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定规矩
提到吸纳紫气,莫求卓神态便的严肃,说,“猛哥,这段时间一直在坚持,不过,目前效果并不显,紫气的样子还没捕捉到。”
“不用急,知道确实有紫气就对了。肌肉坚三个都能够吸纳紫气了,你跟龙哥说清楚,不用急,慢慢体会就好。”
“请猛哥放心,我们也知道修炼是长期的功夫,不会有急躁心态。”莫求卓说。紫气吸纳可解决普世没有灵物的问题,杨猛虽说自己吸纳的紫气也不多,可感觉到紫气对修炼和肌体的改变却是明显的。当然,齐至或许还有很多名堂,逐渐探索总比无望空等好。
这一夜,莫求卓一直在跟杨猛讨论修炼的事情,好久没在一起,平时积累的疑问这时候都能够得到答复,自然不会错过。
早餐之后,杨猛带着肌肉坚三个,莫求卓也陪着一起到阳怀酒店去见姚锦川等人。昨晚,已经确定这次到阳怀市来的流派有三百多个,其中很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不过,有些名气和影响力的门派和世家就有一百出头,这些人能不能都参与探索断崖之谜?
有些人连接近断崖都没有能力,如今断崖隐藏起来,虽说感觉到这两天断崖会有变化,就像一个熟透的果子要掉落了。但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断崖外层还会不会有空间奥秘,杨猛也拿不准。
姚锦川早得到消息,带来好几个人到酒店前台来接。“杨先生好。”
“姚门主客气,你这样客气让我如何当得起?我不过是小辈后生。”
“杨先生可谦虚了,不说其他,史密斯唐之死、倭国目前修炼界举国哀哭,十年都不可能恢复元气,就比我们这些人强百倍。”姚锦川将这两件事点出来,让其他人明白杨猛的身份。
“我是打酱油的。”杨猛笑笑并不承认。
“莫……莫哥也赶到了,好好好。”姚锦川跟莫求卓招呼,如果按辈分算莫求卓确实比他落后一辈,但莫求卓代表的是国家武力,更何况莫求卓和杨猛称兄道弟的关系,这些细算起来就复杂了。
“姚叔叔,我今天是来看热闹的。”莫求卓笑着表面自己的立场,“跟猛哥来长长见识。姚叔叔和各位前辈没意见吧。”
“欢迎欢迎,还有三位都是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姚锦川对肌肉坚三个人说。
唐贵玉站在姚锦川身边,很不自在,对肌肉坚三个自然不满。不过,杨猛几个人他如今也不敢得罪太深。另一个在唐贵玉身边的大汉,头顶光光的,看着很强悍的样子。
姚锦川说,“杨先生,这位之前见过吧。我来介绍一下。石开山石门主,外门门主,平时也不肯出来露面。”随后又将杨猛介绍给石开山,“杨猛杨先生,目前是一个闲人,不过战绩昭著,可惜不能对外公开。”
“石门主好,幸会幸会。”杨猛抱拳见礼,对外门门柱的尊重也是必须的。
“杨先生的战绩也有听说,佩服佩服。”石开山是不是真佩服那是两回事,不过情面上还不差。肌肉坚、满西娄、黄天霸三个姚锦川也做了引荐。
石开山对三个人相对就看轻些,杨猛心里在笑,石开山这样子,不是想找肌肉坚三个人轮流挑战吗。以目前石开山的实力,最好的结果跟肌肉坚有一拼。
到顶层,酒店的人听到消息都聚过来,也知道这次到阳怀市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参与探索断崖之谜的人只是一部分。必然会拿出一个规矩来,之后才能确定谁有资格参与探秘之行。
坐下来,杨猛说,“姚门主,昨天听到消息,说是有上千人过来了。都是想参与探秘之行的?”
“是啊,好在还不闹出乱子。”姚锦川说。
“三个月前,我感觉到断崖可能会在这段时间露出来,至于是不是真确不好说,要是预感不对,那不是让很多朋友空走一趟?”
“那也没什么,到来的人又不是我们请他们来的,消息准备准确还得到时间再说。不过,杨先生,探秘之行也不能乱哄哄一哄而上,我琢磨是不是该有个说法?”
“姚门主,我也是这个想法。断崖很可能在这一两天出现,但谁参与谁不参与,到时候可能有多少人可参与,目前都没搞清楚。可以肯定的是,人数绝对不会多。”
“杨先生,这有什么说法吗?”
“感觉而已。”杨猛笑笑,“想来也是,一些人实力未必就足,去了生命都难保,还是先做预选,对目前的局面更有利。至于规则怎么定,还得请姚门主辛苦。”
“我看这样吧,以杨先生提议为主,大家一起商量,总能够得到一个都能够接受的办法。”姚锦川也不行一言而决。
“姚门主、杨先生,我看也不用这么麻烦,”石开山裂开大嘴说,“七科、三门、十八世家各带两个人,其他还有名额,也可据家族影响力和个人战力来排序。”
不知石开山有没有跟姚锦川和唐贵玉商量过,这样的名额分配,必然将一些江湖小门派、没势力的人都排斥在外,这也是规律所在。不过,像逍遥客、猎人灿,再如一些古地、家族必然有异常龙虎争斗。
看姚锦川一眼,见他似乎也在想,杨猛笑笑,说,“石门主这样提议很不错哦,不知个人排序怎么排法?这一次,玄阴通天教的人肯定也会到场,给他们多少名额才恰当?”
“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杀掉就好,玄阴通天教还来抢名额?”石开山大声说,客厅不小,挤坐了四五十人。大多数人都露出必须的神色。
杨猛却摇摇头,说,“玄阴通天教如果有人到来,必须给他们留一定名额。”
“哦,这是……”石开山很惊讶的样子,看向姚锦川,想知道他的态度。
“先听
杨先生说完,大家再议。”姚锦川说。
“我也明白,玄阴通天教在千年前甚至可追溯到万年,你们彼此之间仇杀不断,为什么?真的是因为正邪不两立吗?其实,每次之争不过都是为资源、为利益之争。断崖探索如此,地盘之争如此,门派、世家、帮会都如此。石门主,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哦对了,你不一定认同。毕竟站的立场不同,你们门派、世家习惯高高在上,谁也不能说三道四了。不过,我说的是事实吧。玄阴通天教在历史上有没有邪魔外道真不知,因为历史的记载者本身就不一定客观。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这次按照石门主的说法,见玄阴通天教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杀,你说他们是该引颈就戮还是反抗?如果反抗,必然会有流血,然后记录在历史上的必然是玄阴通天教再次作恶,证实对方是邪魔外道。”
杨猛语气平淡,不过石开山、唐贵玉等不少人脸色都变得难看,特别是石开山,杨猛是直接跟他说的,觉得脸面给刷了,强忍住没有站起来。姚锦川虽也不好受,但外表看没什么变化,不过,笑意有点儿僵硬。
“石门主,在我看来,只要是华夏修炼界的好手,只要没确凿证据表明是邪魔外道,都有资格参与探秘之行。自然会给玄阴通天教的人留下一定名额,姚门主,我这样想不知对不对?”杨猛不在意石开山等一些人的态度,实质上所谓正邪不两立基友历史因素,更是利益之争、资源之争、生存之争。
“杨先生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确实站错了立场。”石开山勉强将怒气压下不发作,语气怎么都好不起来,“我也举个例子,就像杨先生多次斩杀倭国高手、斩杀米国未来基因的高手,那么,大家对杨先生的评价该如何评价?是双手沾满鲜血还是民族英雄?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并不准确,但倭国或米国他们的立场,肯定恨杨先生入骨,想要找杨先生报仇的。
玄阴通天教目前恶迹不显,是他们实力不足,不敢露面为恶而已,一旦有机会、有实力,杨先生你觉得谁敢保证玄阴通天教不敢为恶人间?”
“石门主,我对你的情况确实了解不多,你这样想肯定有不少人都为你鼓掌,认为你有堂堂正气,是这样吧。”杨猛扫一眼在场的人,“我杀倭国人,是因为倭国修炼者一直以华夏做为他们的磨砺武道的修炼场,到华夏之后罪恶累累。
或许石门主会说,并不是每一个被杀者都在华夏犯过罪行,欠下血债。确实,有些人估计都没到过华夏,不曾踏上华夏一分土地,但我遇上还是杀掉。
是因为倭国之所以敢到华夏来为非作歹,欠下血债累累,就是因为这些进犯者有太多倭国武者支持他们,为他们叫好,让进犯者以为是勇士而感觉到荣光,刺激了更多人到华夏来历练武道,以华夏人作为猎物。
这样说,不知石门主能不能懂?说道玄阴通天教实力不足,我不知三门对玄阴通天教目前的实力情况了解多少,我是没有任何资料的。
三年前,我在阳怀市救下一个叫彤彤的女孩,据说是玄阴通天教的人掠走,不过,失踪好几天,找到女孩,女孩并没什么损伤。这也算是一件恶事。不过,在座各位都是一方大能者、豪强之主,谁没有做过恶事、谁手下没犯下任何一点恶事?
当然,我不是要石门主跟我的看法一致,只是要石门主和各位理解,为什么要给玄阴通天教的人留下名额。”
石开山更不满,杨猛这话将他们三门和所有正道门派与玄阴通天教放在一个平台上讨论,完全是对正道的蔑视和挑衅,谁给他这底气和勇气?站起来准备质问杨猛,姚锦川及时拍拍石开山说:
“杨先生既然有这个态度,我觉得大可讨论吗。名额多少,名额如何分配,规矩如何定下,得闲从整体大局来看,也必须有包容的心态。杨先生,是这个意思吧。”
“我认为修炼界的准则就是比一比,谁强谁有资格。”一个名声并不显,但估计实力不错的说。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有人立即应和。
“修炼界自然看身手强弱。”
“打一场。”
“擂台见高低,谁也没有怨言……”
好像人都说话了,有的是想热闹,有的是担心自己得不到名额。杨猛对这些人怎么说并不在意,淡淡的表情,似乎一句都没听进去。
姚锦川见各人这个态度,也是修炼者必然的心态,谁不觉得自己有几下子,一定能够胜过别人?反而是杨猛和他身后的三个人都不说话,肌肉坚一直在看着石开山,之前石开山对杨猛说话有些不尊,惦记上了。姚锦川也看出肌肉坚的意思,有些头痛,肌肉坚三个人爱打架、战力强那是出了名的,可不要让肌肉坚直接站出来挑战才好。
“杨先生,名额的事还得先拿出一个框架,时间不多,我们得抓紧。”姚锦川说。
“那就辛苦姚门主先拿出一个框架吧。”杨猛笑了笑,不在意。
“各位,请少安毋躁。”姚锦川声音提高了些,“断崖在两年前隐去,最近可能会出现,还是最适合探秘的机会。对华夏而言也是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落在我们肩上,担子可不轻。
境外有不少势力已经到了,他们肯定也在觊觎探秘断崖的机会。如此,作为华夏人首先就要拧成一股绳,不论是得到名额还是暂时没得到名额的修炼者,共同抗击境外势力,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至于进入秘地的名额有多少,目前都不知道,得等断崖出现后或许有一些信息可判断可进去多少人。这是谁也无法预先确定的,我想大家也理解。
如此,我们先确定一个顺次,到时候一句这个顺次来排序。那么顺次怎么排才合理
呢?我们华夏在修炼界本来就有一个实力排序,参照这样的排序,适当进行调整就可操作了。之前有不少朋友说打一场,手下定高低,这一说法是对的,也激励我们修炼者一直保持前进的锐气。
这样吧,按照之前的实力排序先定出一百名,然后,有谁不服气觉得自己可胜过一百位里的某个人,可提出挑战,战胜者得位子,失败者不能再挑战。当然,一百位中,排位后面的也可提出挑战,将自己排位靠前,规则一样。胜者得到位子,败者失去资格……”
任何规则都有不合理的一面,对其他人或许不公平,但大多数都赞成之后,确实就成为无法改变的规则。
姚锦川问杨猛对这样定出一个规则有什么意见,杨猛笑笑表示这样旧城,总要有一个让大家可遵循的东西就好。不过,之前排名里想杨猛等人都不在这个江湖排名榜里,还有像莫求卓这样的同样也没在其中,却又是必须要进断崖的人选,便额外在排名之外除开一些名额。
这个特殊群体外人不能挑战,是内定的,虽然很多人有意见,又不敢直接反对。杨猛一个人就要了十个名额,剩下的名额确实不好分。
商定之后,对外传开这个人选规矩,自然引起哗然、躁动,绝对多数的人都没有进断崖探秘的可能,让他们白走一趟来阳怀市,哪会甘心。但有三门、十八世家担了干系,这些人即使有意见,也不敢骂上门。
定出可挑战的规则,就得有场地。姚锦川跟杨猛商量,将场地搬到断崖不远处山头上,时间定为一天。随即,姚锦川安排人在断崖附近的山头上组装三个擂台,都是全钢结构的,要不是有大车和修炼人手来操作,这些厚厚的钢板都无法安装。
杨猛也明白,姚锦川等人是早有所准备,之前就想好了要定下挑战的规则。
不过,修炼界解决纠纷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也就是挑战了。
上午赶到断崖附近的山头,已经有几百人在上面了。杨猛等人不愁没有位子,姚锦川下属的人在部署时已经给这些作为规则制定者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
一百名额实际上只有八十个,杨猛留下十个之后,莫求卓代表国家要了三个,还有七个留给七科各一个。包括三门、十八世家在内都在排序之内,这是姚锦川未了显示自己的公平,才这样安排的,他们都在接受挑战之列。
其实,真有实力的人大多都在这八十人里,不过,境外的人也表示过要参与挑战,华夏一方不得强加阻挠。姚锦川等人商定后答应了,这给挑战带来更多不定性。
上午九点,姚锦川站在一擂台上,宣布挑战开始。排序前八十的人都已经到位,随时可接受挑战。对探秘断崖有这样变化,杨猛之前倒是没多想。不过,三月之约定期限传开后,肯定会引来很多人,谁有资格参与探秘,擂台上解决确实最简单。
宣布规则后,姚锦川退回位子。
这时候,一个西欧人跳上来。站到擂台上,先抗议华夏对万年传奇的神秘之地探索进行独霸,随后指名要挑战十八世家的周显武。
周显武五十几岁,目前排位第九,算是比较高的排位。周家实力很强,除了开公司做贸易,还有两个中型矿场。周显武也没想到会第一个接受挑战,既事关周家名誉也关系到周家能不能参与这次断崖探秘,周家的传承偏向长拳,有内家功夫,战力强悍。
站到擂台,周显武相貌不显强悍,不过,周家比较强也使得周显武在家主位子上威严森然。看着挑战者身体比他至少大两倍,周显武笑笑,对周围观众作一个礼节式招呼。大家对周显武很有信心,虽说西欧的白人高达、孔武有力,看起来比周显武要强壮太多。
在喧叫声里,两人对面而站,有之行裁决的人过来。手势一打,两人都往后退一步,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白人的进攻非常凌厉,凭藉着超强的力量和进攻速度,让擂台下的人看的眼花缭乱。不由地替周显武担心,不过,周显武在最初的应接不暇到后来逐渐适应,等白人第三轮进攻时,周显武开始抢攻,他单纯身体的力量肯定不能跟白人比,但凭藉传承功法和技巧,很快占据了先机。
不到五分钟,彼此的战斗就结束。周显武双掌推出,将白人推到台下,便是胜了。
周显武在掌声和鼓噪中回到自己位子。
另一个境外人飞上台,点名要跟排位第七代朱家挑战,朱家据说先足是一位王爷但沉迷在修炼上,利用王爷的身份搜罗到不少传承,之后就出这么一家来。朱家的传承同样是内家拳法,修炼内功内力,排名在周显武周家之上,可见朱家的实力。
朱家平时少有在外面露头,经济财力上也不见有传闻,但朱家鼎名气却一直不衰。这次,到这里来的是周家老二,这个人偏好修炼,个人实力强。等朱老二走出来,看他体型跟猪八戒有得一拼。
杨猛也是第一次见这个家伙,之前早听说过这个人的大名,谁想这个光辉形象居然是大高手初级的实力,真比周显武那个超级高手实力要强啊。世家里面出现大高手,确实少见,难怪朱家排位比较高。
挑战者也是白人,阴森森的,俨然是一个吸血鬼。吸血鬼最彪悍的就是身体太强,耐打,好像怎么打都打不坏。吸血鬼也有等级,侯、伯、公、亲王等,到达亲王级别的非常厉害。杨猛对这群吸血鬼有体会,在他手里,至少隐秘杀掉十多个吸血鬼,其中亲王就杀了两个。杀那两个亲王几乎都是处在偷袭的手的情况下一击重伤对手,之后还缠斗一阵才解决。
当初作为组织的人,在外面做任务只要有可能,都会顺便做点这样的事情,缓解华夏这边的压力,跟当初杀未来基因成员差不多一个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