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黑熊袈裟——紧箍咒的血腥报复(1 / 1)

解码西游 黄如一 3006 字 1天前

孙悟空有一个痛处一紧箍咒,这是观音设计,唐僧执行,将紧箍圈藏在一个漂亮的嵌金花帽中诱使他戴上的。从此美猴王成了圈子束缚下的苦行僧,且终身不得解脱,这对于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美猴王来说是几许的大苦痛?孙悟空当时就恨得要去南海打观音。不过唐僧说既然是她教我《紧箍咒》,自然也会念,孙悟空才低下高傲的头颅。但吃了这么大个亏猴哥就这么算了?自然不会,一场针对观音的血腥报复马上就要展开。

9.1和尚斗富引发的血案

戴上紧箍后,孙悟空跟着唐僧走了两月,相安无事,一直来到一座异常宏伟的观音禅院,院主金池长老己经270岁,对唐僧非常客气,孙悟空却不断找茬。唐僧不断喝止无礼行为,悟空却愈发嚣张,不断挑衅,搞得气氛相当紧张。客观地说,金池这人自身素质很有问题,喜欢炫富,这和他270岁高龄和高僧身份都是极不相称的。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关键还是孙悟空。

观音禅院是方圆几千里最大的寺院,香火非常旺盛,说明对观音的信仰在这一带占有统治地位,百姓贡奉了大量财物。金池很俗气地把二百多年来搜集的财宝都拿出来炫耀,并说唐老爷既然是天朝上国来的,必然有更高级的宝贝。唐僧谦虚地表示自己是游方僧,没什么宝贝。孙悟空却说我们不是有一件宝贝袈裟吗?观音禅院的和尚一个个都笑了起来,表示他们这里有七八百件高档袈裟,于是用了十二个柜子在院里办起展览,“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这时孙悟空要把唐太宗从观音手中买来送给唐僧的锦镧袈裟亮出来,唐僧坚决反对,道理很简单:“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但孙悟空要的就是“有错”,不顾紧箍刚戴上头,坚持把锦镧袈裟亮了出来。这一亮不打紧,金池眼泪都出来了,他那几百件袈裟在这件真宝面前狗屁不如,于是央着唐僧给他细细看一夜。这就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了,唐僧自然不肯,并不住嗔怪悟空惹事。其实傻子都知道金池己经动了歪心眼儿,唐僧几乎是气急败坏,怒声叱骂孙悟空惹祸,但悟空依然坚持把袈裟亮了出来并“借”给老院主。

金池得了锦镧袈裟,召集亲信密谋如何留下此宝,商定一把火烧了唐僧师徒的卧房,杀人越货。孙悟空一夜未眠,探得这个密谋,但也不当面揭穿,却是赶往天宫,向广目天王借了辟火罩,将唐僧的卧房保护起来。待和尚们点起火,孙悟空还加了一股风,把整个禅院烧了个干净!表面上看,这场火灾是和尚斗富引发,而且主要责任在于老院主贪婪凶残。但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孙悟空的故意挑衅才是整件事的催化剂,尤其是用辟火罩罩住唐僧,然后助风将整个禅院烧光的行为堪称歹毒。

是什么惹得刚刚皈依佛门的齐天大圣歹毒至此?很简单,老妇人把紧箍圈戴在他头上,如此深仇大恨都不报,以后怎么在官场上混?这里不是文殊也不是普贤的道场,这里是观音禅院,是观音在凡间最大、最旺的一处香火,烧的就是你!让你知道我现在官比你小,并且在你手底下做项目,但我齐天大圣也不是随你揉捏的臭虫。西天取经这个项目咱们还要合作下去,请你看清楚我的底线,认真考虑下一步的合作方式。应该说孙悟空的官场斗争有理有节,既不软弱也不暴躁,让观音刮目相看,为之后的取经之路甚至未来在佛教集团的仕途奠定了重要基础。

那观音和悟空这般剧烈缠斗,夹在中间的唐僧如何相处?第二天唐僧醒来大吃一惊,表示自己睡了一夜什么都不知道,责怪徒弟不救火反而助风,做足了样子,厘清了责。不过这位高僧倒是半点不关心人命,只关心袈裟是否损坏,恨道:“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紧箍咒)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行者慌了道:“师父,莫念!莫念!管寻还你袈裟就是了。等我去拿来走路。”可见孙悟空毕竟还是很害怕这个刚戴上头的紧箍,反过来说,这么害怕他还要顶着压力干这事儿,可见仇恨之深,非报不可。唐僧也可以对观音姐姐告个罪:“您看这猴子恨意太深,我也是拦不住呀!”

9.2万贵妃座下的经典斗富故事

到此就得说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原型一万贵妃,其实也不完全是万贵妃一人,而是代表了后宫女眷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过这个群体在明代宫斗史上当以成化宠妃万氏最具代表性。而明代最著名的一场贪官公开斗富,正是出自她座下两位太监。

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官员露财意味着什么,更不可能斗富。东晋王恺、石崇斗富的故事一直被后世作为官场糜烂的反面教材,后世官员也深省财不露白的基本原则,到明朝还有贪官公开斗富,这种奇事成为明朝两百年经久不衰的官场笑话,又岂能逃脱李春芳如饥似渴的大笔?

万贵妃是成化帝宠妃,确切姓名失考,后世多称万贞儿。万贞儿最初因父亲犯罪被籍没入宫充作低级宫女,19岁被派去当2岁的皇太子朱见濬(后改名朱见深)的保姆。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两人发展出一段不伦之恋。后来朱见深继位,先是册立她为皇妃,甚至想册为皇后。由于万贞儿一开始就明确是朱见深的保姆,年龄又差17岁,两人的恋爱在当时绝对不合人伦。更重要的是万氏家世不清白,是罪犯籍没入宫,这怎能册妃立后?但他俩还真不是政治婚姻,而是一段深宫中罕见的感人真爱,为了爱人的身份问题,成化帝和文官甚至后宫女眷展开了长期而卓绝的斗争。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己经成为明朝第一位和文官阶层公开撕裂的皇帝,不经意间开启了一段两百年的漫长征程。

最终,万贞儿没能攀上皇后宝座,但也混到了一个皇贵妃(明朝特有的女官,比贵妃更高一级)。一路上万贞儿大战后妃、王公、勋贵、大臣,甚至疑似用过给其他宫妃绝育流产,乃至谋杀皇子这般毒计,所以她被后世文人描绘成天演正义之敌也不冤枉。她座下的确出了不少妖孽,此处单表钱能、王赐这两个公开斗富的大贪官。

钱能是万贵妃座下宠监,谋得了一个云南镇守太监的肥缺。钱能吃相极差,为了捞钱在云南捅了不少篓子,后被御史弹劾,被调往南京闲住,与南京守备太监王赐风云际会。王赐是一个有品位的贪官,不光捞钱,还以收藏名家字画著称。王赐本来很骄傲地问钱能在云南这些年都搜刮了些什么财宝啊?钱能当然不能说我赚够了XX万两银子,都藏在窖底呢!他说我在云南时,陆陆续续以七千两的价格向云南沐王府收购了价值四万两的文物书画。王赐大惊,约定来一场大展,斗一斗谁收藏的文物更有品味。

这是一场轰动江南的文化盛典,明中叶史学家陈洪谟在《治世馀闻》中概述了部分展品:

“五曰,令守事者舁书画二柜,至公堂展玩,毕,复循环而来。中有王右军亲笔字,王维雪景,韩混题扇,惠崇斗牛,韩干马,黄筌醉锦卷,皆极天下之物。又有小李、大李金碧卷,董、范、巨然等卷,不以为异。苏汉臣、周昉对镜仕女,韩混班姬题扇,李景高宗瑞应图,壸道文会,黄筌聚禽图,阎立本锁谏卷,如牛腰书。如顾宠谏松卷、偃松卷,苏、黄、米、蔡各为卷者,不可胜计。挂轴若山水名翰,俱多晋、唐、宋物,元氏不暇论矣。皆神品之物,前后题识钤记具多。”

王羲之(王右军)、王维、韩混、惠崇、韩干、黄筌、苏黄米蔡(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或蔡襄)......文中列举的名家真品,任意拿一个出来都是“极天下之物”这两位可以用两柜“循环而来”“不可胜计”,这架势足以让故宫博物馆汗颜。而他们这种用柜子装着展品在公堂展玩的方式不正是观音禅院金池长老列柜展示袈裟的行为吗?只不过小说高于生活,李春芳采用了一方列柜铺陈,另一方只用一件至宝就秒杀几百件凡品的手法,更具戏剧效果。

钱能、王赐这次斗富大展后,王赐的情况不见史载,而钱能却接任了南京守备太监。对应到《西游记》中,观音禅院斗富后,金池凄惨地死去,孙悟空却高升斗战胜佛。不过别误会,金池并不是这座观音禅院真正的“镇守太监”,为观音看守这座大道场的另有其人。

9.3有贰心的黑熊精降职加箍

孙悟空借锦镧袈裟烧了偌大的观音禅院,为观音骗他戴上紧箍圈出了一口恶气,但也出了个意外一袈裟被邻近黑风山的黑熊精偷走。黑熊精最初见观音禅院火光起,本意是来救火,不意瞥见锦镧袈裟这件至宝,于是起了歪心眼儿,放弃救火,捞了袈裟跑路。于法于理,他都要为这场火灾负很大责任。

刚发现袈裟被别的妖怪偷了时,弄巧成拙的孙悟空非常懊恼,首先免不了的是吃一顿紧箍咒,然后还得想办法去把袈裟找回来。幸运的是,观音禅院的小和尚似乎很清楚袈裟是被黑熊精偷走(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熟),孙悟空根据指引很容易就找到黑熊精。不幸的是黑熊精武艺不俗,孙悟空搞不定他。这时孙悟空首次用出了他之后在取经路上还会频繁用出的大绝招一搬救兵。第一次使用,孙悟空没有任何犹豫,直奔主题到南海落迦山普陀崖找了观音。观音禅院出的事儿,找观音似乎没毛病,但其实这是孙悟空稚嫩的表现,后来他再遇到需要搬救兵时就没这么简单粗暴了。

观音一见到孙悟空,不等他细说便立即怒斥他惹祸,烧了她的流云下院,孙悟空“知他(她)晓得过去未来之事,慌忙礼拜”。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那里是她的大道场,岂能不管不顾?前因后果她比谁都清楚。不过孙悟空把她“请”到黑风山,很是摔摆了一阵,一会儿又当面打死她的手下凌虚子(苍狼精),一会儿又强迫菩萨变妖精,还说什么“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最后逼得菩萨去给妖精祝寿献礼,狠狠地折腾了一番,勉强报了戴箍之仇。观音也知道猴子这番心思,只是心中也有几分歉意,加上猴子以锦镧袈裟做要挟,不得不屈尊遂了他的意一须知那袈裟是如来托观音转交给唐僧的,弄丢了如来面前不好交代。

至于黑熊,降服他毫无悬念。孙悟空作势要打,观音急忙制止,说落伽山少一个看后门的,想用黑熊去当个守山大神。观音还丢了一个箍到黑熊头上,后文补充说明这是如来给观音“金、紧、禁”三个箍中的禁箍圈。最初如来给观音三个箍时,说明是给取经人的三个徒弟用。观音己将紧箍用在孙悟空身上,但此时尚未遇到第二个徒弟,她倒是把禁箍用在了自己新收的后门保安头上。后来唐僧收了猪八戒、沙和尚,观音也不再提紧箍之事,而是在收红孩儿为善财童子时,将最厉害的金箍圈用在他身上。如来计划给取经团三个徒弟用的三个法宝,观音一转手就贪墨了两个,这是万贵妃的公开市场指导价吗?

事实上,这个黑熊精根本不是被降服了皈依佛门,他本就是观音的手下,多年来被派驻在流云下院看场子。金池长老一介凡人,能活270岁,正是因为跟观音派来的黑熊精、凌虚子等精灵偷学了一些长生之术。这次流云下院成了孙悟空报复观音的牺牲品,被烧个精光,场子当然看不成了,还没死的就只能收回后山去看门。黑熊从最大最旺的道场保安突然变成后山门卫,这个落差也不可谓不大,但他自身的小心思也确实要负很大责任,更暴露了此人心怀贰心,给他加个箍一点都不冤。

黑熊精这种情况在成化朝之后极其常见,尤其被万贵妃发挥到极致。本来明朝沿袭宋制,在地方分设都指挥使、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监察御史分管军事、财政、司法、纪检几项大权,相互独立制衡,避免地方官一手遮天,形成腐化堕落。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行政体制设计,但太监们想到地方上去捞钱,最初是以帮皇帝监军为名,到都指挥使司中去充当“镇守太监”。成化朝镇守太监的权限扩散到了主管财政的布政司,太监们捞钱更狠。这其中万贵妃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她正是利用这招抛洒利益,引得一众太监拜倒在她门下。小太监们大肆贿赂万贵妃,邀得宠幸后外派为镇守太监几乎成了后宫的一个主流,前文所说钱能、王赐斗富只是一个小小注脚。不过镇守太监们狠命捞钱,也有不少捅了篓子或遭文官弹劾,主子就会将其暂时收回后宫。只要一收回,威风八面的“镇公”立马打回原形,变回深宫小奴婢,一如黑熊精从威风快活的黑风大王瞬间变成戴箍的后门保安。

不仅是被文官弹劾,司礼监和御马监争夺镇守太监这个肥缺,明争暗斗,也造成不少镇守太监“落马”。御马监史上传奇小英雄汪直创设西厂,开张第一单便是拱翻万贵妃座下南京守备太监覃力朋盗用官船贩运私盐的贪腐行径,颇似孙悟空取经第一功便是拱翻观音座下流云下院保安黑熊精盗取锦镧袈裟的犯罪行径。

咦!不是说汪直就是靠万贵妃宠幸才出头的吗?怎么开单第一张就打覃力朋?就像孙悟空也是靠观音吸收进取经团才从五行山下解脱,怎么取经第一功就打黑熊精?所以说嘛,这些人的利害关系,不是秀才考举人、举人考进士那么单纯。

9.4孙悟空的斗争有理有节

孙悟空被观音骗着戴了箍,非常气愤,并找机会进行了凶狠甚至堪称血腥的报复,但他的斗争非常巧妙,又有理有节,并对取经工作和自身在佛教集团的长远仕途都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一种高明的官场斗争技巧,李春芳这一节写得非常精彩,但必须提醒读者的是:不要模仿!

官场上需要耍一些技巧,尤其是后宫私臣集团,不比得外朝文官有进士学历和发表的著述打底,混后宫基本全凭这类技巧。观音给孙大圣戴上箍,按说己经掌握了他一个明显的把柄,控制住了他。但只有一戴上箍就彻底认输的庸人,才会沦为别人永久的奴隶。孙悟空如果从此对观音唯命是从,那以后就算成佛也永远只是她的一条狗。孙悟空显然不是这样的人,相反,他对观音实施各种敲打,好让观音认识到:仅仅一个紧箍圈,还不足以人身控制齐天大圣。

紧箍咒当然可怕,但对官场高手而言也不是终极人身控制。会紧箍咒的三个人一如来、观音、唐僧都不能对孙悟空实施绝对的人身控制,盖因孙悟空借取经这个大好时机,也抓住了这三人的一些把柄,并合理敲打甚至控制,以达到相对平衡。比如观音的第一个把柄就是她这个流云下院,孙悟空被戴上紧箍的当时就反应过来是观音干的,但并没有立即飞往某个观音道场放把火烧了,那样只能被观音念死。他的做法是耐心等待时机,不偏离取经这个主线,走了两个月,遇到流云下院才开始实施烧院计划。这个计划也实施得有理有节,步步引诱金池长老入彀,重点在于是金池自己动手点的火,这事儿告到玉帝面前也怪不到猴哥头上,真闹大了反而要把观音座下金池长老这种杀人越货的行为公诸于众,丢脸的只能是观音。至于黑熊精趁机偷走袈裟,这表面上看给猴哥添了大麻烦,其实猴哥心里在偷笑。锦镧袈裟这种佛宝到了你观音的地盘上,不但有金池长老意欲杀人越货,被孙悟空破坏了计划后,一个本应负有保安责任的黑熊精不但不救火、保护佛宝,反而趁机把佛宝偷了。你自己跟佛祖说清楚你万贞儿一哦不一你观音座下都是些什么货色!

除了这次烧观音禅院,取经路上孙悟空还多次借各种机会敲打观音,反而让观音越来越服他,后来成为斗战胜佛,果位更在观音菩萨之上,绝非偶然。至于另两位会紧箍咒的,其实取经路上孙悟空也没少搜集他们的把柄。若换平时孙猴子敢去搜他们的把柄自然要被念死,但在取经大业面前,他们也不得不容忍一下,所以说孙悟空的官场技巧极其高妙。总结这一回孙悟空教给大家两个重要的道理:

1)被人捏住了把柄必须高度重视,但不能唯命是从,要搜集对方的把柄来达到平衡;

2)搜集领导的把柄毕竟是高难度动作,不要认为孙悟空能干的事你也能干。

再次提醒,这一节作为小说写得异常精彩,但请千万不要轻易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