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新旅来》(节录)[1](1 / 1)

“新旅”是新安旅行团的简称,它是在抗战前两年诞生的。当新旅远自西北遄返武汉的时候,正是“七·七”抗战一周年。小孩们这种行程万里宣传抗日救国的壮举,曾给当时武汉人士以极大的振奋,也得到很大的关切。本刊曾特为编辑了一个特辑介绍,那时已是新旅奋斗的第三年了。

……新旅第四年开始时……请当时军委会政治部补助经费和领导工作,不久便接受军委会政治部特约,再往西北工作。这时要求参加的儿童和少年很多,但限于经费,不能大量的容纳,全体人数,已增加到五十人左右。

11月10日离长沙,经衡阳,取道湘桂路抵桂林。准备取道贵阳经重庆再上西北去工作的。于是留在桂林,一面每天加紧自然科学和宣传技术的学习,一面做些临时性的宣传工作。

制定了进行岩洞教育的计划,以推行战时成人教育,并为广西当局所采纳实行。新旅也就成为这项岩洞教育工作的主要团体。

例如新年义卖,慰劳伤兵,慰劳抗战军人家属和话剧公演工作,新旅全都是参加的。

当留在桂林随时都准备着再上西北的时候,感到西南儿童工作的重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便在廿八年一月成立了新旅西南工作队,准备长期留在西南工作,不久推动了桂林儿童团体座谈会的成立,西南工作队便经常参加该会工作。桂林儿童团体座谈会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儿童在成人的眼光中,改变了一些旧观念。

2月,曾派团员一人,参加国际新闻社东进支队工作,通过敌后到上海。上海学校儿童热烈地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亲自接待,气氛的热烈,出乎意料以外。可见沦陷区中的中华儿女,并不因沦陷而模糊了民族意识,相反的却更加积极与热烈,直到7月才回到团体。

3月又应多数儿童家长的要求,成立试验团员训练班,增加试验团员三十余人。并成立农村工作队,到离桂林十五里的万镇乡工作。工作对象是移垦的难民,本地的农民,抗战军人家属,小学生和农村儿童,从而推动了乡村学校儿童的抗战服务活动。每星期六上午为抗战军人家属服务,并协助全乡小学教师成立教师座谈会。原定一个月,后因工作的需要,又延续了一个月才结束。

儿童节的工作,新旅是城市和乡村分头参加的。纪念大会上,白崇禧先生曾亲自出席训话,对于儿童参加抗战给以种种鼓励与期望。并对新旅行三万余里路宣传抗日救国,加以赞扬和慰勉。儿童团体的献金公演,和乡村儿童砍柴生产献金义卖的热烈情况,都是极感动人的表现。也是有儿童节以来,儿童所未有的新的自发自动的表现。

4月底,因车太困难,去西北的计划一时不能实现了,遂决定留在西南工作,重新制订工作计划与工作步骤,成立伤兵之友队。在离城三十里的大墟镇陆军第六、七两医院为伤兵服务,并进行伤兵教育与民众宣传工作。成立三个乡村工作组,一在良丰难民垦殖场,一在西郊甲山村工人子弟学校与工作俱乐部,一在东郊临桂大村基础学校。

工作方式并不一样。如出壁报,时事简报,写大标语,画壁画,成立村头歌咏团,牧牛场牧童教育团,成人识字班,教小学儿童唱歌跳舞,讲抗战常识和抗战故事。援助广州儿童剧团公演《两年来》,为抗属割禾,发动儿童康乐晚会,欢送出征军人,征募寒衣,并动员儿童为伤兵和抗属服务等等,都是根据环境具体情形决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所以常常在工作中计划新工作。

桂林儿童歌咏干部训练班,是由桂林儿童团体座谈会主办的,特请广西音乐会来协助。广西音乐会负责人吴伯超先生对于这件工作,也极感异样的兴趣,亲自在百忙中义务担任教师。并代约会中三位先生担任教师。参加的儿童,有三十余人,都是各儿童团体的代表,时间半个月。吴先生对于这个没有先例的儿童歌咏干部训练班中儿童学习的能力表示赞美。新旅有几位对歌咏特别有兴趣的小朋友,便是这个班协助筹备和执行工作的人。

“七·七”抗战二周年纪念活动,桂林搞得很热烈,动员也极广泛。儿童们的工作,除公演戏剧、参加大会,火炬游行外,并发动了一个为抗战死难儿童纪念碑奠基的工作这些工作,新旅都是积极参加的。

9月,西南工作队开始沿湘桂路线流动。伤兵之友队工作告一结束,就着手整理工作经验教训报告,并提前举行新旅四周年纪念大会,计划第五年工作方针和路线。

四周年大会连续举行了四天,会议中讨论四年来工作的得失,和第五年计划大纲的决定,又对领导工作者个别的加以检讨,都在十分真诚热烈、紧张活泼中进行,充满着民主的快乐的精神。一位烧饭的工友,他是江苏镇江人,从武汉撤退时加入的。他识字并不多,初入团体时有些不惯,慢慢地认清了这个团体,除零用外,不拿团体多的钱。可是他这次特别的感动,他说:“小朋友都这样一心一意的为国家工作,抗战一定胜利的。”他宣布要拿十块钱请吃茶点,表示慰劳的意思。这十块钱是他从镇江逃难时带出来的,一直保存在他的枕头里已经两年多了。这件事感动了新旅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每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会议的闭幕式上,请他讲话,他用他简单的语言,表示他对于抗战的认识,对于亲眼看见小朋友认真为国家抗战工作的实际情形而使他发生感动。他的礼物,便是他亲手用红色绿色纸包着的一包一包的糖果和糕饼。

经过四周年的纪念会议,新旅的小朋友之间的友爱更加增进了。

这是新旅一年来工作的概况。新旅虽是一个儿童和少年的工作团体,但同时也是一个实验战时儿童和少年集体生活教育的团体。新旅教育的特点,是把工作、学习和生活综合在一起,并且要从工作上学习,从工作上养成勤奋耐劳爱人如己的生活态度。为工作而学习,学习便成为有目的有意义有兴趣的事,而不是呆板的记忆了。因此,为工作而学习,为学习而工作,相互促进,这是第一个特点。

没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特任的教师,但学习一样进行,在教室里先生讲学生听才是学习、才是教育的观点,已经不攻自破。这由于学习是自发自动的学习,可以因时因地的进行,又由于会的教人,不会的学习,互教共教。新旅虽无教师,但有辅导员,他有指导学习的热忱,却无教师尊严的架子,这是第二个特点。

服务精神的发扬,也是值得特别一提的。最好的服务精神,是我们今日的道德。新旅任何一位小朋友,决不逃避工作。因为对于工作有无限的热情,所以常常找到新的工作来做,从工作上养成服务精神,养成责任心,这是第三个特点。

新旅奋斗的第四年,对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合一,已建立下了一个战时儿童和少年集体生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不难收培养人才的功效。

新旅的每一个团员,都在工作中有所进步,但并不满意自己今天的现状。新的困难,也在接连出现,希望对于抗战建国能有更大的贡献,随时准备克服困难,和全国要求进步的人士,是一样迫切的。所以在第四周年纪念大会中,对于第五年度的计划和路线都有很好的决定。

整个中国在抗战中进步,中国的儿童,无疑义的也要在抗战中进步。新旅是要求进步的中国儿童集团中的一个,我们希望它应该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国家新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政府和全国父老兄弟,要给它以更好的扶持。

[1] 原载《战时教育》,1939年第5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