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怎么吃起人家的醋来了(1 / 1)

“比起我老家那边,还要落后很多哦。我都想回那边去了。”

“小宝贝,这算什么穷?你去过北方城吗?

“没去过。”

“人家那里,还是天子脚下。如果你只要过了那香山。就会看见眼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

“是吗?”

“人家可是专门从这里,坐着拖拉机,去请我们的,也有几次了。我们人来了。人家对我们这么客气,处处是好周到的。”

“人,是个好人。”

“我们也是人,不看他们金面,也得看佛面。就安安心心,给我住了下来,好好看看地方!说不定,地方是穷了点,以后会是我们的生财之地呢。”

“那就好。”

“人好了,什么都好了。是我们的一个福地。”

“你这咸湿佬,莫不是见人家,长得漂亮,就花心了吧?”

“真也怎么平白无故,就吃起人家的醋来了。村里是邀请我,来投资的。要是在这里投资,就能赚得到钱。”

“那也是。”

“地方越是穷,什么消费,就会越加低。我们就越有钱赚得。要不然,若是去什么日本、台湾、南美,像我这样小本生意,到那里打个地摊,也是不够的。眼下我们在一起,是赚钱要紧。”

“好,我听你的。”

“宝贝,不要乱想到哪里去了。”

大队部。

那边刘老板还在卿卿我我,散着步子。这边麦妙娟跟着老村长,正在大队部里忙不迭的,为他们铺床叠被子:

“蚊香,你拿来了?”

麦妙娟站在那里,大力地甩着床单,嘴里在问。她用的是新大喜鹊红花床单。是她从家里拿过来的。

“哪里光是蚊香哦。我把家里蚊帐都拿来了。还叫麦求华拿了她的同学,从香港那边,帮她带过来的外国香水。”

“是她让你拿来的?”

“要不是她,我哪里晓得,要这些用?”

“好!麦求华这孩子,人心细,明事理,肯听话。以后你是一个有福享的爸爸。”

“是只怕他嫌这房子,太老土了。霉气味太重。屋里空气,怕也不太好。两个人要是睡不着觉,那就麻烦了。”

“尽量搞干净点。”

“先给这里洒上一些。啊!对啦,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夫妻?”

说到这里,老村长脸上,竟然显出来一丝颜色。

麦妙娟听到这里,倒是看他,心里也在犹豫:

“人家要不是夫妻,不会就这么大大方方,来我们这里,让我们帮忙安排,一起睡觉吧?”

“那你可能没听清楚哦,我是听到那女人嘴里说的,可不是我们正宗的香港白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刚才我出门,麦求华她妈妈,就跟我讲明白。要是他们两个人,真的是一对夫妻,那就还行。”

“要是不是的呢。那你要怎样?”

“她说,要不是夫妻,就不能睡我们家大蚊帐。”

“嗨呀,那跟你睡了几十年的老太婆。比我嫁不出去的东莞妹,在这方面,还要讲究些?”

“她是没有开窍。”

“我看现在铺着的,比我以前的婚床,都还要漂亮好多。那你不让人家睡?叫你们两个老东西,来这里睡一觉?”

麦妙娟说到这里,人就扑哧先大笑起来。还笑得在那里直不起腰:

“事情都到了这火口上,我的个大书记,亏得你,还去过什么大寨参观。走过南,又闯了北的大人物。管人家这么多干嘛!你是想做什么?”

“没有做什么啊。”

“只要他肯来投资。能够肯待到明天,最多还是后天,不就是要走人?再说呢,这里一不是旅馆,二也不是派出所,你何必去问人家,这些芝麻小事情?”

“那也是的。”

“人家是不是夫妻,于你于我,有什么关系?”

“不是我说的。”

“你那大蚊帐哦,算得了什么。我家的大红床单,都贡献出来了。还全新的呢。既然都送来了,就安安神神,让人家去睡它们吧。”

“你北佬没有说什么?”

“他敢说吗?见我三番五次,带起番薯,去那边请神。他担心的不得了。你要他的床单,只怕是要他的命,也会给我呢。”

“是吗?”

“那天说起要坐牢,你猜,他是怎么说的。”

“说什么了?”

“要是我哪天去坐了牢,他天天帮我去送红烧狗肉。”

“那真的是个好老公。你这辈子啊,有福了。”

“没有你,哪里有我的家。没有我的家,哪里会有这个好老公。”

“还想那些多余的做什么?要做的,就是要一心一意,想人家能留下来。要是能留下来,办好了厂子,那村里人才会有希望。

“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帐子,我的床单,都是大英雄了。要是东莞村里,弄出来一个博物馆,就先把它们,放到最重要的地方。”

“这也是值得的。再说什么其他,那都是假的。”

“看这些新床单,你没有嫁错人。”

“从这点看,人家北方大男人,就是比你们村里的,要强个上万倍。他看到我拿出来,一句话,没有多说。叫我就拿了过来。”

“没有说别的。”

“嘴里还唠叨着。是哦,也是的。一个蛋鸡,都给人家杀了。难道还舍不得,放一些胡椒粉?”

老村长叹了口气:

“做个人,就是要多多出门。人家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吗。出过门的人,真就是了不得。”

“是的。”

“什么东西,都能装得下,也看得开。等到哪天,我们有了钱,一定要多让大家,都出门去见见世面。”

“是要哪天有了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都出一出门,去见一见,外头那些大世面才”

“自从出了这几趟门,我都觉得,自己老得快不行了。你年纪比我还要大。我看今后村里的担子,我挑,或者是你挑,都是不行的。”

“我也是这样想。”

“香港老板来了,人家嘴里讲的那些,什么生产线,标准厂房。还有什么电传,报关,海关,结算。”

“麦救济几个说的,我都有点了。”

“很多话,好多词,我也快听不明白,简直就是一头雾水。还得想想办法,找一找孙立新。”

“一定要赶快找。”

“以后我们村里,怕真的是要靠他出来,好好地弄一弄才行。”

老村长看面前的女人。想了想,自己早上刚掉了的第三颗牙齿,就说道:

“你说得太对了。跟他说了几次,还是不行。我想只有慢慢的,那火候上来了,才会自己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