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
(西周)姬昌撰,(唐)李鼎祚辑:《周易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战国)庄子撰,(清)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东汉)荀悦撰:《申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国魏)刘邵撰:《人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三国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西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东晋)干宝撰:《晋纪总论》,四库全书本。
(东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东晋)陆翙撰:《邺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东晋)陶渊明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后秦)鸠摩罗什译,李海波注译:《妙法莲华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宝唱撰:《名僧传抄》,见《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南朝梁)刘勰撰,(清)黄叔琳注,(清)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南朝梁)僧祐编撰,刘立夫、胡勇译注:《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南朝梁)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朝梁)宗懔撰,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白孔六帖》,见《衢州文献集成》,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杜甫撰:《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唐)杜环著,张一纯笺注:《经行记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冯贽注:《云仙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李冗撰:《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陆贽撰,王素点校:《陆贽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唐)孟安排撰:《道教义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皮日休撰,萧涤非整理:《皮子文薮》,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
(唐)唐太宗撰:《帝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吴競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玄奘、(唐)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元结著:《元次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释道世编撰:《法苑珠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唐)释道宣著,范祥雍点校:《释迦方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释道宣撰,郭邵林点校:《续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
(辽)释希麟、(唐)释慧琳编撰:《一切经音义》,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5年版。
(五代)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蔡襄著,(明)徐[img alt="" src="../Images/image644-1.jpg" /]等编,吴以宁点校:《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宋)蔡正孙撰,常振国、降云点校:《诗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宋)晁说之撰:《嵩山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宋)陈公亮修,(宋)刘文富纂:《淳熙严州图经》,见《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陈亮著,邓广铭点校:《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陈元靓撰:《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版。
(宋)程颢、(宋)程颐撰:《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杜范撰:《清献集》,四库全书本。
(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宋)范祖禹撰:《范太史集》,四库全书本。
(宋)方勺撰,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高承撰,李果订:《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桂万荣撰:《棠阴比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宋)洪皓撰,翟立伟等标注:《松漠纪闻》,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洪适撰:《盘洲文集》,四库全书本。
(宋)胡宏撰:《五峰集》,四库全书本。
(宋)胡榘修,(宋)方万里、(宋)罗濬纂:《宝庆四明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华镇撰:《云溪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宋)黄震撰:《黄氏日抄古今纪要逸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李心传撰,胡坤点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宋)李新撰:《跨鳌集》,四库全书本。
(宋)李攸撰:《宋朝事实》,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李之仪撰:《姑溪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宋)林駧撰:《古今源流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宋)刘跂撰:《学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刘于翚著,杨国学校注:《屏山集校注与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
(宋)柳开撰,李可风点校:《柳开集》,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宋)卢襄撰:《西征记》,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陆游撰:《入蜀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路振撰:《九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罗璧撰,王建、田吉校点:《识遗》,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罗愿撰:《鄂州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吕陶撰:《净德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吕中撰,张其凡、白晓霞整理:《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宋)马光祖修,(宋)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宋)倪天隐、(宋)胡瑗之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周易口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宋)欧阳修撰,李伟国点校:《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欧阳修、(宋)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宋)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齐硕修,(宋)陈耆卿纂:《嘉定赤城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钱易撰:《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潜说友纂修:《咸淳临安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邵伯温撰,李建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邵雍撰,郭彧、于天宝点校:《皇极经世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宋)沈括著:《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
(宋)沈括原著,杨渭生新编:《沈括全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史能之撰修:《咸淳毗陵志》,载《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司马光著:《涑水纪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宋)司马光著,薛瑞泽、薛伟泽注译:《资治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宋敏求撰,辛德勇点校:《长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
(宋)苏轼著:《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宋)苏颂著,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点校:《苏魏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苏洵著:《嘉祐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宋)孙复撰:《春秋尊王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孙复撰:《孙明复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孙光宪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陶谷撰:《清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田况撰,张其凡点校:《儒林公议》,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版。
(宋)汪应辰撰:《文定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佚名:《靖康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安石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临川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王柏撰:《鲁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禹偁:《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宋)王明清著:《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宋)王明清撰:《玉照新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王溥撰:《五代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王应麟辑:《玉海》,扬州:广陵书社影印本,2003年版。
(宋)王栐著:《宋朝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禹偁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小畜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文同撰:《丹渊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点校:《湘山野录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吴自牧著,张杜国、符均校注:《梦粱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宋)谢深甫纂修:《庆元条法事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版。
(宋)徐兢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杨时撰:《龟山集》,四库全书本。
(宋)叶梦得撰:《石林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叶适著,刘公纯等点校:《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佚名:《都城纪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佚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金辽元史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佚名:《寿昌乘》,载《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佚名著,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宋)佚名:《宣和遗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袁采著,贺桓桢、杨柳注释:《袁氏世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宋)岳飞撰:《岳忠武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岳珂撰:《愧郯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岳珂撰:《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张端义著:《贵耳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
(宋)张咏著,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张载著,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宋)张载撰:《张子语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宋)赵抃撰:《清献集》,四库全书本。
(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宋)真德秀撰:《真西山先生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郑克撰:《折狱龟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周淙纂修:《乾道临安志》,见《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宋)周密撰,吴启明点校:《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朱熹注:《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朱熹著,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宋)朱熹撰:《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宋)朱彧撰:《萍洲可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金)宇文懋昭撰:《大金国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元)郝经著,秦雪清整理:《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脱脱等撰:《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吴澄撰:《吴文正公集》,四库全书影印本。
(元)辛文房撰,周绍良笺证:《唐才子传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元)佚名,陈高华、张帆、刘晓点校:《元典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明)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明)高濂著,王大淳点校:《遵生八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明)胡应麟撰:《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明)黄淮、(明)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明)李时珍撰,马美校点:《本草纲目》,武汉:崇文书局,2015年版。
(明)宋濂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明)孙瑴编:《古微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陶宗仪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明)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明)徐琏修:《(正德)袁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版。
(明)杨慎撰,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明)叶子奇撰:《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
(清)杜文澜辑,吴顺东、谭属春、陈爱平点校:《古谣谚》,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清)郭良翰辑:《问奇类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清)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蒋湘南著,李叔毅、龚佩琏、张大新点校:《七经楼文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李汝珍撰,张友鹤校注:《镜花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清)纳兰性德著:《渌水亭杂识》,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版。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王夫之著,王嘉川译注:《宋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清)王仁俊辑:《辽文萃》,载《国学文库》第7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9年版。
(清)魏源撰:《元史新编》,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
(清)吴广成撰,龚世俊等校证:《西夏书事校证》,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清)姚鼐编选,曹光甫校点:《今体诗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清)张鉴撰,龚世俊、陈广恩、朱巧云校点:《西夏纪事本末》,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赵翼撰,曹光甫校点:《廿二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清)志刚著:《初使泰西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平壤: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57年版。
[日]圆仁撰,顾承甫、李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二、今人论著
1.专著
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程千帆、吴新雷撰:《程千帆全集 第十三卷 两宋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冯家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郭绍虞:《宋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黄怀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华瑞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版。
李万健:《中国古代印刷术》,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鲁迅:《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伪自由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丘光明、丘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趋同与辨异》,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沈立新:《绵延千载的中外文化交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吴昌顺、梁捷:《让思想插上翅膀——吴老师谈语言运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肖红英编:《印刷术的发明:源流·外传·影响》,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
伊沛霞、姚平、单国钺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大可:《中国小通史·三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张国刚:《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崔金泰:《传播文明的使者》,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赵世玲、张宏艳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日]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陈心慧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
[日]宫泽知之:《宋代中国の国家と経済:財政·市場·貨幣》,東京:创文社,1998年版。
[日]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汪向荣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恩格斯:《反杜林论》,吴黎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王玲协助,袁翰青、王冰、于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英]威尔斯:《世界简史》(修订本),卜仙元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版。
2.论文
蔡美彪:《试论马可波罗在中国》,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陈寅恪:《论韩愈》,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程妮娜:《论猛安谋克官制中的汉制影响》,载《北方文物》1993年第2期。
存理:《元代回回商人的活动及其特点》,载《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杜洪涛:《明代的国号出典与正统意涵》,载《史林》2014年第2期。
冯家昇:《火药的发明、发展及西传》,载《化学通报》1954年第11期。
高敏:《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所见孙吴的屯田制度》,载《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葛红:《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载《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5期。
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载《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
姜维公、姜维东:《“辽”国号新解》,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李东:《从吉林境内的金代窖藏铜钱谈当时的货币经济》,载《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李干:《元代的商品经济》,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李桂芝:《契丹贵族大会钩沉》,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李浩:《唐代“诗赋取士”说平议》,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
李晋江:《指南针、印刷术从海路向外西传初探》,载《福建论坛》1992年第6期。
李学江:《从〈天盛律令〉看仁孝时期的西夏货币》,载《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李治安:《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载《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梁淑琴:《试论金代的货币经济》,载《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1期。
刘光临:《市场、战争和财政国家——对南宋赋税问题的再思考》,载《台大历史学报》2008年第42期。
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载《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刘浦江:《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载《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刘智文:《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马越山:《清代东北的封禁政策》,载《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2期。
牛达生:《从出土西夏窖藏钱币看西夏货币经济》,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秦佩珩:《金代货币史论略》,载《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秦佩珩:《契丹货币问题探源》,载《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宋德金:《评“征服王朝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田广林:《再论契丹社会货币经济的确立》,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万明:《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王景泽:《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载《史学集刊》2015年第4期。
王珊:《中国古代造纸术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与发展》,载《华东纸业》2009年第6期。
王振科:《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初探》,载《四平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熊鸣琴:《谁之征服?如何认同?》,载《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10期。
杨继贤:《略论西夏的货币形态货币制度及货币经济》,载《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第S3期。
杨军:《“变家为国”:耶律阿保机对契丹部族结构的改造》,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
杨君:《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以出土金朝钱币实物为中心》,载《中国钱币》2015年第6期。
杨荫楼:《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及流弊》,载《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
叶红、胡阿祥:《大清国号述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见《张岱年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其凡、熊鸣琴:《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诸说考辨》,载《文史哲》2010年第5期。
张伟:《四大发明外传之谜》,载《国学》2010年第7期。
赵永春、李玉君:《辽人自称“中国”考论》,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
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朱晶:《古朝鲜引入与改进火药和火器的历史研究》,载《东疆学刊》2008年第1期。
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美]魏特夫、冯家升:《辽朝的货币与信贷》,田广林译,王波然校,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6期。
[日]村上正二:《征服王朝论》,方广昌译,载《民族译丛》1982年第4期。
[日]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日]谷川道雄:《中国史的时代划分问题》,张邻译,载《史林》1987年第2期。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