。

“哎,小友有所不知,据说是太子殿下念在正是农忙的时节,体谅民情,不想大费周章,特大赦天下不必太过周章。”

“原是如此,太子殿下真是一个好人啊。不仅锄奸惩恶,还心念百姓,真是我大盛王朝之福啊。”

众人开始不遗余力的夸赞起他们口中心善的太子殿下来,其实在他们不知道到的背后,事实的真相是,君南烛不想让国人早点知道他们要结婚了。

因为这样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君南烛不想徒增变数,也不想给别人创造找事的机会,所以他将整件事情瞒了下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无论是谁,都不能破坏他们的婚礼。

顾安坐在二楼,看着坐在对面的老神在在喝着茶的君南烛,轻声啧了一声,要不是她清楚君南烛一直在她的视线里,她都要怀疑下面的人是不是君南烛请来的托了。

茶水里飘出的蒸腾雾气,湿润了君南烛的眼睛,“安安在想什么?”

从青山寺下来后,顾安不想直接回东宫,于是君南烛便带她来这里听书,顺便看看民情,谁知刚到这里就听到这一番话,实在不怨顾安多想,这一切都太?了。

“在想,没想到你在百姓的心里威望还挺高的。”

君南烛只是轻抿了一口茶,茶水太差了,难以入口,“为君者,民心为重。”

顾安很赞同君南烛的这句话,但这与顾安得到的消息又有些差距。

在白鸽的信里明晃晃的写着,君南烛残暴嗜杀,曾有下人不过是弄脏了他的衣袖,便被拖下去打死了。

还有曾经有一女子竟大胆地将主意打到了君南烛身上,最后全家被流放,而那位女子被充为官妓,不过一月便香消玉芬,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

也正因如此,顾安早在一年前回京城的时候,就将君南烛列入危险名单,若不是城外的偶尔遇见,在顾安的计划里,君南烛与她本不会有交婖。

“你在朝堂上的风评可不是这样。”

君南烛笑了起来,“朝堂上的那些老匹夫,愚不可及,不给点颜色瞧瞧,就敢爬到孤头上教孤做事了。”

接着君南烛突然话锋一转,语气柔和下来,“当然啦,若是安安想要教我做事,我当然求之不得。”

顾安看着君南烛不同的的两面,并不答话,就只是安静的坐着,像一幅美人画卷一样,眼中闪烁著不明的光。

君南烛看着愣在那里的顾安,想到朝堂上对他不好的评价,结合他刚才满身戾气的样子,以为他让顾安感到害怕了,急忙给自己找补。

“安安,你别害怕,我不会那样对你的,我永远不会伤害你。”

可顾安仅仅只是在想,是什么养成了君南烛的这副模样,对民心尽在掌握的操控,对朝堂嗜血暴虐的不屑。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如何拿捏、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事实正如顾安所料,在上一世她死后,君南烛便变得更加嗜杀,百姓不堪其苦,于是造成了大盛王朝各地都开始起义,过了不久君南烛便被夺权了,葬身火海。

顾安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牵起君南烛因为紧张而紧紧握起的左手,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

“你不要多想,我只是在想你以前是不是吃过这方面的亏。”

君南烛总是被顾安轻飘飘的一句话哄好,“安安是在关心我吗?”

“是。”

得到顾安肯定的回答,君南烛像一个从未得到糖吃的小孩,突然有一天获得了一大袋糖一样,欣喜又委屈,眼中快要冒出泪珠,他还不想在顾安面前失态,硬生生憋红了眼眶。

感受到君南烛的心情不太对,当看到他明显变红的眼尾,顾安立马起身来到他身旁,轻声询问:“怎么啦?”

君南烛望着蹲下轻声哄他的顾安,泪水再也忍不住落下,就像是受了很多委屈突然发泄出来了一样,无声却无端的让人心疼。

顾安慌张的擦著君南烛脸上不断落下的泪珠,眼睛里盛满了担忧,早知道她就不问了,一直都是别人来哄她,她还没哄过别人,一点都没有哄人的经验,这可怎么办啊?

怎么就把他惹哭了呢?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