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惊得不知道如何是好(1 / 1)

“你说要办厂子,出去请大老板,我都帮到你们,还出了一角钱呢。办厂子,你叫我出力,我就出了力。现在你家里,有大事情了,怎么就当我是外人了?不能让我,来出个举手之劳?那你明明不就是,看不起我吗?”

老村长还想说什么,话到了嘴边,也不知道这话头,该怎么接下去才好。一时想起来了什么,嘴巴却不想说出来。

麦妙娟看这情况,是不好收场的了。赶快过来,一手拦住了麦救济。俯在他耳朵边上,说了几句话。

麦救济听了又说:

“只要是你愿意,让我留下来,给阿菊当好了今天这个孝子,我就会听你们的。”

说完了话,也不顾那几个人,还在那里想说什么话,自个就进了里屋,做他认为应该是他做的事情去了。

不料这屋里,前面一波未平,屋外后头那一波,又起来了。

只听见门外一阵喧哗声,飞一样地传了进来。接着的是一阵鼓锣和唢呐,响器声齐鸣,响彻了云霄。

老村长又惊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抬头看到迎面来的,是几个身穿着倭衣,头戴倭帽的陌生人。各自手上,操持着各种专业家伙,一溜烟的不管它三七二十一,也不说一声进,众人低起头,就直接进来了。

这下子,老村长一时间脸色大变了。赶快往门上就是一站,厉声朝着这些人吼道:

“干什么?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我们。”

那些人看到了这场合,全愣在了那里。

“来我这里,是要搞什么破坏吗?”

在平日里,这些早就见惯了冷眼和呵斥场面。对老村长这么凶狠的责问,既不恼火来也不发怒。既不出声呢,也不表态。可能是在心里想:

老子今天来这里,总算是混到一餐饭。那是不会轻易走掉的。

众人还在那里装傻发愣,麦救济从屋里冲了出来,对那些人扬了扬手,大声喊着:

”兄弟来了,好好好,赶快进屋吧。”

接着附在老村长耳朵边上,轻声说道:

“告诉你吧,不要生气哇。正在办大事。小心气坏了身体。她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不幸去世了。我在想哦,这人的一生一世,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这个,我还要你小子教。”

“人家这些人,是我自己,帮她老人家请来的。你就不要多管他们。”

“你帮我,请的他们?怎么不要我管。”

“是的。也是做这一行的几个好朋友。一起要来你家,帮到起,送一送老人家,好让她去了那边,见了谁谁谁,都是热闹热闹的,好有一个面子。”

“你麦救济,扯到什么面子上去了。你呀你。”

“我,有什么错了?”

“看你这样子搞,我是说,怕有点过火了哇。”

“过什么火?以前我们东莞村,家家办大事,不是这样子的?”

“以前,是以前。你说,是,哪个人哪一家子,是这样子?”

“就只是好久,都不这样了。我今天,就是要开一个头。万一有什么事,人家来找你。就说算我的,好不好?”

“你晓得,好久都不这样了。那你是要害我?”

“那人家从来也不说,能让你们办厂。你们自己,不是想办了。”

“你没有看见,深圳,广州,不是办了好多。”

“人家一边是特区。一边是大城市。你东莞村,算个什么。”

“那我们不可以先试一试。”

“你不是就敢要来村里办厂了。还开个大会逼着我,帮你们出了一角钱?要是以后查下来,最先出钱的人,不就是我了。要坐牢,你不是蝋有事。全是我一个人,最先出的钱。”

“我跟你说初一,你又在说十五。”

“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事办大事和办厂,不也是一样的。这个事,就算是我成的头,你看好不好?”

“算你的,你背得起,这个大锅?”

“说了,我背就是,与你无关。”

“不要再说了,反正,今天这个事,只要有我在,绝对不能做。”

“有什么锅不锅的。再说,人家几个人,是来帮你家的忙。放心,还不要你的工钱?”

“人都来了,我能不开人家工钱?再说,就是不要钱,也不能做。”

“只是我的几个好朋友。你要是肯开人家工钱,当然也行。不过这次他们来,不但不要你的工钱。就是桌上的几双筷子,也不要你添?”

“要是这样子,不给吃的,那人家吹得要命,唱得出气不赢,走得双脚发软,你给人家吃空气?”

“放心,我家里的大番薯,早就帮他们,煮好了一大锅。人家到你这里做事情之前,就饱饱地吃了一餐。说好了的,做完了事情,回头再去我家里,又吃一餐番薯。不就成了?”

听麦救济这样说,麦妙娟在边上叹了口气,再想了一下:

“既然麦救济这样好心,就只是喊两三嗓子,我看,就算了吧。”

“这事,绝对是不行,坚决的不行。”

门口几个人,先在那里,是蹲的蹲,站得站。看事情成了这样子,就要往后撤了。

麦救济急急地说:“这怎么又是什么嘛,还坚决得不行了?我今天可是阿菊的孝子,家中长子,说话是算话的。”

“你知道?做了这个事情,要是让上面晓得。说是我到哪里找来的,村里的孤儿,帮自己做孝子。还弄来这早就不让搞的过洋乐,怎么不会找我麻烦?”

“要坐牢,我去了就是。还不要自己煮饭了。”

“你以为这是办厂子?”

“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哪里会找你。到了那时,我哪里下得了台?好了吧,就当是我求你,放过了我,好不好哇?”

“你就不用怕。就是有人知道,东莞村里,出了这么个大事情。我就说,是我们村民们,热爱政府,喜欢领导,主动要来的。到了那时,我们可以一起,众人签名出面,给你做证明。当然再也证明你老人家,在平时的工作中,爱民亲民如子。大领导在东莞村里,很有人缘嘛。”

“你说得轻巧。”

“再讲,要是到了那时,我一定同你,一起到上头去说。政府那些什么,我领救济,也领有那么久了,多多少少,也认得一点熟人。”

“你又晓得什么了。”

“不是说,法不责众的吗。”

麦妙娟听到这话,眼睛就是一亮了:

“麦救济这话,我看说得也对,要办这么大的事情,还怕个什么?这可是我们祖传了多年的乡风民俗。”

“说的太好了。”

“以前好长时间,的确是不准过。不准,当时也没说,什么又会准了。反正只要是上面没有说,硬是不让我们做,那大家就大胆地去做。这和办厂,是一个道理。”

“是的。以前不是不准养鸡。后来,又不让养鸭了。到了再后来,都准大家养了?又说,你只能够养多少只,弄得天天到那里,你数我家的鸡,我数你家的鸭。真的是太无聊了。”

“烦得死个人。后来不是不管谁,养多少只了。”

“还有,记得那一回,不说是年,也不让大家过了。”

“我看啊,那些他妈的,不让人家过年的人,还算得上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