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如纱,轻柔地披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御书房坐落于这深宫之中,仿若一座静谧的智慧殿堂。
雕花窗棂似精美的画框,将那熹微晨光剪裁成细碎的光影,恰似点点金箔,肆意地洒落在光亮可鉴的金砖之上,勾勒出如梦似幻的斑驳图案。
祁芸早已起来,身着一袭明黄龙袍,端坐在那巍峨龙椅之中,宛如一轮破晓的旭日,散发著与这至高无上身份相符的庄重气息。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似在云海间翻腾,彰显著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她的面庞,犹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透著与生俱来的温婉,每一寸肌肤都细腻如玉,仿佛能映照出世间的美好;然而,她的眉眼间,又藏着新帝独有的坚毅与果敢,双眸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朝堂的风云变幻,看穿这世间的一切虚妄。
在她面前的御案,厚重而古朴,宛如一座承载着国家命运的小山,堆积如山的奏折如汹涌的海浪一般层层叠叠。
每一份都承载着这个国家的大小事务,民生的疾苦、军事的部署、吏治的清明……而她,就如同一艘巨轮的掌舵人,手中的朱笔便是那指引方向的船桨,在这浩渺无垠的?务浪潮中奋力前行,以智慧和决心,引领着大夏这艘巨轮,冲破重重迷雾,朝着繁荣昌盛的彼岸破浪前行。
祁芸的手指修长而白皙,仿若春日里新生的嫩笋,此刻正轻轻翻动着奏折。她的动作轻柔而优雅,每一次翻动,都似在与历史对话,与天下苍生交流。
处理完一份,她便熟练地将其放置一旁,再拿起下一份,动作流畅自然,宛如一幅灵动的优雅画卷。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从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批注、每一个朱红的圈点,都倾注着她对这个国家的深深关切。
突然,她的动作猛地一滞,仿若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她的目光紧紧锁住手中的那份奏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奏折上“娄之敬”三个大字映入眼帘,笔锋刚劲有力,透著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她微微眯起双眼,心中涌起一阵别样的思绪,那眼神仿佛穿透了奏折,看到了背后那个老谋深算的身影。他在朝堂上摸爬滚打数十载,历经风雨,深谙官场的权谋之道。他的这份奏折,内容关乎科举,而科举,无疑是这朝堂之上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
新帝登基,恩科开考,这几乎是历代王朝不成文的惯例,就如同四季更迭、日月交替一般自然。祁芸自然也不会例外,在她看来,开科举有着多重深远意义,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大禹前行的道路。
一方面,科举能够为国家选拔真正的栋梁之才,填补官场人才的空缺。那些蛰伏于民间的有志之士,就如深埋在泥土中的明珠,被科举这股清泉冲刷而出,得以绽放光芒。他们带着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踏入朝堂,为大禹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这个古老的王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新科进士刚刚踏入官场,他们满怀壮志,一心渴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恰似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们尚未被官场的污浊所沾染,心中怀揣著对国家和百姓的赤诚之心,正是最容易培养成为心腹的绝佳人选。
novel九一。com
祁芸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那记忆的大门缓缓打开,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一场离奇的变故,将她从和平年代穿越而来,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大禹的皇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明白,既然命运将她推上了这个位置,就如同上天赋予她的神圣使命,她便有责任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上的?姓做些什么。
她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万千?姓的生活,关乎著这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她生于和平年代,自幼便享受着安宁与富足,现代化的生活让她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社会的进步。也因此,她对和平有着更深切的渴望,在她的心中,一直怀揣著一个美好的愿景:人人皆可为龙为凤,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她希望看到的,是田间地头农民们丰收的笑脸,是市井街巷?姓们安居乐业的身影,是朝堂之上君臣一心、共同为国家繁荣而努力的景象。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堵冰冷的高墙,横亘在她的面前。她深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步子迈得太大,违背时代的发展规律,往往会让整个王朝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拿推行新政来说,初衷是为了帮助?姓摆脱贫困,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新政的内容涵盖了土地改革、税收调整、商业扶持等多个方面,每一项举措都旨在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为?姓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可新政的实施,必然会触动世家豪门的利益。这些世家豪门,在大禹根深蒂固,势力盘根错节,犹如参天大树,根系深深扎入这片土地。
他们掌控著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享受着特权,过著奢靡的生活。新政一旦推行,无疑是从他们口中夺食,他们又怎会轻易答应?他们在朝堂上有着庞大的势力,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阻力,试图阻止新政的实施。
所以,祁芸需要帮手,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与她一起,为实现那个美好的愿景而努力。而即将开启的科举,便是她寻找帮手的重要契机。
她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科举的考场上奋笔疾书,他们的眼中闪烁著希望的光芒,未来,他们将成为她的左膀把臂,与她并肩作战,共同为大禹的繁荣而拼搏。
想到这里,祁芸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那一瞬间,她身上的龙袍似乎更加耀眼,仿佛凝聚了整个王朝的希望。她高声说道:“来人,传礼部尚书!”
声音清脆而有力,在御书房中回荡,宛如洪钟鸣响,又似战鼓擂动,仿佛在宣告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那声音穿透了厚重的宫墙,传向远方,似乎在向整个天下昭告,大禹,即将迎来一场变革。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