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颇令人折服。他在《巨富与世家》一书中提道:“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这含有说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英国人也有句话:‘一盎司的幸运胜过一磅的智慧。’从李氏的体验,究竟幸运与智慧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
1981年,李嘉诚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100%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的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奋斗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
鸿硕先生分析道:“李先生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第一桶金’的观念。不过,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由此可见,李先生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仍是自谦之词,幸运也只是一般人的错觉。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判别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许多人只有平淡地过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或看到机会而畏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因为斤斤计较目前少许得失,把好事变成坏事,坐失良机。”
我们可以看到鸿硕先生的分析已经清晰明了。勤奋和幸运对商家来说都不可或缺。每个成功商人在创业之初,资本积累阶段,勤奋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判断机会的眼光和把握机会的“智”胜能力。
在香港有经济评论家评论李嘉诚的成功与成名时这样说:
“一方面是努力令长江实业成为出人头地的公司,这个过程,包括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以及在合适的时间,以个人的财力去资助公司的发展。在香港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和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董事们使用公司资金不是新闻,能够将盈利点滴归公,以及由主席以优惠的方式贷款给公司发展,才是大新闻。一些观察敏锐的股评作者和财经记者最先观察到这一点,并为文加以推崇。个人品德的高尚,再加上事业的成功,令李嘉诚逐渐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成功人物。香港人提到李嘉诚,多少带有尊崇的意味,和提及其他知名度不低的富豪时,颇有不同。李嘉诚可说是长江实业一项难以估量的资产。”
由此可见,有长远眼光不贪图一己私利,而全力去发展公司,是李嘉诚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实,企业壮大了,作为大老板当然也会盈利丰厚。但贪图小利,是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
难怪港岛有媒体说,长江实业最珍贵的财产就是李嘉诚。
李嘉诚的超人天才一在地产,二在股市。
李嘉诚在回答记者请教其房地产经营中的心得时说:“不能说是心得,或者我告诉你们我的做法。我不会因为今日楼市好景,立刻购下很多地皮,从一购一卖之间牟取利润;我会看全局,例如供楼的情况,市民的收入和支出,以至世界经济前景,因为香港经济会受到世界各地的影响,也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所以在决定一件大事之前,我很审慎,会跟一切有关的人士商量,但到我决定一个方针之后,就不再变更。我会贯彻一个决定,我在差不多99.9%的工程上做到这一点。譬如以过去数以百计的地盘而论,更改的情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不会今日想建写字楼,明日想建酒店,后天又想改为住宅发展。因为我在考虑的期间,已经着手仔细研究过。一旦决定了,就按计划发展,除非有很特别的情况发生。我知道香港有的人把几万尺的一个地盘,可以计划更改几次,十几年后才完成,有些人喜欢这样做,但我负担不起。”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就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应该如何实施政策做了一番讲话。
李嘉诚说:“作为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领导人,你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是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这个道理就像游泳一样简单。我的泳术很普通,扒艇也很普通。如果我要到达对岸,我要确信我的能力不是仅可扒到对岸,而要肯定有能力扒回来。等于我游泳去对面沙滩,我不会想着游到对面沙滩休息,我要预备自己游到对面沙滩,立即再游回来也有余力,我才开始游过去。在事先,我会常常训练自己,例如记录钟点和里数,充分了解自己才去做。中国古代的生意人有句话:‘未购先想卖’,这就是我的想法。当我购入一件东西,会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在99%的交易前的事情,只有1%的时间,是想会赚多少钱。因为这时候来说,多大的实力也是假的。做个比喻,你的风帆高扬,而风帆处于正常时,即使那艘船不算太小,但当风向不定的时候,也随时可以覆舟。所以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会问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typhoonsignalnumberten(十号风球)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把事业做大者,决不仅仅凭的是超人智慧、勤奋、吃苦耐劳,或者说凭一时的幸运等。光凭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造就一个成功者,一个举世的超人靠的是它们的总和。靠的是总体的实力与用人的智慧、做人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