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为出去之后,方丈室里就剩下两个人了。tu./心远侍立在慧明身旁,说道:“师父,这几个月来我心中有一个不解之处,想向师父请教。”
慧明微微一笑,道:“说吧,你有什么不明的地方尽管说,为师替你解答。”
心远道:“是,弟子不明白的是,练武之前,师父为什么要让弟子先诵读一篇□□?”
慧明说道:“问得好,少林武功源出达摩祖师,而打磨祖师在最初武功创立之时是为了强身健体,抵挡野兽的袭击,全然出于防卫之心。心中所想,乃是如何超度众生,解救天下黎民于苦难,而对于诸种虎狼等野兽的袭击,也只是将它们驱开赶走,并无伤害性命之意。所以我少林武功虽然刚健凛冽,但却也饱含佛祖济世救人的慈悲。你习武之时,要心存善意,须当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有此善念,练武之时所产生的凶强霸气便可自然化解,从而便不会戾气伤身了。”
心远点头道:“是。”但心中还是不大明白,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迷茫之色。
慧明见他眉头微皱,知道他心中不甚明白,便安慰道:“这些都是非常深微奥妙的东西,你的师兄们尚且难以理解其中含义,你年龄尚小,一时不明白也是常情。等你长大些了,自然会明白,这也不用急在一时。”
心远又点头称了声“是”。这时门外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只听方为的声音在门外说道:“师父,二师兄来了。”
慧明道:“进来吧!”方为和方静轻轻地走了进来,向慧明跪下磕了头,然后站起来。
慧明说道:“方静,明天开始由你传授心远小擒拿功,每隔五天向我汇报一次。有问题吗?”
方静恭恭敬敬地道:“弟子领旨,弟子没有要求,请师父放心!”
慧明笑着点点头,道:“那就好。你们出去吧,我要休息了。”
于是师兄弟三人一齐退了出来,轻轻地关上房门,各自回房歇息了。
这天晚上,心远躺在床铺上怎么着也睡不着觉,一会儿想想罗汉拳,一会儿又想想伏虎拳,接着又想到了与之有关的韦陀掌、龙爪手、少林长拳中的招式。他越想越清醒,后来竟然连神木大师教他的武功都默默地在大脑中温习了一遍,找出拳理相同的招式与新近所学的少林功夫互相验证比较,同时在心中假想各招式招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会更有效,更能克敌制胜。
他从来都不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以前跟着神木大师到处云游的时候总是只做不想,顶多也只是在做了之后才想一想做的对不对。可是自从神木大师在西子庙里死于非命之后,他突然又感觉到了小时候那种无依无靠的感觉。这使得他遇事总要先想上一想,然后再做。从浙江到少林寺几千里的路程,他一个人时而独行于荒山野岭之间,时而穿插于闹市人群之中,所见所闻虽非稀奇,却也有许多不明白。以前他总是仰着头问神木大师许许多多的问题,可是自从神木大师死了之后,这些问题就只好自己去思考了,因为没有人愿意被一个乞儿一样的人缠着,去听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没有人愿意被人看见自己在跟一个乞丐一样的人说话,让别人误认为他和自己有关。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他们都有自己的奇怪的想法,这些他起先不明白,但后来经历得多了,便慢慢明白了。也许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幸,他终于开发了自己大脑中的思维空间,从浙江到河南登封几个月的路程里他经常会在走路的时候思考一些不久前看到过的事情,在睡梦中回忆那些很久之前发生过的往事……
且说心远睡不着觉,独个儿一人在心里拼凑那些毫不相干的武功招式,不知不觉中到了三更天。这时候他觉得只是在心里演练多少有些局限,于是便悄悄地爬起来,悄悄地出了门,一个人跑到平时练武的地方。他站定后先想了想,在心中理出一个头绪后,开始一招一式地练习起来。可是刚练习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问题就出现了,那些想象中原本很连贯的招式却突然变得极不协调起来,两招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有些互相排斥,心里感觉极不自然,再也不想练下去了。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床头,这时候脑中一片混乱,很快就沉睡过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心远突然被人叫醒。他大半夜没有睡觉,这时候正困,睁眼去看叫自己的人,却没有看清楚,眼皮沉重,就又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