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彩缬复原品当众自燃(1 / 1)

蓝染遗心 谷甘 1158 字 9天前

陈墨义沉默片刻,认真地纠正:“只要热爱,就不存在支撑一说。我不苦,我乐在其中。”

这话让在座众人肃然起敬,大家似乎看见了匠人精神的具象化。

那份对技艺的坚守与传承,那份对蓝夹缬事业的热爱与追求,那份力求极致、不畏艰难的专注与奉献。

众人发出敬畏的鼓掌。

林染又顺势问了一句:“那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想要钻研复原彩色夹缬呢?”

陈墨义仰头望了一眼蔚蓝苍穹,坦言:“其实,发起者不是我。我是追随着她的步伐,才踏入了这一行。”

“您口中的她,是……”

“她就是东安馆的创始人,蓝以安,一个坚韧、专注,为钻研彩缬、传承夹缬而默默奉献了一生的女子。”陈墨义提起故友,面色动容。

“她说,这项失传的技艺是属于中国的,应当由我们中国人再次焕发它的风采,让它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让那些流落在异国他乡的彩缬珍品不再孤单!”

“但,很可惜。天妒红颜,她因一场意外车祸事故,去世了。离世前几秒,她给我发了一条遗言短信。”

“守住东安馆。”陈墨义红了眼眶,声音哽咽:“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她还在记挂着未完成的事业。”

“可惜,我没有她那过人的天赋,我不过是一介平庸之辈,自她离世后,只能苦守着冷清的东安馆,无力再研究彩色夹缬了。”

“能守住东安馆,您已经很了不起了。”林染接话,“听说彩色夹缬的钻研复原实验需要耗费巨大资金精力,搁置多年后,为何又启动了这项研究呢?”

陈墨义并没揽功,如实道出:“直到五年前,蓝以安的儿子蓝延大学毕业了,他回到了东安馆,提出了要重启复原实验。因为他说,他在国外发现,其他国家相关学者工匠也在试图复原多彩夹缬了。”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紧迫,便开始争分夺秒地潜心钻研,想尽快找回这项本就属于我们国家的技艺。”

“历经这么多年,终于复原出来了!幸好,我没有辜负她的嘱托。”陈墨义强忍到最后的情绪,还是没绷住。

他老泪纵横,虔诚地双手合十,向苍穹鞠躬,告慰蓝以安在天之灵。

鬓角泛白霜的老人喜极而泣,台下众人也热泪盈眶,左方大屏幕上投屏着的直播间里,一众网友也在刷屏“致敬蓝以安”。

现场唯有杜季月,面色难看地盯着台上的彩色夹缬屏风。

凭什么?

凭什么蓝以安死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追悼致敬她!

凭什么蓝以安总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些她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无论是爱情、金钱、地位还是荣耀,她拼死拼活得来的、攥紧的,却永远比蓝以安少!

杜季月绷紧了牙关,眼底的妒火快要灼烧到那幅象征着蓝以安的鹿草木夹缬屏风上。

事实上,屏风竟真的开始燃烧了。

在光天化日下,一缕火苗在屏风边缘,忽地窜起。

离得最近的陈墨义,第一时间奋不顾身地扑上前,情急地直接用手去拍打火苗,试图抢救下屏风。

但火势呈燎原之势,在屏风上迅速蔓延开来。

林染怕陈墨义引火灼伤,急忙上前拉开,但力气不抵,幸好蓝延在第一时间跨大步上台,拦住了扑火的陈墨义。

意外发生得太快,众人瞠目结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情的火龙,顷刻将倾注心血的复原品屏风吞噬殆尽。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现场乱成一团,揣测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陈墨义的两只手掌还是被严重烧伤了,被甄专壹送去医院治疗。

蓝延转身打量林染,低声关心道:“有没有受伤?”

林染摇头,盯着悬挂屏风的焦黑木框,面上难掩愤懑,“这火太蹊跷,一定是……”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台下的杜季月,她冷笑了一声,回以得意的挑衅。

随后,她款款转身,面向观众席,在众人的低沉叹息中,发出突兀的质疑声:“你们不觉得这火太蹊跷了吗?”

“杜总有何高见?”蓝延眸色沉沉,不辨喜怒。

正常人都觉得蹊跷,好端端的屏风怎么会起火?

在众人疑惑时,杜季月给出了解答:“其实,从迟迟不拿出成品展示开始,就有猫腻,其后又拿了一幅不知道是手绘还是机器印染的屏风,充当是彩色夹缬染出来的。”

“反正放在台上,离得这么远,大家一时也难辨真伪。眼看活动结束,免不了有人近距离观摩,怕露馅,就干脆毁了,以绝后患。”

有依有据,合情合理,有一小部分人的信念在摇摆。

“高见。”蓝延勾着唇,语气不掩讥讽,“推测得如此周密,该不是杜总的手笔吧?”

“你不必反咬一口,来推脱责任。”杜季月冷笑着,盖棺定论道:“明眼人都看得懂,你们造假营销,消费大众的民族情怀,为了热度和利益,真是毫无底线。”

期间,陆越阑好几次想拉走杜季月,都被挥开。

“妈,你够了。”他面露焦急,低声警告。

“愚蠢。”杜季月向两个保镖使了个眼色,陆越阑被控制在座位上。

蓝延淡淡看了他一眼,似在勒令别打岔,转而又看向杜季月,轻抬下颌,“你继续。”

杜季月微愣,“继续什么?”

“先让大家看看,你颠倒黑白的功力,这样结局反转时,更精彩。”蓝延神色太过平静,那胜券在握的模样,让杜季月心里一怵。

但她不显于色,“事实胜于雄辩,你们这场项目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我言尽于此,在座都是聪明人,望大家明辨。”

节奏果然被带歪了,主要是主办项目方的态度,好似压根也不在意如此珍贵的成果被毁灭。

群众愤懑情绪还复来,痛斥东安馆为了达到营销目的不择手段的恶劣行径。

杜季月转身欲走,却听台上传来一声蔑然的轻笑,透过话筒的扩音,传遍全场,似在对她无情的嘲笑。

蓝延面容带笑,笑意却不达眼底。

他径直走到舞台边沿,居高临下地睥睨杜季月。

“杜总浸**商场多年,怕是心眼多的反而老眼昏花了?”

杜季月最厌恶别人这样鼻孔朝天对着她,霎时沉下脸,冷声质问:“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