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单位做着一份发不了财也饿不死的工作,每天正点上班,正点下班,工作清闲,养家糊口也还能够应付得来。
但是,在别人眼中,我古董、无趣、沉默。
妻子有时候会说:“你还没有怎么老呢,怎么这么无趣了呢?你说你有什么爱好?”
我环顾四周:“书。”
气得妻子扭头就走:“书!书!除了书呢?你就跟你的书一起发霉吧。”
我一脸苦笑地看着我的书们,满架满柜的书们。
是的,除了它们,我还爱什么?
每天一下班,除了吃饭睡觉,我唯一想做的就是看书,因为不看书,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从前看书,能够从书里看到世界,看到各种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还能够了解到很多自然知识,而当初,我也正是因为书而获得“博学”的雅赞,因为“博学”而获得妻子青睐,赢得美人心。
不知道是时代进步太快,还是我落伍太快,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得让人缓不过神来,电脑刚接触,刚学会,现在什么PSP都更新了多少代,要不是儿子给我传输这些信息,我都不知道自己都落下这么远了。
我的接受跟不上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我自然对那些现代的消费品敬而远之,唯一喜欢的固守的还是散发着墨香的书籍。
然而,书籍,给我带来的也不再是当初那种欣喜,那种满足,还有那种愉悦感了,当兴趣退化为不知该做什么的无可选择的选择的时候,也就没有了最初的意义和价值。
看着那些我曾经宝贝过的书们,我越来越讨厌它们,心情不好时候,甚至想一把火将它们付诸一炬,但又实在舍不得,烧了它们,我还能做什么?那日子里大片大片的空洞又该如何来填补?
MINA:
有人站在书山上鸟瞰世界,有人被书山压死变成书签或者一只小蛀虫——这取决你看什么书,以及怎么看书。
当我认为压力太大需要放空自己时,就会玩一个很老的养成游戏《明星志愿》。
不动脑子地培养着主人公,看她辛苦地上课打工找工作时,自己的碌碌就不算什么——有时候也会动动脑子,比如想让她提高智慧和自信得做什么工学什么课,学什么课都花钱巨多,最便宜最好用的反而是看书——书好便宜,一本可以让她看很多次,每次会根据书的内容,给她增加不同的经验值。
举例给你看——读《生命的科学》和《口才训练》和《在家做运动》这三本书共同的作用是提高智慧和释放压力,不同的是有的书增加口才有的书增加自信有的书增加动感。
如果游戏的主人公很挑剔,读书只读自己喜欢的,比如《恋爱不恋爱》之类,估计她会成为一个情商很高,魅力很强大,作风不太严谨的人,如果永远只读《生命的科学》,唉,你说她会不会和你一样?成为丈夫和孩子眼中无趣的书虫?
书虫的你如果肯多看看说明书,不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多快,你也能搞懂;如果肯多看看外文书,不管发音标准不标准你总有一天可以抛弃译本看原著;如果肯多看点时尚书,不管有没有钱消费都至少审美与时俱进不至于成为古董霉男;如果多看点财经书、个人养成书、工具书、我写的书……你绝对成不了空洞无趣老婆不爱儿子不喜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