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赵皇还只是谁知道,汉王因为和龙冰儿的交情给了叛军火器仅此而已罢了,他并不知道汉王直接给叛军砸了半个家底,更不知道汉王和现任楚皇其实都在叛军里商量着怎么对付赵国。
若是赵皇知道了这些的话估计能够气吐血。
当然了碍于国体楚国也是不能将这些挑明了一五一十说出来的。
赵皇以为这件事情锅在周国,但其实还是楚国。
不过幸好,楚国和周国现在并不会趁着他们赵国内忧来插手赵国的事情。
如今楚国忙着治理草原并且给百姓减轻税负,不得不说萧植的确是一名合格的摄政王,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除了必要的火器研发装配之外暂时放缓其他方面的发展减轻百姓的赋税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连续三年的征战已经足够劳民伤财,花费的军饷征调的民夫不计其数,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再加上由于楚国想着赵国那边承诺了会没收封地的税收,所以丰王这边就象征性的没收了三年,三年之内魏州的税收全部归朝廷所有。
要知道如今的魏州所提供的税收早就超越了京城,成为了天下最富庶的一个州,其次就是周国那边同步发展的允州了。
如今魏州和允州俨然一副中原工厂的模样。
萧植也是利用着魏州产出的财富开始大量的增补楚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模式其实已经可以照抄魏州的发展模式,修建水渠引水,并且改进水车。
总之楚国现在已经停止了武力征服的脚步最大限度的恢复国计民生。
反正周边也没有能打得过楚国小国了,敢跳出来火炮分分钟教你做人。
要知道放缓了军事征服不代表着我不发展武力了。
周国那边比楚国要舒服一点,攻打草原的时候大部分的活儿都是楚国干的,周国并没有过多的劳民伤财,以防守为重待时出击。
虽然向楚国赔了一次款但是也从草原上捞到了不少的好处,尤其是后来还从楚国换来的草原五千青壮。
周国为了在两年后能够快速的征服西域小国已经开始重启因为成本太高被经济不行的楚国早早废弃掉的重骑兵了。
如今周国是火器与重骑兵一起发展。
没办法,如今周国的火器与楚国有代差,总要去找其他方面补充嘛。
真当这草原的五千青壮白换的?
这些可是训练重骑兵的底子。
而且李洵觉得如今的火器威力还是差了点意思而且过于笨重,到最后还是需要人去完成收割,发展重骑兵的方向并没有错。
火炮的威力大,但是不好移动啊!
楚国火铳的确是单人并且便携,但是威力小还是一次性的。
什么时候火器可以单人操作快速装填并且单兵火器威力大幅提升每一个人都是一名火器兵的时候,属于重骑兵的时代才应该落幕。
在周国和楚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怕也只有赵国现在每况愈下了,此时被楚国和周国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现在赵国也终于反应过来开始研发自己的火器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研发好……
在赵国朝廷这边终于立项决定开始研发火器的时候,蜀州的守城战还在继续。
接着蜀州的这场及时雨以及姜鸿的鼓动,赵国的士兵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为了鼓舞士气副将都上去亲自擂鼓助威了。
事实证明先登夺旗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如今几个时辰的进攻之下,云梯才堪堪稳定了下来。
城防大弩的角度有限,只要他们冲到城墙下城防大弩就打不着了,不过会被滚烫的金汁浇到身上被滚石和擂木砸下来倒是真的。
不过云梯竖起来之后便是有了四成的胜率,赵国的兵士立刻便是开始顺着云梯往上爬,虽然人人都知道第一个上去的会死,但是人人都知道先登夺旗的战功之诱人程度。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多人便开始不要命的顺着云梯往上爬。
上面的滚石擂木总有衔接不上的时候,说不定自己上去的时候对方就刚好衔接不上呢!
若是自己先登夺旗的话,那可是万两白银啊!
就这样,赵国的兵士爬上去一轮就会被滚石和擂木砸下来一轮。
就在赵国军队这边准备下一轮攀爬的时候原本已经从大雨转变为淅淅沥沥小雨的天气却是终于停了下来。
守城的将士对视了一眼,而后又看了看从防水的火器重新打开。
正在攀爬的赵国士兵一边举着盾牌一边往上,但是却久久不见有滚石擂木落下来不由得有些好奇,难道对方已经将滚石擂木用光了?
心中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赵国士爬的更起劲儿了,这意味着自己这一轮很有可能先登夺旗啊!
有了这个战功之后,自己家里就算是迈进勋贵的行列了!
这可是从普普通通的大头兵一下子成为赵国的贵族啊!
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为数不多跨越阶级的机会!
终于当他们举着盾牌爬到顶上的时候,还没来的挥刀就被人把一个黑色的罐罐塞进了怀里:“兄弟,这个你拿稳……”
这些赵国士兵还没来得及思考这是什么,然后就被对面的人拿着擂木顶了下去。
轰!
顿时一声炸响在云梯
戍守城墙的将领看到这一幕,顿时一挥手道:“来人啊!投石车不扔石头了!全都给我换上火器!”
就这样义军的武器又一次占据了上风。
赵国军营之中站在瞭望塔上观战的姜鸿看到这一幕,心态都快崩了!
就差一点就要成功了啊!
老天爷的这雨就不能再下半个时辰吗?!
他们这边正攻城打的热火朝天你这边雨忽然停了?
古有诸葛亮借东风,现在姜鸿都想现场借一波秋雨。
但是很显然老天并没有给姜鸿这个面子,直到战场上传来一声声的轰鸣之后,姜鸿终于不得不接受了一个现实,今天这城八成是打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