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语:
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我已知道和黄未来5年要做什么。做生意的期限是5年、10年,而不是1年,2年。
李嘉诚早就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并悄然着手在欧洲、美洲、亚洲以及非洲扩建自己的“通信产业王国”。
1989年,李嘉诚在英国和记电讯注资84亿港元收购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涉足于英国的电讯市场。然而此番出师却不利,新购公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1992年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流动电话服务,名为RABBIT(兔子)。由于它只能打出却不能打入,跟这一时期的电讯服务技术比起来,要逊色得多,因此它没能引起更多客户的兴趣。一年之后,“兔子”败下阵来,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留下了巨额负债。
李嘉诚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我已知道和黄未来5年要做什么。做生意的期限是5年、10年,而不是1年,2年。
可见,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形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嘉诚的长远目光和正确策略为长和(长实、和黄)指明了航向。
和黄集团从事电讯事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艰难。
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曾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其后,李嘉诚又于1994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改名为“橙”(Orange),推出G**流动电话服务业务。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唯恐是CT2的翻版,但后来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喜爱,手提电话的销售也不错。
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
但是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李嘉诚都凭着他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绝不轻言放弃。就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了市场上有关它的一切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黄在英国的电讯事业。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和黄集团便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这种前瞩未来的能力,使得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长立不败之地。
李嘉诚在发展电讯业务上始终坚持不懈,与他往日在商战中一见不利,即时撤退的作风,很不相同。难道这是因为他偏爱电讯业吗?当然不是。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前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实际上,他从不偏爱任何一项业务,他说:“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这是一种有着丰富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的一种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当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说起来也许容易,但做起来可并不简单,这主要是与一些人的自我欣赏情结有关。在取得了某项业务的成功之后,许多人往往将其作为自己日后发展的基础和向别人炫耀的一块招牌。然而,招牌只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却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
感悟:
欲成大事者是必有广阔胸襟,他们不汲汲于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是街头小商小贩之所为。目光短浅,患得患失注定了一个人不会取得大成就。而不计眼前得失,不为近期小利而迷失方向,才是李嘉诚做生意所表现出来的大家风范。当亚洲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李嘉诚领导下的和黄奉行“继续扎根香港,但同时也不排除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经营策略,加快了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