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方合作玩太极推手(1 / 1)

太极功多以柔克刚,是武功的至高境界。李嘉诚在经商中,也学会了太极推手,他与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意大利倍耐力三方合作,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这也是李嘉诚“侵占”大陆市场挥师北上的一个重要信号。

2002年5月初,在香港举行的“2002青岛推介会”上,青岛黄海橡胶集团(以下称黄海橡胶)与和记黄埔、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签订合作备忘录,三方合资生产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此前有消息称,和记黄埔只是该项目工程的中国总代理,与黄海橡胶合资的是意大利倍耐力。

但青岛市经委对外经济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记黄埔实际是和黄海橡胶、意大利倍耐力三方合资生产轮胎。

这位负责人到香港参加过“2002青岛推介会”,对合资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比较清楚。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宣传处说,三方合资的是正在规划建设的橡胶工业园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该项目投资7000多万美元,总体按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的规模建设,先期开工建设70万套,厂区规划面积约20万平方米。

知情人士透露,在与和记黄埔、意大利倍耐力接触前,黄海橡胶曾和别的国际轮胎制造巨头谈过,但是没有成功,而这个项目也早在去年就已谈定,5月份的香港签约活动,“不过是走走形式”。

青岛市经委对外经济处负责人认为,三方现在还属于浅层次的合作,没有确定出资额多少及由谁控股的问题。

但据了解,三方初步的合作意向是,意大利倍耐力主要出技术,和记黄埔主要出资金。

和记黄埔染指轮胎业与其制造业的赢利压力有密切关系。和记黄埔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瓶装水及饮品,目前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经营业务。瓶装水业务已扩展至意大利及法国,目前已在欧洲七个国家经营业务。但和记黄埔2001年度业绩通告表明,其销售虽然增长7%,但赢利却在下降,主要由于各地市场均进行削价竞争以及欧洲方面有扩展业务成本。

对于2002年的情况,李嘉诚认为,“将与2001同样变化不定,甚至可能更具挑战性。”但他表示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展望极佳,相信可以提供更大的投资机会”。但瓶装水及饮品市场,在中国内地竞争十分激烈,和黄若要在此领域异军突起十分不易。李嘉诚对此也看得十分清楚,认为2002年瓶装水及饮品市场的增长应该是海外而不是中国内地。

和记黄埔制造业务要在中国内地有显著增长,就不得不考虑新的机会。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业务总部副总经理、高级研究员陈廷国分析认为,轮胎制造业显然为和记黄埔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因为“中国将来是一个汽车大国,和记黄埔介入轮胎制造业,从汽车最基本的需要做起,为进入汽车市场打开了一个通道”。

“这是李嘉诚的一块敲门砖。”陈廷国笑着说。

中国轮胎业目前的市场状况对李嘉诚有着现实的**力。按照发展规划,国家还将继续加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且中国汽车工业总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05年客、货、轿车产量将达310万辆,加上保有量,国内轮胎市场尤其子午线胎前景看好。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去年轮胎行业出现了近年来首次负增长,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14%,但市场需求较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胎则劲增34.68%。

和记黄埔初次进入轮胎制造业,会不会存在投资风险?陈廷国认为三方合作是优势互补,黄海橡胶有70多年的轮胎生产史,有着成熟的销售网络,意大利倍耐力是世界著名的轮胎制造商,其和住友、大陆轮胎分享16%的世界轮胎市场份额,和记黄埔恰好可以借助这两者的优势,避免初次进入轮胎行业的风险。

陈廷国所在的海通证券负责为青岛黄海橡胶集团下属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包装上市,与将来的合资公司是姊妹公司,“李嘉诚以后要在子午胎上做大,可以将其购并,迅速壮大子午胎生产规模,十分方便。”

对新的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在此后40年里饱享香港房地产的高额利润;80年代收购和黄进入港口运输业,并积极参与基建项目,从而分享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速成长。1993年,李嘉诚购入英国移动电话公司Rabbit,并易名为Orange(橙),6年后和黄将Orange公司49.1%股权出售,净赚1100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和记黄埔这次与黄海橡胶合作,不过是李嘉诚再玩其驾轻就熟以轻拨重的“太极推手”而已。

“和记黄埔与黄海橡胶的合作,不仅可能是‘李嘉诚系’参与中国内地企业并购的一个策略,向内地制造业进军的一个起点,而且是李嘉诚要挥师北上的一个信号。”陈廷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