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现代进步文学的奠基人普列姆昌德曾经说过:“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生命。一句话,希望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可见,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希望之光永远不灭的人,才能够将最终的幸运之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心中永远存在希望这是获取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心中还有希望,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坦然面对,在困境当中看到光明。而一个精神上消极堕落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有成就的。只有在内心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你才能够有收获成功的那一天。
一个人在困境当中,只有自己内心的希望之火永不灭,他才能够真正拯救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一种力量来保佑那些内心存有希望的人。他们会将人们所认为的种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为可能,他们即使是处在黑暗之中,也能够寻找到出路,他们即使是在逆境当中,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有一天晚上,一位老实的农民在翻越一座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劫匪,农民吓得跑到了一个山洞中,但是还是被劫匪追到了,劫匪抢走了农民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一个照明用的灯。劫匪命令农民不许跟着自己出山洞,就这样,老实的农民就待在洞里不敢动。
这个洞里蜿蜒曲折,千转百回,洞里有洞,劫匪提着灯在洞里越走越深。走来走去,可是怎么也走不出黑洞,劫匪这个时候感到又冷又饿,可是越着急越是找不到出口。他的意志一点点地被磨蚀了,时间一长,劫匪感到生存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最终这个劫匪竟然倒在了洞中,再也没有出来。
而那个老实的农民在劫匪走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开始寻找出路,他在黑暗的山洞当中撞来撞去,不时地被脚下的石块所绊倒,农民被碰得浑身都是伤,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能够走出去。就这样,他一步步慢慢地往前走,走了很长的时间,每次在跌倒的时候他心中的希望都会告诉他:“我一定能够走出去。”
由于农民没有了灯,他的眼睛就变得异常敏锐,走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他感觉到了洞口透出来的微弱光线,黎明的阳光射进来了。就这样,他顺着光线的方向慢慢地前行,终于,他找到了出口,成功地走出了山洞。对于消极颓废的人来说,遇到绝境的时候,内心的绝望只会加速他的失败,而对于具有积极心态,心中永怀希望的人来说,即使是在黑暗当中,在困境当中受尽了折磨,最终他也是能够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他曾经为了发明电灯,不但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还试验了上千种物质,研究它们能不能发光。爱迪生尝遍了失败的滋味,但是他内心当中成功的希望一直在不断地激励他,使他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电灯。
拿破仑在与敌军打仗的时候,曾经遭遇过很惨重的失败,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够坚信自己还会成功。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庄严与滑稽之间只有一步之隔。”意思就是说:自己吃了大败仗,狼狈地逃走这是十分滑稽的举动,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必然会用胜利庄严地挽回面子。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永恒的希望,并且能够积极地努力,那么一定能够在失败当中寻找到成功的钥匙,变失败为成功。曾经有两个航海人,分别迷失在了茫茫的大海当中,他们都看到了前方有一块模糊状的东西,第一个人觉得那是陆地,于是就拼命地往前航行。而第二个人却认为那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即使前行也没用。
结果,第一个人心中怀着能够达到陆地的希望,最终他成功了。而第二个人不久之后就死在了茫茫的大海当中。可以说,一个人内心的希望越大,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而一个内心没有希望的人,则是永远也不会获取成功的。所以,当一个人处在逆境当中的时候,就要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走出困境,我一定能成功。”只有相信自己能够跳出困局的人,才能够寻求到新的机会,也才能够牢牢把握住机遇,才能够变危机为转机。而失去希望的人,会永远迷失在黑暗当中,因为一个人内心的希望也就是他成功的最大希望。
希望就好像是你内心的灯光,它能够照亮一切黑暗。希望就好像是你成功路上的指南针,它能够一步步地将你引向光明。只要你心中永怀希望,那么你就不会害怕寂寞和孤单,你就能够忍受路途的艰辛。希望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唤醒希望,你就能够将幸运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