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宝宣布婚讯后,公婆积极热心的电话便接二连三打来了。这次电话内容倒比较单一:公婆迫切希望与新亲家正式建交!并希望在建交前,由我与大宝给双方安排一次正式会晤。
大宝建议公婆去我家做客,被婆婆善解人意地拒绝了:叶子的父母都很忙,上门打扰,多不好意思!后来,我曾对红玉说,婆婆对我们还是很体谅的。红玉听后,“嗤”地笑了:“嘻嘻,那次与你父母见面的事,公婆在家把算盘珠子都拨烂了。婆婆说:去你家总不能空手,买礼物还得花钱!还不如让你们安排在饭店见个面,多省事!”
于是,我们便选了周六,在新华街“老北京烧肉馆”,预定了一个雅间,同时告知了双方父母。公婆接到通知,那激动的情绪是相当的!这一点,从婆婆接电话声音的分贝度便可得知。倒是大宝颇为犹豫,一再说:“我妈不会再出啥妖蛾子吧?”我拍拍他的脸:“放心,哪个父母不巴望子女过得好?!何况双方父母见面,这是迟早的事。”
在车站见到公婆一行的打扮,我与大宝登时乐了:公公头顶青色瓜皮小帽,鼻梁上架着一副摇摇欲坠的老式石头镜,上着宽大的青缎“福”字唐装,数九寒天,手里竟捏了一把半旧的折扇!婆婆身穿绣满黑牡丹的大红棉袄,镶有虎皮花纹绒毛宽边的绣花皮裤。招宝姐姐比较时尚,头戴一顶红色手编八角帽,高挑精瘦的身上,挂一件长及脚跟的黑绒宽大衣。“土豆姐夫”身裹一件齐及膝盖的肥大羽绒服,那宝贝儿子小贵,正钻在他怀里,用衣袖擦着鼻涕。
因为公婆死活不愿再打辆的士试验了N次,才把所有人塞进我的车里。招宝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大宝,为了你的事,数九寒天,我们自己掏腰包坐车,专门来给你出力,你可要报答我们!”大宝愣了一下,赶紧说:“姐,我明白了。你们来时的车费,连同回去的车费,过会儿我一起给妈吧。”我从后视镜看到,婆婆从车站一直撇着的长嘴,总算尺寸略有收缩。招宝看大宝答应得爽快,随即又开口了:“为了你们的事,你姐夫昨天才专门买了件新羽绒服,三百多哩……”这次,大宝没再接这个茬,却把话题转到了羽绒服上:“呵呵,姐夫咋买这么大号的羽绒服哩?”招宝姐姐得意地说:“嘿,因为所有尺码都一个价。大号的比小号的多好些绒哩,我给你姐夫选的最大号……”
进入饭店片刻,我父母便也来了。父亲特意新理了头发,母亲化了个淡妆。
婆婆真不愧是外交高手,一点也没将以前的事挂在脸上,快步上前,给我老妈一个夸张的拥抱:“好妹子哟,还是你会穿衣打扮,与你比起来,我倒像个地主婆子。”我老妈赶紧扶住椅子,站稳答:“你也穿得很得体啊,今天来得匆忙,我只穿了件家常衣服,让你见笑了哟。”这时,一直沉默着的公公忽然开口了:“嘿嘿,解放前,我们家还真是大地主哩!那穿着那派头……”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都聚焦到了公公脸上,公公不失时机地,赶紧扶住快要掉下来的石头镜:“想当年,我家可是书香门第、耕读世家!我爷我爹那时出门,都坐自家自备的专轿。那气派……”
须臾,服务员送来了菜谱。大宝接过菜谱先递给我父母,婆婆立即不满地飞了大宝一眼。我父亲转手把菜谱递给了大宝父亲:“还是大哥来点吧!”婆婆与招宝立即凑过头,一花白一油黑两个脑袋,一左一右,对碰着盖在菜谱上,公公只好昂着头保持标准的坐立姿势。招宝不住嘴地报着菜名,听着全是荤菜,我老妈淡淡地提醒:“招宝,你妈是吃斋念佛的人,我看我们也要些素菜吧。”招宝头都没抬,撇嘴答:“切,我妈那也叫吃斋念佛,她吃肉比我们年轻人还吃得欢哩。前段时间,那狗崽金桂一直没人买,最后被我妈做了狗肉包子。”婆婆恼怒地瞪一眼招宝,尴尬地掩饰:“还是叶子说得对: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呵呵……”
婆婆忽然惊讶地问我老妈:“还有石头鸡这道菜?吃过公鸡母鸡,还没吃过石头鸡哩,这石头鸡也能吃?”我老妈微微一笑:“铁公鸡都有人敢吃,何况石头鸡!”招宝兴奋地问:“阿姨,这个石头鸡咋个吃哩?”我老妈:“不管啥鸡,只要吃时把毛拔干净,别扎了嘴就是。”婆婆与招宝对视一眼,当即拍板,就要这“石头鸡”!
对婆婆与招宝点菜的浓厚兴致,公公不屑地摇摇头:“君子远庖厨,做饭都是女人的事啊!女人做饭……”我老爸说:“我可没大哥这样学识渊博,我认为,家务还是双方分担比较合适。现在,孩子们都要忙工作……”公公颇有学者风度地摆摆手,谦逊地说:“兄弟,我虽不是学富五车,倒也略通文墨。家有家规,想当年……”迎着大伙内容丰富的各种目光,公公愈发兴致高涨,“哗”一下打开折扇,正要开讲家族繁荣史时,第一盘凉菜不合时宜地上来了。
一盘黄瓜拌鱿鱼,虽是家常小菜,倒也色泽诱人。小贵看到吃的上来了,“呼”一下,便爬到了餐桌上,两只擦过鼻涕的黑乎乎的皴皮小手,倏地进了盘子。大宝急忙把盘子端开,夹了两块鱿鱼放在招宝面前的小碟里。招宝不满地推开小碟,斥责大宝:“大宝,你这是喂鸟哩!小贵是你亲外甥,连盘菜你都舍不得给他吃,却拿大钱给别人买东买西!”我立即站起身来,把菜推过去:“姐姐说得极是!小孩子得多吃点!”
那小贵左右开弓,一手黄瓜一手鱿鱼,脸糊芝麻酱,嘴流辣椒油,连舌头都没了翻身的余地。婆婆满眼欣赏地看着小贵:“看我外孙这吃相!俗话说‘男儿嘴大吃四方’,小贵以后肯定是当大官的。”对宝贝儿子,招宝显然很满意,话中满是笑意,对我妈夸道:“阿姨哟,算命瞎子都说过,小贵以后能进国务院哩!”我老妈笑答:“你妈多子多福,就连外孙的福都享喽。”公公摇摇折扇,洋洋得意道:“小贵的面相天圆地方,大富大贵,大有我家书香之气。想当年,我爷爷那家世……”第二盘菜又不合时宜地上来了。
这是一盘东坡肉,据说是这个饭店的招牌菜。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菜刚上桌,大宝便放在了桌子中央。我忙给大家布菜,大宝便立即配合地介绍:“大家快吃!这是这个饭店的招牌菜,据说,是地道的‘东坡肉’……”“土豆姐夫”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使劲咽下嘴里的肉:“这个我知道,就是咱镇东边坡上,那万头猪场产的肉。”大宝答:“姐夫,这是个典故,这肉曾是苏东坡烧制的……”招宝气愤而不屑地说:“切,啥子典故?大宝,你就欺负你姐夫没文化,你卖弄啥哩?!啥苏东坡苏西坡,大不了也是个养猪的……”
大宝颇感尴尬,转头求助公公:“爸,这个典故您知道吧?”婆婆厉声呵斥大宝:“你姐姐比你年长,说对说错都是对!你辩解个啥?你这样以小犯大,可别让你叔叔阿姨笑话:咱们书香人家没教养哩!”公公欣然地瞥一眼婆婆,“哗”一下打开折扇:“大宝,你妈说的一点没错!你说的那苏东坡,也就是个烧饭的伙夫。你咋对这样一个外人,比对你姐姐姐夫还亲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