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打出投资海外的牌(1 / 1)

投资者的长远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一张牌。李嘉诚打出投资海外的牌,可谓是非常有眼光的一招,毕竟香港的市场有限,放眼全球才能做全球的大生意。

1988年,李嘉诚等以32亿的惊人低价,投得温哥华一幅比铜锣湾还大的地皮。物业计划全部完成,投资更在百亿以上,其中李嘉诚占一半股权。加拿大地广人稀,这种地方的地产既好做,又非常不好做,至少不会像香港这样地产巨富辈出。李泽钜推出的万博豪园一期一鸣惊人,给香港传媒炒成琼楼玉阁;盈利怎样,却不见报道。香港不少满腹经纶的评论家,曾为李嘉诚的海外投资击节叫好,现在纷纷反戈一击,指责李氏的海外投资判断失误,过于冒进。当年,正当李嘉诚海外投资风生水起之时,地产大王李兆基也挟资飞赴加拿大。但他却没有李嘉诚那般好运气,收购煤气公司惨遭失败。其后,李兆基只好扯超人衫尾,在超人立的地产项目中分得少许股权,另外,买一个小地盘聊以**。至于郭氏家族,年迈的郭得胜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无力亲赴海外,也未叫儿子进军海外。郭氏家族在北美拥有10亿港元物业,但只是家族巨大财富冰山之一角。

郭氏家族与李兆基都非高调张扬人物,即使在公众场合,也多守口如瓶沉默不语。因此,人们闹不清他们是迈不开跨国投资的步子,还是不愿迈大步。只是在香港本部打理着自己的生意。

和黄发展海外港口业务,由英国开始推展至欧洲德国和美洲。今日和黄在英国有3个港口,其中一个是全英最大港口货柜码头,而全球已有80个泊位。1999年,有消息说,李嘉诚控制的和记黄埔集团,正积极接洽,准备收购苏哈托第三儿子胡托莫所拥有的“恒布斯集装箱转运站”。关于收购谈判工作由和记黄埔集团旗下“和记港务公司”进行,其印尼顾问为郭英喜领导的印尼资产管理集团公司(AM—GI),已先后同胡托莫等人商谈价格,可能以约1亿4500万美金成交。

印尼《罗盘报》报道说,恒布斯集装箱转运站负责管理、建设和经营的首都海港第三货柜码头,遭遇经济危机之后,欠下巨大呆账,已作垂死挣扎,已处于破产边缘。因此和记港务公司有意买下,以便重新整顿建设,进一步发展印尼的进出口业务。和记黄埔集团已在1999年3月31日进军印尼港务业,当时通过哈比比政府的国营企业部长,和记港务公司买下雅加达国际集装箱码头(JICT)51%股份,实际上已控制了雅加达海港第一集装箱码头和第二集装箱码头的营运管理,成为李嘉诚集团继巴拿马运河营运权后,在全球控制的第17个国际集装箱码头。雅加达海港只有3个集装箱码头,如和记港务公司买下“恒布斯集装箱转运站”(第三货柜码头)后,则等于李嘉诚的公司控制了全部集装箱码头,因此印尼有人以反对由外资垄断为理由,表示拒绝和记港务进一步收购行动。有人甚至利用此事,指责身为华裔的郭英喜,进而攻击其父郭建义。

1999年年底,根据条约美国将从巴拿马运河撤离时,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通过竟标赢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管理权。美国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此声称,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经营港口将危及美国安全。

对此,李嘉诚急忙向新闻界表示,他属下的和记黄埔集团不会通过在巴拿马运河投资兴建集装箱码头来控制运河的航权。

据《解放日报》报道,李嘉诚说,和黄集团在巴拿马运河只是进行一项集装箱业务的投资,与控制权并不相干。他强调,和黄集团只是在巴拿马经营集装箱业务的公司之一,同一些美国和中国台湾公司相比,和黄甚至不是最大的集装箱经营公司。

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投得运河两端港口的经营权,由于他和北京当局的特殊关系,在美国惹起很多风波。美国众议院的银行及金融事务委员会上周举行听证会,加州共和党众议员罗尔巴克尔无理指责和黄是北京的棋子,意图控制巴拿马。

该议员指出,在巴拿马运河港口的租赁招标时,中国人的和记国际码头公司出价1000万美元,而两家美国公司分别出价1100万和1160万美元。贪渎的巴拿马政府不接受这些出价。与北京有联系的公司控制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使美国的安全蒙受更多危险。况且,他们控制了港口和货物装卸,也增多了敏感性技术(与武器相关)的双向流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员进入巴拿马运河区,增加了破坏的可能性,而在台湾或南中国海问题上,美国与中国发生冲突时尤其如此。

尽管在海外投资,一路坎坷且横遭非议,但是,并不能阻挡具有长远眼光的李嘉诚拓展海外的决心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