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韩衍创立读书会,设立外围组织岳王会支部维新会。
11月13日
巡抚朱家宝陪同荫昌、端方赶往太湖,准备检阅秋操。
11月14日
清光绪帝病逝瀛台。
11月15日
慈禧太后病逝。
11月19日
熊成基、范传甲等趁清政府在太湖举行新军秋操、安庆城内清军兵力空虚之际,发动新军马炮营起义,“启武汉之先声”。起义军苦战一昼夜后撤退,马炮营起义宣告失败。
△与韩衍目睹马炮营起义。“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江鄂皖三省会操,地点在安徽太湖;清廷派张怀芝为检阅使。安徽督练公所命我绘制一张安徽城厢全图(二十万分一),好些天的伏案,把它绘成功,交给参谋处备用,然而这么一来,把我的咳血症弄发了,又得了感冒,一连躺在**有一星期。有一天夜间,忽然考功科提调吴新某先生把我从梦中叫醒,很惊惶地告诉我道:‘炮兵营的熊成基革起命来了,骑兵营也附乱;炮兵管带骑兵管带都被杀,事情很严重,我们应该注意外面的消息。你起来,到外边看看!’我冷得很,当时不过是深秋天气,然我却不得不穿上我那件旧羊皮袍子。这时我还只是一个单纯的青年官佐,一个无邪气的青年,用功读书,用力服务,虽然同我同房的两个同事(徐勤侯,廖少斋)都是与党人有关系的;但他们却未向我透漏一点消息,平素我与他们也不曾谈到这些问题。虽然我在中学已受了某历史教员的一点种族革命思想的熏染,后来在测绘学堂也读过一些关于革命的小册子,如《太平天国野史》,《三十三年落花梦》等等,然而骤然间听见‘革命’就在眼前,着实有点发抖,但也不过几分钟,就归于平静了。奇怪,我的病也霍然,不知道哪里去了!”
△回正阳关小学任教。“熊成基革命失败,无形中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革命不是口说的,而是要用武力的,并且需要很有组织的革命武力。我虽没有什么嫌疑,但觉得终日伏案作图,实在没有意思,便托著伯先生向参谋处给我请了假,回家在小学里担任一点功课。”
11月
同韩衍一起创办《安徽通俗公报》。报馆设在姚家口萍萃楼客栈。《安徽通俗公报》是安徽首家民间报纸。因为经费严重短缺,报社总编辑韩衍和三个编辑孙传瑗、陈白虚和高语罕,都是义务性质。
“一天忽然接到蓍伯先生的信,说他要在省城办一个《通俗报》,要我去帮忙,我连忙跑到省城里,住在《通俗报》担任编辑。那时在报社中任文字之役的,除先生和我外,还有陈白虚、孙养臞两人。在社外表同情于我们,而相当地与以物质上援助的则有咨议局议员王龙廷及皖北教育会一班领袖,如吴性元、杨云麟诸先生。”
“我们办《通俗报》的时候,文章做好了,便买几个铜板的花生,打一两百钱的高粱烧,吃酒谈天。蓍伯先生便开开他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他在北洋军中的阅历,又说他与通州张季直先生的关系,历数时之久而没有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