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四十五岁(1 / 1)

四月,自衢州启程,经松阳、青田,至温州,仍在温州闭关。五月至普陀山,参札印光法师。六月返温。八月将赴杭州,至海门遇变乱,遂游上虞、绍兴月余,十月复返温州。冬,夏丐尊撰《子恺漫画集序》刊于上海《文学周报》,介绍大师的生活近况,其名遂广传于世。

以上两条记录,可以看出几件事:

第一件事,万事皆有前定。弘一法师这一年撰《印造经像之功德》附载于《印光法师文钞》后,第二年书中人,即印光法师就出现了。万事前定,万物感应,此为佛理。一切都有预兆,智者心中自知。虽然亲自见了奇迹发生,虽然惊喜,只当它是自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弘一法师亲自去普陀山见了印光法师,是非常自然的事,就像见了老朋友。《红楼梦》上贾宝玉一见林黛玉,马上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他当然见过,上辈子他们在一起,这辈子相约投胎,一前一后来到这个世界,乍一见了,只是温习。

第二件事,普陀山是灵验之地,很多事情都在这里发生。大家都知道,普陀山与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是观音菩萨道场,全称为“阎浮提娑婆世界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海道场普陀洛伽山紫竹林圣地”。观音菩萨把印光与弘一安排在这里相会,是要他们弘扬佛法,加持他们的法力。

第三件事,弘一法师参礼印光法师,亲聆法音,侍奉了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弘一法师人生的大转折。出了普陀山,他开始了真正的弘法之旅,辗转数地,广度四方僧众,做出了一个出家人应有的业绩,不愧是个有来头、有修行的大和尚。不久,他去庐山参加了盛况空前的“金光明法会”,又回上海开办“世界佛教居士林”,影响日渐浩大。

弘一法师传的是印光法师的法脉,这支法脉,最讲究明心见性,一心念佛。笃实沉静,绝不务虚。我在此把念佛的好处再略说一说。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