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连秀以后,陈东整个人就跟丢了魂一样,一连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车祸的调查有了进展,经证实,系公车刹车系统被破坏导致的车祸,可却迟迟查不到有关线索。
这时,陈东去看望刀疤的女儿,顺便想跟他聊一聊在村里开店的想法。
如果他去想上大学了,父母在家守店,可能雷霆会找麻烦,所以他想跟刀疤合作,望他照料一二。
这样,他也不用再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还能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
听了陈东的提议,刀疤感动万分。
“我,我最笨,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但是真的很感谢你,这么好的事能够想到我,只是我,我手上......”
刀疤看向自己的双手,陈东了然。
“三哥,钱的事儿您不用担心,我会解决,主要是想邀请您加盟。”
龙三听不太懂他说的,只觉得只要能出力的地方,他就可以。
经过他这些日子的调研,如果是开一个小卖部,根据石桥村的人口来看,一个月大概能挣几百元到一千多元。
况且,当下乡村小卖部商品的毛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烟酒类商品的毛利率能达到 25%-30%。
其次糖果、饼干等毛利率在20%左右,肥皂、牙膏等日用品就更不消说了,毛利率也有20%-25%。
位于村口的这个小卖部其实来往人口较多,相邻的村子是一个经济较为活跃的乡村,且位置较好。
如果能够做起来的话,再到学校、村委会附近开个小分店,日销售额可能在 100-200元左右,一个月销售额能达到 3000-6000元;
生意好的小卖部每月毛利在 600-1500元。扣除进货成本、水电费、杂费等后,每月净利润可能在 500-1000元左右;
而生意一般的小卖部,月净利润也有几百元。
所以,他认为开店总比纯纯种地来得强,平日里只要有一个人守店就好了,父母在家还可以种一些蔬菜水果为生。
再加上龙虎兄弟的“入股”,这波不亏!
只要他们愿意出力,陈东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搞钱。
最近他在批发送菜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商机。
像这么炎热的天气,最适合买卖的还有西瓜和冰棍,尤其是那些在地里干活的村民。
陈东大概估算了一下,原本一斤西瓜2分钱到2毛不等,由于今年收成不好,所以价格会稍微贵一些,同时进价也偏贵。
若是按照往年,西瓜大丰收时,进价低至几分钱到1毛钱一斤。
进货一斤就要5分钱,零售价在1毛到1.5毛之间。
前些天他看到一个摆摊老伯的瓜质看起来不错,如果能够从他手中把瓜批过来卖。
一定会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其实生意谁都可以做,缺乏的是敢想敢干的人,在这个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农民更是想都没有想过做生意。
多的是埋头苦干的人,踏踏实实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只要老天赏饭吃,一家人也算过得安稳。
再把种出来的粮食拿去换点钱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是人们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前世的陈东,又何尝不是想都没想过做生意,只想着读书改变命运,那就是最大的捷径。
毕竟做生意需要成本,投出去的不一定有回报,还极有可能亏损。
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方式,不是大多数农村人能够接受的。
说干就干,陈东决定先去找卖瓜老伯商量一下进货的事,那些都是他自己瓜田里种的。
在石崇县这个地方,种植西瓜的农民还是比较多的。
瓜有大小,单瓜重 4-5公斤,最大可达 8公斤,一般亩产 3000公斤左右。
陈东预计先进大瓜500斤左右试试,除去成本,净赚就是25-75块钱。
于是,他拿着卖菜的积蓄来到老伯摊子前,先挑了一个上好的瓜掂了掂,又挑了一个一般的敲了敲。
虽然他早就知道价格,还是温和地问道:“老伯,您这瓜怎么卖?”
“小伙子,你看看要哪一个,瓜不同,价格不一样的哈,你先挑。”
老伯摇着蒲扇,乐呵呵回道。
陈东把价格都问了一遍。
“都是自家种的,卖得也不贵,大的好的1毛一斤,一般的7分,随便挑随便选。”
跟他预算的差不多。
“老伯,我要是把你这儿的瓜全都买了,能不能便宜些?”
老伯一听这话就来精神了,连忙起身走过来问道:“你说啥?全买了?”
“对,您看看能少点的话......”
按照这个烈日当头的天气,陈东已经想好了销路。
老伯这一车的瓜,估计有个百来斤,如果按卖价拿下,比起进价还是贵了一半。
所以,如果要做大,还得按进价拿货。
“老伯,我能想把您这瓜呀,拿到镇上去卖,您看看可不可以按7分钱全部批给我,还有您瓜田里的那些......”
老伯一听,顿时就愣住了,批发给他?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看他年纪轻轻的,批发这么多瓜,他能卖得出去吗?
不过转念一想,与其他老头子成天在这马路边叫卖,倒不如让他们年轻人拉去镇上卖个好价钱。
说不定啊,以后他这瓜田就有救了,不至于大半都烂在土里。
“可以啊小伙子,你确定全都要吗?”
老伯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不确定地问道。
“要的要的。”
这时,一旁的老婆婆也过来帮忙,听说可以一次性出售,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老头子,这年轻人说真的哇!7分钱啊!”
“平日里西瓜的进价最多都才5分钱,这小伙子一开口就是7分,看来还是替我老头子考虑了,咱不能占了他的便宜。”
于是,两老人家一合计,虽然种瓜不易,但最终还是以6分钱的价格全部交给了陈东。
“大瓜一共210斤,小瓜105斤,小伙子你看看确实要得了吗?”
“一共18元9毛,没错吧?”
陈东说着就开始数钱。
今天还算是量少的,他先拿去卖,收益可以的话,再多进些。
两位老人家拿着钱在身后笑开了花,虽然亏些,但卖不出可就砸手里了。
“谢了老伯,那我就先走了。”
陈东美滋滋地推着一车瓜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