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迎送国宾(1 / 1)

在世界各国,最隆重、最正式、规格最高的欢迎来宾的程序,首推对外国国宾的欢迎仪式。迎接国宾的各项礼仪程序和活动,是国宾进入本国国门后的第一项正式活动,对此各国无不重视有加。同时,在国宾结束访问离开时,也都要给予热情欢送,使其访问得以圆满结束。在国宾访问期间,还可能到东道国国内其他地方参观访问,东道国地方政府也都要举行迎送活动。所以,迎送国宾不是一般的迎来送往,而是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

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抵达被访国首都时,东道国一般都要给予隆重正式的欢迎。如果贵客要先在边境城市停留,则还要视情况派适当人员前往会同当地的官员予以迎接。从机场到宾馆沿途,东道国安排警车与摩托车队为国宾开道护送,一方面可以保证贵宾车队的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又能起到礼仪作用。

对国宾的欢迎仪式由东道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主持。有的国家在国宾下飞机或火车后即在机场或车站举行欢迎仪式;也有的是在国宾抵达的当天或次日,在特定场所举行仪式,如总统府、王宫、议会大厦、大会堂或国宾馆的广场。欢迎仪式上悬挂两国国旗,铺红地毯。当来访国宾到达时,东道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即与之握手,双方互致问候,来宾接受献花。当主人陪同贵宾在检阅台或其他指定位置站定后,乐队开始奏两国国歌,并开始鸣放礼炮(国家元首鸣21响,政府首脑鸣19响),歌起炮响,歌落炮停。然后仪仗队队长趋前报告,请示检阅。来访国宾在主人陪同下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完成检阅后,主人向客人介绍前来欢迎的其他高级官员,有的国家还安排与各国驻当地的使节见面;客人也向主人介绍其主要随行人员,并与欢迎群众见面。来访国驻当地的外交使节和官员等也参加欢迎仪式。有的国家还会安排致欢迎词和答词,也有的由来访者散发书面讲话。

如有过境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时,所在国政府往往应派适当的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送款待,安排来访者在贵宾室休息,有的还会在机场设宴招待。1969年9月11日,周总理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为解决两国关系的紧迫问题进行的会见,就是在北京机场举行的。

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结束访问、离开首都时,东道国应组织相应的欢送活动。有的国家还会为此举行专门的欢送仪式,其程序类似于欢迎仪式,或加以简化。

除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外,对其他来宾,如议会代表团、内阁部长、地方行政首长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的迎送,亦均应有一定的规格。一般来说,应由东道国邀请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出面迎送,一般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对于从不同国家同时来访的客人,其身份地位相似的,还应适当注意规格的平衡,避免厚此薄彼。对于有互访关系的来宾,还可以参考对方接待己方同等身份人员时的规格,适当讲求对等。对于双方关系比较密切、熟识友好、常来常往的客人可视不同情况,以亲切友好的方式,表达迎接老朋友的高兴心情,或送行时的良好祝愿,不必过分拘泥于一般迎送时的礼宾程序。

对于常驻的外交使节到任、离任,则按照国际通常做法:由驻在国外交部礼宾司官员到机场迎送,有的友好使节之间也有迎送活动。

我国目前为正式来华访问的外国国宾所举行的欢迎仪式,具体程序大致如下: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抵达北京时,由政府陪同团团长(一般为部长或副部长)前往首都机场欢迎,并陪车送至钓鱼台国宾馆下榻。然后在当天或次日,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正式隆重的欢迎仪式。如遇天气不好,则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举行。届时,欢迎仪式将由引见、献花、鸣炮、奏乐、检阅以及随后在人民大会堂内举行的国宴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组成。我国不安排为来访国宾护航,乘车时有摩托车为其开道,主宾所乘车辆挂两国国旗,也可按对方要求,挂总统旗或国王旗。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离开首都去外地参加访问时,由当地行政首长出面迎送,中央由高级官员陪同前往。除了有时有群众欢迎场面以外,一般不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当来访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结束访问、离开北京时,由国家主席或政府首脑前往宾馆送行,送行仪式一般较为简化,通常包括话别、送行、告别等具体程序。领导人话别后,贵宾由陪同团团长陪车前往机场送行。外国国宾来华访问时,除了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有参加迎送该地区来访贵宾的习惯外,我国外交部礼宾司一般不主动通知各国驻华使节参加迎送,而只安排来访国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参加。

美国总统欢迎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仪式在白宫南草坪举行,这一仪式由华盛顿特区、白宫与国务院合作安排。仪式开始前半小时,仪仗队便在南草坪的汽车道上整队准备受阅。仪仗队由乐队先导,在鼓乐声中纵队行进,走进南草坪指定地点。参加欢迎仪式的人员在仪式开始前20分钟到达白宫,由国务院礼宾官引进休息室稍事休息,在仪式开始前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总统通常在贵宾到达前三四分钟到来。总统来时,仪仗队全体立正,举枪致敬。当总统走向检阅台时,乐队奏《欢呼领袖》乐曲。贵宾由国务院代表陪同,乘车从西南门进入白宫,在红地毯上停车。此时仪仗队肃然立正,军乐齐奏,总统与外国贵宾互致问候并合影后,一同走向检阅台,仪仗队向他们举枪致敬。随着乐曲的奏起,礼炮开始响起,以每三秒钟一发的速度连续鸣放。礼毕,总统陪同贵宾走下检阅台检阅仪仗队。仪仗队指挥官在贵宾右侧随行,在检阅过程中,乐队奏进行曲。当总统陪同贵宾走回检阅台,仪仗队再次举枪致敬,贵宾还礼后,指挥官敬礼报告“仪式完毕”,然后带仪仗队离开。总统便走到话筒前,正式致欢迎词,贵宾致答词。此后总统陪同贵宾进入白宫接见官员。当总统与贵宾离开检阅台走向白宫时,乐队鸣号奏乐。

有的国家在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专机进入国境或离机场100公里处,派战斗机为专机护航。战斗机向主机发致敬信号,编队飞行至机场上空。主机下降后,护航战机绕机场飞行一周后离去。但是,这种护航的安排已日渐减少了。

欢迎国宾的仪式,由各国视各自情况的具体安排而各有不同。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各国领导人的互访活动日益频繁,因而对国宾的欢迎仪式日趋简化,但总体上都要求能显示出隆重热烈的友好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