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中有这样一句话:“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人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是会去拼命地追求;等得到了,又开始时时刻刻担心害怕失去。
人生处世的一大禁忌,就是患得患失。自古以来,在芸芸众生当中,既有超然物外者,也有患得患失者。
前者有一种健康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奉行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往往容易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满足,也能够过着悠然洒脱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尊严和快乐。
而后者则有一种病态消极的处世心理,这种人往往整天都是在得与失的罗网里面钻来钻去,无法得到内心真正的超脱自在,更是无法体悟到人生真正的快乐滋味。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患得患失常戚戚,超然物外天地宽”。
在《资治通鉴》中有“崔光取绢”一文,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北魏建国初期十分强盛,东夷、西域各国每年都需要向其进贡。为此,还特意设立了交易市场,以获取不少南方的货物。
而到了梁武帝天监年间,国库已经全部充满了。胡太后有一次临幸储藏绢帛的仓库,当场居然让100多位同去的王公、嫔妃、公主任意拿绢回去。
于是,大家都开始尽其所能地搬取,最少的也拿了100匹以上。而尚书陈留公李崇与章武王元融两个人就更加贪心了,结果因为太贪心扛的绢太重而跌倒在地上,李崇扭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
胡太后看了这样的情景之后非常生气,就让人把他们取的绢夺了回去,最后他们两个人是两手空空地出来,而这件事在当时也就成为那些达官贵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胡太后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拿得这么少,他回答道:“臣子我只有两只手,只能拿两匹绢。”众人听了,都感到非常惭愧。在当时,李崇、元融官至尚书令、章武王,可是却为了几匹绢帛扭伤了腰和脚,不但是颜面尽失,而且最后居然在太后面前摔了跟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实在太不值了。
而他们之所以会落到这样的田地,完全都是因为他们患得患失所导致的。如果他们不患得患失,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呢?又怎么会惹得太后恼怒,闹出了一场笑话,最后成为人们谈论的笑柄呢?
综观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其实是常理,可是有些人就是想不通这个道理,只要涉及个人利害得失的事情,总是少不了要去争,要去斗,要从争斗当中得到更多。可是,殊不知这种做法总是会给我们带来莫名其妙的烦恼,甚至是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排解不掉的忧愁。
最后,名利尽管是得到了,可是人的尊严却丧失了,人格洁净被玷污了,这样,看起来是有所“得”,但是失去的是否比得到的更多呢?换句话说,这种“得”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前些年,有一个杂志社编辑部评职称,有一个副编审的指标,竞争者却有三个人。这三人当中有两个人是同一届的大学的本科毕业,有一个则稍微晚两年,但是文章颇具文采,并且还有一篇文章在全国性的评选当中获奖。
如果按照论资排辈,那么这个副高职称指标要在两位同期毕业者当中选出一个。可是如果按成就大小,那么这个副高指标则肯定是第三个人的了。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最后单位领导经过再三研究、再三斟酌,决定从工作时间较长的两人当中进行选择,而那位毕业晚两年的编辑也主动放弃了竞争,说等到以后有机会再说。
可是,那两位毕业时间和工作年限基本相同的人,却是争执不下,曾经多次对论,各执己见,这其实都是正常的现象,并没有什么可以厚非的。
而是,其中有一位与领导的私交很好,而且非常善于溜须拍马、玩阴谋、耍诡计,曾经不只一次在领导面前揭对方的短,夸自己的长,而且把话说得活灵活现,神乎其神,并且像乞丐讨饭一样讨取名利,像蚂蚁储食一样攒积荣誉。
明智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本领和业绩,也会尽量避免如此行事,免得别人说自己浅薄。功劳、优点尽可让别人去说,但是千万不可以盲目地推荐、夸耀自己,更不可以有意地诽谤、贬损他人,可是这个人却违反常情,居然愚蠢地这么做了,而且还果真奏了效,最后竟然如愿以偿了。
结果等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了,有的说他为了名利,不惜丧失人格总是令人可耻的;还有的人说别看他外表上表现得泰然自若,其实内心里没准儿像猫儿抓着似的;也有的人说当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丧失掉了某些人生当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就这样,他的所作所为也让他的声名扫地,而那位与他公平竞争不耍花招、不做手脚的人,两年之后也非常顺利地得到了副高职称,另一位明智退出的竞争者,过了三个春秋也顺顺利利地得到理想的职位。我们看看,这两位当年没有评上,最后获得广泛同情的编辑吃了多少亏呢?其实不过就是晚戴了副高头衔两三年而已,少了点工资,可是他们不争名、不争利的美德,却是众人皆知的。让他们都感到自豪的不是自己终于得到了什么,而是自己把握住了做人的道理。可是那位编辑由于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争名夺利,到头来将自己的自由、尊严和人格丧失殆尽。两相比较,孰重孰轻,相信我们已经一目了然了。
人生在世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两者总是很难兼顾的。所以,在生活当中,对于所拥有的要懂得珍惜,要懂得知足;而对于失去的东西,也没有必要耿耿于怀,总是放不下;对于那些不该得到的东西,千万不要不择手段,一味奢求,这样才是精明、智慧和机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