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领域中很少有研究儿童潜意识和内在心灵的书籍。弗洛伊德和荣格并没有特别致力于将他们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却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978)、布鲁诺·贝托汉[Bruno Bettelheim、泽兰(Zelan)和贝托汉,1982]、鲁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德瑞克斯和丁克迈耶(Dinkmeyer),2000]、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1975)和亚历山大·萨瑟兰德·尼尔(A.S.Neill,1984)。荣格的学生中,弗朗西斯·威克斯(Frances Wickes)于1988年出版了一本很棒的书《童年时期的内心世界》(The Inner World of Childhood),另外克利福德·梅斯(Clifford Mayes,2005)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总的来说,该领域还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因此,这样一本将沙盘游戏疗法直接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新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本内容丰富的书由美国心理治疗师芭芭拉·A.特纳(Barbara A.Turner)和冰岛儿童学习专家克里斯汀·尤斯坦斯杜蒂尔(Kristín Unnsteinsdóttir)合作完成,通过将富有想象力的讲故事法与沙盘游戏相结合,让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四名有学习困难的孩子。相信这本书的问世将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会继续扩展在此领域的研究。
当前的教育形势很糟糕。我们的孩子一天6小时、一周5天、一年40周坐在教室里,但只有很少的研究者去关注在孩子们意识经验的表象下,他们的内心都发生了什么变化。许多孩子都带着心灵创伤来到教室:亲人亡故、父母离异、身体的伤害或性虐待、校园暴力,还有心理或身体的疾病等。当孩子们开始出现学习困难,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去探究他们的内在心理,而是快速地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注意缺陷障碍ADD、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学习障碍、阅读障碍等),然后使用一些根本无法反映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技术来加以“解决”。这本书对于在学校中过度“理性”对待孩子的现状是一剂良方。
在本书中,您将会看到一个9岁的女孩阿尔达(Alda),她有阅读障碍但可以轻松自如地唱歌、跳舞,当她开始讲故事并用沙具表达出自己的沙盘世界时,她的“阅读障碍”和“ADHD”都得到了改善。您会开心地看到8岁的菲利普(Filip)在沙盘中风趣、幽默的表达,他创造了名为“美丽丛林和危险雕像”以及“海盗游乐场的秘密”的世界。您会渐渐理解让菲利普被贴上注意力缺损症标签的那些课堂上的“神游”、开小差,终于能够在沙盘中找到它们的“圣殿”(希腊人称之为“temenos”),在这里,他的想象力得以自由地挥洒,而这正是疗愈中的转化,并最终使他的症状得到极大的改善,甚至还提高了他的IQ分数。实际上,这也是本书的重大发现之一——通过探索孩子们的潜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测验分数。这是首次揭示孩子内在心理动力与智力测验之间惊人联系的研究。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我们一直在使用IQ测验作为评估孩子“潜力”的指标。《沙盘游戏与讲故事》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有多么可笑,当我们开始拥抱孩子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将看到孩子无限的潜能。同时,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在孩子触摸沙子、在沙盘中创作内在自我的原型及象征性内容的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和心灵的变化对孩子大脑的积极影响。随着我们对认知神经科学和孩子大脑发育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明白孩子们有机会参与丰富的需要调动多感官的多元智能活动,如讲故事和沙盘游戏等,从而帮助他们整合大脑左右脑的功能,整合大脑边缘区域和新皮层区域是多么的重要。我要祝贺芭芭拉·特纳和克里斯汀·尤斯坦斯杜蒂尔为转化型学习和整合心理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我希望他们的这本书可以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儿童通过讲故事和沙盘游戏获益。
托马斯·阿姆斯特朗(Thomas Armstrong)博士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