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致书赵景贤(1 / 1)

浙江湖州是太湖流域的一个富裕地区。它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与江苏、安徽交界,地濒天京和皖南、苏南通道。自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就把它作为防御太平军南下和东进的一个战略重镇。

李秀成和李世贤经营东南,进略浙江,湖州必然是个必争之地。

早在1860年2月,李秀成与李世贤等为分散江南大营大军,就由李世贤引军由长兴分兵进攻湖州,但那只是虚晃一枪,目的是吸引江南大营分军前来救援。同年11月,在李秀成再次入浙江时,李世贤确有进取湖州打算,又因忙于浙东其他战场而离开了,由来自皖南的定南主将黄文金主持进略湖州。当时陈玉成主力兵败安庆,陈本人无奈走皖北庐州固守,但旧属陈玉成的定南军,由陈玉成安排或由黄文金自行作主向浙西开拓。黄文金前来夺取湖州,要独占浙江的李秀成和他的家族、部属,是极不愿意的。因而即在李秀成平定杭州、兵分五路转向上海挺进时,其中由谭绍光、李荣发率领的主力正沿海塘北进途中,李秀成想到湖州尚未攻下,如为黄文金攻下,那会在浙江省割出一块属于非己的飞地,遂心血**把自己的正宗部队忠义宿卫军,由主将谭绍光、大佐将郜永宽赶赴湖州战场。名义上是声援,强化军力,其实仍是为夺取湖州的控制权。

1862年1月13日,谭绍光等十余万人马攻取湖州城西南菱湖,18日攻取荻港。23日,全军到达湖州城下,参加了大合围。

2月9日,李秀成因湖州久围未下,又从苏州增派人马相援。

5月30日,太平军占领湖州。

太平天国攻湖州城,竟花了五个月时间,真可谓艰苦至极,其中有一个大原因,就是遇到了赵景贤。

赵景贤乃湖州本土地主,根深蒂固,相当顽固。

1853年太平天国进入江南时,赵景贤就奉浙江巡抚黄宗汉指令,在湖州开办团练。

1855年,因办团练有功,被清朝赏给一个道员头衔,后升擢到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太平天国兵临湖州时,湖州森严壁垒、高城深壕,炮台密布,乡乡村村遍设民团,全归赵景贤团防局统一指挥。湖州城虽有清军,但军政大权由他一人领导。

太平天国遇到了劲敌。

1月6日,李秀成在攻占杭州一个星期后,就写信赵景贤招降,招降书由在杭州投降的清军副将李元林、李元桂专递:

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王李谆谕按察司衔候补道总理湖州团防事务赵景贤知悉:

照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达事机者即是贤豪,况满汉之吟域甚明,尔我之雌雄易决。即云食其禄者报其主,恐天心之莫挽,究人力所难支。

念本藩自奉命专征,所到无不战胜攻克,几亦不自知其何以然也。即如我军抵浙以来,所有各郡州县,在在非降即破,从无一可以坚守无虞者,谅亦尔所闻知,是岂尽为清臣者不欲报其主乎?尔自度湖郡之视杭省果何如者,以杭之妄期死守,致令饿莩盈城,徒伤数十万生灵,两月方周,依然城破,其又谁为为之,孰令致之哉?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偏苍生,亦岂智士仁人之所忍为?合则留,不合则去,惟君子之见几,力能战则战,否则降,亦惟达人之审势。尔如念及民众,不忍以养人者害人,或率众投诚,或开城纳款,固可不失其官职,或知几远引,任百姓之献城自保,亦可无害尔身家。然降与不降,去与不去,总在尔自裁决。士各有志,原难强焉。但浙之四通八达,既皆为我有矣,则湖郡一区,实逼处此势,已不能不取,因尔我同是汉人,情又不能遽忍。是否从违,伫俟回报,诸惟先几之审,毋致后悔之贻,是为谆谕,切切。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一月日

李秀成在信中软硬兼施,且以“同为汉人”为例,以为可以说服赵景贤。他也许见于杭州城克,降官如云,以为自来顽抗太平天国的赵景贤,亦可作如是观,岂知赵景贤本是对清王朝铁了心的角色,他由一个办团练的土地主,用钱捐了个候补道,却因为对抗太平天国竟给了相当于副省级的按察使官衔,那里会因形势见逼,莫名其妙地挂起白旗投降呢。当时,赵景贤将信使李元林、李元桂诛杀。此人很有心计,没有销毁李秀成信函,也不仅是上报,更是抄录多份公布,其中亦有流入上海外国报社,予以公布,以此昭示自己的气节,抬高自己的身价。

谭绍光和黄文金两军联手,湖州城穷途末日,指日可待。5月30日,千总熊得胜开门迎降。

围攻长达五个月的湖州,终于为太平天国夺取。

赵景贤被捉拿。

李世贤布告

谭绍光遵照李秀成所嘱,对俘虏赵景贤很是优待,日常生活起居乃以贵宾规格;在谭回守苏州时,也将赵押同前往。赵却利用对他的宽厚,竟与苏州内奸徐少遽等勾结,企图里应外合,被谭绍光觉察,才处以死刑。李秀成对赵被杀,以为不该,竟痛斥谭绍光不好好奉行他的宽待俘虏政策。

因攻占湖州有功,谭绍光被封为慕王,郜永宽被封为纳王。在此前后,天王对于李秀成、李世贤所部主要将领,采取夺城建功封王,如范汝增、黄呈忠因夺取宁波得受封为首王、戴王。天王还规定凡封王者,必须亲自赴天京觐见天王时才授王爵金印。

谭绍光封慕王后不久,就调回苏州,替代出奔常州的陈坤书,主持苏福省。湖州由原来分城而治交由黄文金经营。此时,因陈玉成已在寿州败亡,天王正式下诏,将英王直属或旁属的各路人马,如英王生前派出赴西北远征的由他族叔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带领的嫡系部队,一概划归李秀成统一领导。陈得才远征途中,本人还折回苏州,向忠王面禀请示。所以此时已封为堵王的黄文金,虽有双重从属身份,但在军事领域已在李秀成直接领导下了。同为一体,李秀成就再也不须排挤黄文金了。

1862年夏天,李秀成事业蒸蒸日上,两浙尽归于他的管辖,且与苏南连成一片,他俨然成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军事领袖。

金瓯缺角。美中不足的是东南一隅的上海,尚为清方占有。他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信念,攻取上海和其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