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介绍光識来做助译,从此译经工作是三人小组。
2月22日、23日
重庆《新民报》晚刊发表高语罕的《中国近代思想界中几个代表人物》。
4月15日
上海《人间》杂志刊载遂子的《留德杂忆》。“高语罕常于清晨到我家来看我,多为党务。彼时(民十三国民党改组后)国共合作,并为一家,海外与广东相呼应,故不因其CP而远之,但我素来反共,而它中毒已深,所以表面上虽亲热,实则貌合神离。老高年近四十,发已微白,近视眼,十足地学者风度,稍有酸气。同志们也叫它‘高老头子’,浑名又叫做‘五姑娘’。它有一天对我说:‘××(它总是只呼我名,不带姓)昨夜实在熬不住,又**一次。’虽可发笑,但不失其为老实话,并证明它无桃色事件。此老性亢直,火气甚盛,名为语罕,而言多善辩,恰得其反。凭良心说,它是一个苦干的脚色,苟非为马克思所惑,倒是革命队伍里的一员勇将哩……”
7月31日
高语罕为《四川桐油问题》作附记:这篇短文除与重庆、万县两地一部分桐油出口商中明达之士数度交换意见外,并参考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处发行的《四川桐油贸易概述》,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编辑的《四川省之桐油》,李昌隆君编著的《中国桐油贸易概论》等书,以及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所搜集的关于桐油问题一部分的统计材料。
12月15日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一卷第一期创刊特大号出版,发表高语罕的《四川桐油问题》。
是年
共产国际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