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我知道团队合作的意义以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我知道在小组内我可以做哪些事情。
我知道有效的合作有哪些特征。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确定足够安全宽敞的教学场地;准备好展示相关内容的卡片、图片和幻灯片;与小组数量相匹配的轻巧、笔直的竹竿(长度约为1.5米)。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了解本课对于五年级学生“个人—他人—集体”意识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对班级管理将产生的积极作用,并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如做、想、体验、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教的方法掌握。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团队交响乐。
主题导航:什么是团队合作。
探究体验:做一做,齐眉棍;想一想,如何合作。
总结与反思:有效合作的方式。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团队交响乐(5分钟)
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如第一组鼓掌,第二组跺脚,第三组发出“哈哈”的声音等。教师事先准备些牌子,在牌子上面各小组写好自己的组名。正式表演开始,老师举起哪个组的牌子,哪个组就发出相应的声音。“团队交响乐”便神奇地展现了。
“这个组特别整齐!
“这个组发出的声音尤其响亮!
“这个组同学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1.节拍、流程要在课前进行用心思考、认真准备,团队交响乐才可能一气呵成。
2.教师陈述实际上是在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因“组”而异、因地制宜。
(二)主题导航:什么是团队合作(5分钟)
幻灯片出示歌谣:
(1)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2)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两首歌谣分别从正、反两面为我们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你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听过的故事、看过的书,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正面、反面都行!
“就这个例子而言,你觉得团队合作具有怎样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的过程。
“单独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事,团队却可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之后,懂得团队合作的意义,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
1.梳理关键词:一群人、一个目标、支持、分工、配合……
2.生活中的团队合作比比皆是,教师引导孩子们举例时一定要接地气,如拔河、值日、划龙舟……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做一做,齐眉棍(15分钟)
“每组挑选一位客观公正的同学做观察员,其余人员蹲下,伸出手臂,手指平放横杆下,不可出现手指平放以外如钩、夹等动作,高度与一位同学眉毛相齐平,全体成员静默地一起将横杆从齐眉高度降至地面,过程中如任何人手指离杆或说话,则观察员大喊一声‘有人离杆,重来!’然后把横杆回复到组员中任一成员齐眉的高度,重新下降。”
第一轮:按要求做活动。
第二轮:在各小组充分经历混乱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讨论,选出组长,并宣布新增规则,活动中只有组长可以说话。新一轮游戏中,组长以外的学生说话、以及任一组员手指离杆,同样违规重来!
1.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示范一下如何履行观察员职责。
2.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从而仔细地观察各组、巧妙地给予暗示和影响。教师要严格控制时间,时间到就结束活动,使两轮活动的效果明显。
3.在最开始的1~3分钟,各组自由进行,教师不进行指导而仅仅观察,团队会因为没有出现管理者而意见很多,导致混乱和争吵。这是一种体验,教师需要让其发生。如果没有充分混乱,可以通过一分钟降3次左右的频率让小组不得不违规重来,这会直接促使混乱!
4.组员在被要求重来时往往会问“谁离杆”,观察员只需要强调这是一个团队,有人离杆,即可。
5.如果小组内部出现学生指责别人或者一直看着别人,而自己的表现很糟还没有意识到,教师不要让该组成功达成目标,而是让其“离杆重来”。同时,语言的引导很重要。比如,“看好自己的手指,关注自己的职责,每个人先把自己分内事做好了,小组才可能成功!”
活动2:想一想,如何合作(15分钟)
“我们每一个人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是什么影响了团队目标的实现?
“第一轮活动和第二轮活动有什么不同?”
小组回顾活动的过程,将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说出来。
例如,我发现:
(1)组中成员相处得不好,有很多争论;
(2)有人没有做已经商量好的事;
(3)有人什么都没做;
(4)有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5)有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不想配合;
……
“只要你不生气或没伤害对方的感情,不同意对方是可以的,但是团队精神里没有‘我’,只有‘我们’,所以要冷静地表述、处理,以大局为重。强调‘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组内任务就显得愈发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团队活动,把看到的都说出来。
2.学生的表达可能词不达意,教师在明白意思后可以进行提示,并且把团队合作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四)总结与反思:有效合作的方式(5分钟)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取决于有效的合作。同学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方式。比如,目标明确、统一指挥、人人参与、良好沟通、齐心协力、分工负责、彼此信任、理解包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合作的方式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学习中!”
在学生认识和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列出团队合作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