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震与地震防护常识(1 / 1)

皇道金丹 小小羽 1421 字 5个月前

(一)震是常见自然现象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震,不过99%以上的震是微小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

但强烈的突发性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震的成因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

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震。

球内部发生震的方叫震源,面距震源最近的方叫震中震的大小可以用震震级和震烈度来衡量。

震级表示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震对面破坏的程度。

(三)震的种类1)构造震构造震是球构造运动引起的震。

组成壳的岩层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弯曲变形,当应力继续增强,积累到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沿着岩层构造薄弱的方。

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而引起面的振动。

(2)火山震火山震是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

火山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山爆发时,由于岩浆冲击壳或使局部区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引起的震。

另一种是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下压力减小或下深处补给不及,出现空洞,从而引起上面覆盖的岩层断裂或塌陷而产生的震。

(3)陷落震陷落震是由于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而引起的局部震。

中国震烈度简表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个别**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回家,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路基塌方,下管道破裂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表产生很大变化Ⅻ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Ⅰ度smenhu.cn震级Ⅱ度smenhu.cn震级Ⅲ度smenhu.cn震级Ⅳ度smenhu.cn震级Ⅴ度smenhu.cn震级Ⅵ度smenhu.cn震级Ⅶ度smenhu.cn震级Ⅷ度smenhu.cn震级Ⅸ度smenhu.cn震级Ⅹ度smenhu.cn震级Ⅺ度smenhu.cn震级Ⅻ度smenhu.cn震级(四)震的破坏震时,由于面连续发生大幅度的振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造成房屋、桥梁、铁路、公路、水库等建筑物遭受程度不同的破坏。

(五)震前兆震,特别是强震发生之前,总会出现…‘些异常现象。

人们把观察到的—些与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震前兆。

(1)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光和声光和声是震前夕或震时从下或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临震前,一瞬间,发声,又发光,见此情,宜果断,速行动,少危险。

(六)震预报的发布国家对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震预报消息。

(七)怎样做好震前的准备1了解震知识,掌握防震应急措施。

2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轻信震谣言。

3明确疏散路线、避难点,准备好避难和营救的物品。

通常需准备好手电筒、打火机、收音机,够三天用的食物和饮用水。

4加固室内家具杂物,把放在高处的小物件、镜框等物体转移到板上,避免家具杂物在震时翻倒掉落造成伤害事故。

5分配震时个人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离家时,应关好燃气灶,熄灭炉火,切断电源等;要保护老人小孩;所携带防震用品等应按任务分工落实到人,避免震时忙乱,顾此失彼。

(八)震时个人避险破坏性震从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作为个人,如何在瞬间冷静作出正确避险的抉择呢?1在楼房: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

2在平房:来不及跑出户外时,可迅速躲在桌子、床下和坚固家具旁或紧挨墙根,注意保护头部。

3在户外: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大的广告牌。

4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5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铁等场所,要保持镇静,就选择躲藏处,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不要盲目跳楼,也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九)震后自救互救震区群众,尤其是家庭、邻里之间的自救互救,是减少震时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之—。

1.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

2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

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

3.被埋压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应利用一切办法与外界联系,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

4.被埋压人员应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险境。

若无力脱险时,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5.组织家庭、邻里互救。

家庭人员和邻里熟知被埋压人员位置,可及时进行抢救。

在救人中要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等声音。

6.要根据房屋结构、发震时刻等特点,通过询问或倾听,确定被团人员位置后,再行抢救,防止意外伤亡。

7.救人时要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

在瓦砾堆中,要及时抢救处在房屋底层或未完全遭到破坏的下室中的幸存者。

8.震时抢救目标应先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方。

在抢救被埋压者的过程中,人们要密切配合,救死扶伤。

9.救援要讲究方法,首先应使被救者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防止窒息,再暴露胸腹部。

若伤员不能自行出来,不能强拉硬拖。

救援时可用小型轻便的工具,如铲、锤、凿、棍等。

使用时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接近被困人员时,更应小心,不用利器硬挖。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