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说出不喜欢的改变被强加在身上自己会是什么感受。
学生知道改变令人不适、恐惧的原因。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确定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准备呈现相关问题和图片的幻灯片;写上数字的卡片。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了解本节课是四年级“迎接新变化”专题的第一课,是本专题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体验不受欢迎的改变会给学生带来的感受;理解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采取难度适宜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归属感游戏。
主题导航:不受欢迎的改变。
探究与体验:想一想。
总结与反思:改变。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归属感游戏(10分钟)
教师给每位学生制作一张小卡片,把数字1,2,3,4,5写在大致相同数目的卡片上,留两三张空白卡片。假设班上有28位学生,那么就分别写五张1,2,3,4,5,留三张空白卡片。每张空白卡片写上各自不同的其他数字,如6,7,8。
教师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
“今天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人拿一张带数字的卡片,四处走动寻找和你拿同样数字的同学。不准说话,只能让别人看你的数字。找到和你拿同样数字的人,用肢体语言告诉对方你十分高兴找到他们,走到他们身边形成一个小组。继续游戏直到找到所有成员,然后不要说话,坐下。如果接近你们组的人拿的数字和你们不一样,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你们不欢迎他。”
(二)主题导航:不受欢迎的改变(5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如下讨论。
·这个游戏要告诉我们什么。
·被人冷落是什么感受。
·被拒绝或拒绝他人是什么感受。
·被人接受或接受他人是什么感受。
“同学们,这个游戏的核心就是体会自己的感受。想一想,当你被拒绝或拒绝别人时是什么感受?当你被人接受或接受别人时是什么感受?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历一些我们内心十分抗拒的改变。在这样的改变中,我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一起讨论的一个话题。”
(三)探究与体验:想一想(15分钟)
教师让学生思考他们知道或学到了哪些关于改变的内容,记录他们的答案。
教师询问学生他们是否经历过内心十分抗拒的改变,并让他们想象在不同的情形中他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知道或学到了哪些关于改变的内容?
“你们是否经历过内心十分抗拒的改变,想象在这些情形中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父母决定让你转学,你不得不离开所有朋友。
“由于妈妈要去另一个城市工作,全家要搬家。
“你十分讨厌学校新发的校服。
“街上发洪水,你不得不跟别家的人暂时一起搬进改造过的大厅里。
“从三岁起,你就跟父亲住在一起,母亲离开了你们。现在父亲再婚,另一个女人和她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来你家住。”
教师将学生知道或学到的关于改变的内容,记录在黑板或纸上。
(四)总结与反思:改变(15分钟)
教师让学生讨论并记录自己经历或者想象自己经历这些事情时的感受;让学生想出较多的关于情绪的词语来表达遇到这些情形时的感受,如生气、憎恨、抛弃、尴尬、受伤、害怕、担心、没有归属感、无力、不安全、沮丧、暴怒、忧虑、焦虑不安、紧张、困惑、发愁、恐惧、兴奋、热情、充满希望、自信。
“在小组中讨论并记录:自己经历或者想象自己经历这些事情时的感受。
“生气通常是由其他情感引起的,通常是恐惧,有时也是尴尬、伤心等。识别生气背后的情感需要高超的技巧,但有些人能够做到。
“为什么改变有时会令人恐惧不适呢?刚刚同学们在回答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对未知的恐惧(走在陌生的街道上;和陌生的人相处)。
“害怕自己看上去很愚蠢,可不知道该怎么办。
“谣言(当我们对某些事情了解不多时,通常会相信谣言)。
“你可能很失望。
“改变通常会危及我们的归属感。
“改变有时很困难,因而让人感到不适。
“正如上面活动中所体现的,人人都十分需要归属感。”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我们的情绪通常会通过肢体和行为表达出来。我们可以使用本部分的关键词来强化这一概念,即情绪和内隐的想法会影响我们外显的行为,从而为下一项活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