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翎带着宋天奇向观中静室走去,路上不禁腹诽道:“老师怎么又收了一个童子作徒弟,现在孔雀和猴子都不在,肯定又是需要我来照顾。
不过幸好这个不像轩辕黄帝,已经不是婴儿了,应该比较好照顾。”
而天奇却是被这王屋山“小有清虚天”.的美景所震撼。
白翎笑着说道:“走吧,以后时间过得很,我们先去把你主的地方安排好。”
宋天奇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便不再看四周的景色,跟着白翎向住处走去。
第二日,宋天奇随着白翎来到大殿,清虚对宋天奇说道:“天奇,来我截教教义简单,教规甚少。
你前来队长师祖之象拜上三拜,就算是入我截教之门了。”
宋天奇闻言上前,对着供在大殿上的通天教主之象行过三拜九叩之礼,说道:“师祖在上,弟子宋天奇。
今日蒙恩师收录,得以归于截教门下,日后自当遵守教义,将我截教发扬光大。”
说完转身又对清虚拜了三拜。
清虚笑着将宋天奇扶起说道:“如此你便正式入了我截教了,日后当友爱兄弟,尊敬师长。
将我截教之名传于天下。
你上面还有五个师兄,不过此时都不在门中。
这王屋山中除去为师,就只有你和白翎二人。
你有何事便去找白翎。”
宋天奇躬身应道:“是,弟子知道了。
“如此匆匆数年时间过去了,清虚却是未曾教授宋天奇上清大法。
只是每日教宋天奇识字,对其讲解天道。
宋天奇虽是不知老师为何如此,却是认真听讲,不曾有任何杂念。
这一日,清虚在讲道之后并没有让宋天奇离开,而是将他留下。
宋天奇此时依已然是十余岁的少年,由于常年以灵药为食,故身体比同龄人却是高大许多,看起来和十八、九岁的青年并没有多大区别。
此时见老师讲道之后让自己留下,便问道:“不知老师为何今日将我留下?”清虚说道:“天奇,你入我门下已然有数年时间了,这几年我并不传你道法,只让你来听为师对于天道的体悟?”宋天奇躬身回道:“老师如此做,想必有老师的打算。”
清虚笑着说道:“你为天生道体,天生便能吸收天地灵气修炼,而这王屋山又比其他地方灵气浓厚,所以虽然为师未曾让你修炼,但这几年来,你对天地灵气的吸收并没有停止。
以后你开始修炼的时候,速度也比别人要快很多。”
宋天奇却是极为惊讶,这几年清虚不曾传授半分道法于他,幼时自不有他念,稍稍年长之后,却是有些不高兴。
清虚接着说道:“你一旦开始修炼,进境会很快,所以这些年为师不传你道法,一则是你年纪尚幼,无法理解道法的精妙;二则,让你每天来听为师对于天道的体悟,对于你心境的提高还是很有用出的。”
宋天奇闻言却是想到“怪不得,这几年我的心里越来越平静,对于老师不传我道法虽有所埋怨,却是不曾起异心,原来是我的心性提高了,胸中自然开阔。”
宋天奇突然想到“那老师今日将我留下来,难道是……。”
清虚看着宋天奇笑道:“正如你心中所想,如今你的心性修为已然可以控制住你修为的增长,故为师决定从今日开始便传你道法。”
宋天奇忙跪倒叩谢道:“多谢老师!”“呵呵,你为我弟子,我自当教授于你,有何可谢?起来吧。”
宋天奇起身后便正襟危坐,等着清虚传其道法。
清虚见宋天奇坐好之后便说道:“修道者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欲全天道,先全人道,人道不全,天道远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以人之心修天道。”
宋天奇听到此处,沉吟片刻。
清虚也不再往下讲,而是等着宋天奇自己领悟。
片刻之后宋天奇开口说道:“天心即是人心,心不定,则一切皆是枉然,故老师这些年才会培养弟子的道心。
而不是一味的提升法力。”
清虚闻言微微颔首,笑着说道:“你悟性确实不错,你二师兄袁洪随为师修道数百年,却是到现在没有看明白。”
说完便接着讲到:“修道者身与天地同造化,天玄地黄为炉,太虚六气为精,身心药火,乾坤阴阳为机,不解天地之理,不得大道之门。
道本无心得之,勿以有心求之。
欲求而不得,不求而自得。
大道心志先,心心归一事万济,志坚天下无难事。
修道之人看淡世情而非无情,自立真志而志,个中玄妙,不可言。”
“道不可见,心已明之。
心不可度,道已守之。
人常失道,非道失人。
人常乱心,非心乱人。”
“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
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
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
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
天动地静。”
讲到此处清虚看了一眼皱眉沉思的宋天奇,接着讲道:“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
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
而欲牵之。
常能谴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
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
欲未谴也。
能谴之者。
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
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
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
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
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
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
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
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
可传圣道。”
讲到此处清虚便不在说话,看了闭目体悟的宋天奇一眼后,便不再理会,对白翎吩咐到:“待天奇醒后让他回去,什么时候明白今日所讲,什么时候再来听讲。”
说完便起身离开大殿,到静室去了,大殿上只留下闭目体悟的天奇和立于一旁的白翎。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