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 坚持不懈(1 / 1)

·学习成果

我知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困难、产生沮丧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当我感觉厌烦或沮丧时,我能意识到这点。

我知道一些战胜厌烦和挫折的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教师确定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准备好需要学生阅读的故事卡片;准备好用来制作纸链的剪刀、卡纸。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教师理解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困难、产生沮丧情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掌握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战胜沮丧情绪的方法,选取难度适宜的教学方式,以教会学生这些方法。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在挫折中站立。

主题导航:明明和田田的感受。

探究与体验:表演故事;制作纸链。

总结与反思:坚持不懈。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在挫折中站立(5分钟)

开始时,所有的学生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留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的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

“这个游戏正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坎坷。我们正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进步的。人生中有许多进进退退,正如这个游戏的进化过程。很多时候,当你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希望你们可以战胜沮丧情绪,依然有再次尝试的信心和勇气!”

1.猜拳的形式可以改为学生熟悉的游戏形式。

2.教师告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待他人要亲和、友善。

(二)主题导航:明明和田田的感受(5分钟)

学生讨论明明和田田当时的感受,谈论一些感官词汇,如“厌烦的”“沮丧的”“急躁的”以及学生想出的其他词。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当人们感到厌烦或沮丧时他们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如何辨识自己或别人的情绪感受的。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实现我们的目标,那么战胜沮丧情绪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个主题中,我们阅读了《明明和田田的故事》(第一部分)。这节课,请大家认真阅读《明明和田田的故事》(第二部分),并用你能想到的词语描绘下明明和田田的感受。

“在为实现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遭遇困境,陷入厌烦或沮丧的情绪中。这个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辨识自己的情绪感受,其次需要运用方法去战胜厌烦或沮丧的情绪。”

当某些学生无法找到词语描绘明明和田田的感受时,教师可以鼓励这部分学生表演出他理解的明明和田田的状态。

(三)探究与体验

1.活动1:表演故事(15分钟)

在小组中,教师让学生们说出想法:《明明和田田的故事》会如何结束?明明和田田会拿到那笔钱吗?她们如何使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有什么东西能够帮助到她们?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分组把故事的结局表演出来,包括明明和田田战胜沮丧情绪的方法。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如何战胜厌烦感和沮丧感,并把他们的想法分类列举出来。

“同学们,我们看到明明和田田因为困难感到了沮丧,那么接下来故事将如何发展和结束呢?明明、田田和大家一样,都是勇敢自信的孩子,我们相信她们能够找到战胜沮丧情绪、继续前行的方法。请大家分组讨论,把你所认为的明明和田田战胜沮丧情绪的方法以及故事的结局表演出来。”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他们曾经用来使自己保持冷静的方法,以及在当年更早的时候他们已经制作的海报。保持冷静是开始感到沮丧时可以采用的一种策略。

2.活动2:制作纸链(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发纸条,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设定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纸链。表现好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这个小组可以是做了最多或最长纸链的小组或者是组内成员合作得最好的小组。

有了这个经历,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他们的情绪感受,向学生提问,并引出关键词“坚持不懈”和“战胜沮丧情绪”。

“当你感到厌倦或者想要停止的时候,你继续做了吗?”

“什么东西起到了帮助作用?”(例如:学生自己想到的事情或者别人做的或说的事情。)

“当你开始慢慢厌倦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可以与之前学生已经做过的改变冲动行为的事情联系起来。)

1.制作纸链这一活动,可以改为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做手工折纸。

2.以下是学生可能会提出的一些策略。

·在脑海中牢记目标,眼观大局;

·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

·想象最终的结果;

·为自己完成任务设置一个奖励;

·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接受挑战;

·分解任务,并为每一个步骤设置一个时间标尺;

·分解任务,并为自己完成每一个步骤设置一个奖励;

·休息,做其他完全不相关的事情,留到第二天再说,到处晃晃;

·寻求他人的帮助;

·跟别人讲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从别人那里获得反馈。

(四)总结与反思:坚持不懈(5分钟)

以班级交流的形式,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坚持不懈”和“战胜沮丧情绪”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并总结战胜沮丧情绪的方法,请一名学生整理记录下来。

教师告诉学生课后他们可以制作海报、创办展览或制作一本班级书,把所有能够在他们感觉事情很困难时帮助他们战胜沮丧情绪、鼓励他们继续前进的东西都展示出来。

“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制作海报、创办展览或者制作班级书的形式把战胜沮丧情绪的方法记录下来并展示出来。你们可以把这些东西与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分享,也可以跟家里人进行分享。每当你们看到、读到或想到一种新的战胜沮丧情绪或鼓励坚持的东西时,可以把它增加到这个展览或这本书中。”

·主题资源

《明明和田田的故事》(第二部分)

田田和明明的计划开始时进行得很好——她们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制订了什么时候以及怎样去故宫的计划。(她们甚至都计划好了,要在父母不是很忙的那天出发。)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资金的问题——她们年龄太小了,没有合适的工作让她们挣钱。

她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她们永远都不可能去到故宫了。后来,明明的大哥哥文文找她们帮忙,为一个新年庆祝活动准备一些纸链。他说如果她们在周末之前把那一箱纸条全部粘成纸链,那么他就支付给她们工钱。有了这份差事,明明和田田可开心了。她们想着完成任务后拿到的钱,想着她们的梦想终于就要实现啦!

第二天晚上,她们斗志昂扬地一起坐下,投入这份重要的工作中。但是过了没多久,她们便发现这个任务并没有之前想得那么容易。不管她们做好了多少纸链,不管每一条纸链做得有多长,她们似乎永远也看不到箱子里的纸条被用完的希望之光。

三个晚上之后,她们便开始争吵了。“明明,你故意做得那么慢。”“田田,你每次都把你做好的纸链放在我的纸链上面,把它们都弄坏了。”她们的手指生疼生疼的,她们感到厌烦了、沮丧了,两个人都想要放弃了——她们有可能拿到她们需要的那笔钱,然后实现去故宫的梦想吗?

(改编自英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课程教材,原故事出处“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UK,Excellence and Enjoyment: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Going for Goals Year 1 and 2,2005,DfES 1347-2005 G,pag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