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师范创办于一九二七年,先办起小学,后办师范。我是晓庄师范第一期学生。记得是三月十五日,在一块空地举行开学典礼的,陶先生和赵叔愚先生都讲了话。学校虽然开学了,却没有房子。所以陶先生的讲话曾讲到,晓庄师范,以青天为屋顶,以大地为课堂。开学以后,我们在燕子矶小学听课,住了一个多月,才办起晓庄小学。
在那年代里,有些青年因失恋或失业,走投无路,而在燕子矶头跳水自尽的。陶先生知道了,就在燕子矶竖立两块大木牌,并亲笔题字,一块木牌上写“想一想: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另一木牌上写“死不得: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努力而死。”从此以后,就很少有人跳江了。
一九二七年,孙传芳任五省联军总司令,他有不少军队住在南京。四月间一天的傍晚,听说李宗仁率领的国民革命军要来打南京。我们晓庄师范同学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南京金陵大学农场黑墨营去避乱。之后,孙传芳的军队虽然撤退,但城里的枪声还此起彼落,时局一片混乱。我问陶先生:“时局这样混乱,我们学校是否还要办?”陶先生说:“农民既然还要在枪林弹雨里种田,我们学校就不能停办。”陶先生的话坚定了我们同学的意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我们晓庄师范的第一届同学十三人,就在战火中坚持了学习。
晓庄师范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总目标是:培养为儿童和群众所尊敬的老师。
晓庄师范的考试方法:做一篇作文;智慧测验(视觉、听觉);临时三分钟演说,第一人抽题开始讲,第二人抽题准备,余类推;开三分荒地,后来每人种地七分,收获为百分之三十归学校,其余归自己作为生活费用。有次考试的作文题是:《有人说,我们办晓庄是行许行之道,对不对?》。
陶先生是最讲信用的人。有一天,他因公要到河南省去,临行时,他告诉同学们说,我于某日一定回校。到他回校那天下雨了,我们都以为陶先生回不来了,可是陶先生却冒雨回来了。他的言行一致,给同学们做出了榜样。
陶先生忠于教育事业的精神令人敬佩。一天,他带领同学们到尧化门小学附近去宣传乡村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站在露天向听众演说,讲着讲着下雨了,他的衣服都叫雨水淋湿透,似乎也不自知。由于他演讲深入浅出,幽默生动,听众听得出神,即使衣服淋湿了,也不肯离开。
晓庄师范开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运动会,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运动会开始时,陶先生挑着一担粪桶在运动场上行走;有的人牵着几条牛在运动场上绕圈子;有的挑着食物。接着举行爬山运动。那次参加运动会的,还有国民党的要人,如蔡元培、谭延闿等,他们也都感到意趣横生。
工友老高品格高:工友老高好像叫高友祥,他做事忠诚可靠。晓庄第一届学生的膳食均由他主持。他每天三餐,挑水、淘米、洗菜,一揽子包下来。即使没有同学去帮厨,他也从不耽误开饭。陶先生最喜欢他为人忠诚老实。
蔡元培先生在晓庄讲学:他也讲教学做教学方法的道理。他在一次演讲中,以猫捉老鼠为例,阐明陶先生的教学做的原理。他说,老猫捉鼠的动作,是小猫学习的样板。他说,老猫怎样做,小猫就怎样学,并且模仿着去做。可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做是重要的一环。
陶先生教人不要以势利眼看人,要以佛眼看人,要以平等待人。他是最爱学生的,我记得在新年里,他买了一些糖果来,塞在每个同学的枕头边。学生平时犯了错误,自动进行反省。
赵叔愚先生负责精神: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工作非常负责。他家住在南京城里,来校上课从不误时,即使有点小病,也按时到校上课。
吕镜楼先生是教自然科学的,他自力更生,制造了一百多种科学仪器。他教学耐心,诲人不倦。方与严同志虽然是晓庄学生,年岁却比陶先生大。他慕陶先生之名到晓庄学习,献身教育事业,其学习精神,令人敬佩。后来他的儿子、女儿也来晓庄学习,父子女两代同堂,都以陶为师,一时传为佳话。
晓庄大礼堂的大门口有两副对联。一副是:“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另一副是:“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晓庄学校大门,是谭延闿写的“晓庄师范”。两旁是陶先生做的对联:“认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好教育;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是真文明。”
交朋友——每星期三下午课后,同学分成两人一组到农家访问。了解每个家庭的生活情况,劳动情况,了解孩子们在家帮助家务和学习情况,并向家长汇报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师范同学即小学老师)。我们和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问题。
晓庄小学讨论会——每逢星期一,同学们都外出参观其他的小学,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讨论。在对待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态度上,陶先生强调指出:七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许多知识,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这在我们晓庄,是天天有的事。
晓庄博物馆——有些同学喜欢栽培花草,有些同学欢喜饲养小动物。喜欢花草的,随时随地搜集品种,梅呀菊的,喜欢小动物的,满山遍野捕捉鸟儿兔儿。不花一文,就使博物馆丰富多彩起来,生物教学又有了实物教具。
晓庄中心木匠店——晓庄师范有些同学爱好木工,他们经常到木匠店学习木工技术,为学校打课桌、板凳、椅子。
晓庄师范的歌曲——有锄头舞歌、镰刀舞歌、劳动歌,都是陶先生写的词。“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样的歌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深奥的哲理。
我主持黑墨营小学,陶先生把他的著作《中国教育改造》送给我一本。他在封面上写着:“献给单身匹马创办黑墨营小学的闯将”。并亲笔写了个校训:自立立人。一副对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力所及,尽心所安。”
陶先生平时谈话,常寓哲理于诙谐之中。他曾说,有柴有米不会烧,肚子饿得呱呱叫。书呆子烧饭,一锅烧四样:生、焦、硬、烂。因此,在三十三门教学当中,有烹饪学这一项。
陶先生最崇尚创造精神,他常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鲁滨逊,单刀辟荒岛。”又一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首诗先由赵元任先生谱曲,后来又由贺绿汀同志谱曲,成了育才学校的校歌。
[1] 选自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陶行知一生》,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