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诚信也须用点“心计”:感化人要施谋略(1 / 1)

李嘉诚语: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信”是什么东西?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钱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赏、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言必信,行必果,能帮的忙则帮,但不可轻易许诺!

推销员的工作是需要诚心与耐心的,没有一开口就能够把产品推销出去的事情。很多时候,推销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李嘉诚就是凭着自己的诚挚和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他总是能够替客户着想,最终就会感动客户,达到推销的目的。李嘉诚开辟了酒楼旅馆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也跟风而上。渐渐地,酒楼旅店的推销业务又不好做了。

虽然如此,李嘉诚的销售业绩仍远远超过他的同事。有一件事,足以显示李嘉诚与众不同的商业素质。

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大家都知道,这是推销铁桶的大好时机。李嘉诚的几个同事兴冲冲地去找旅馆老板洽谈,不料全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原来,旅馆老板早已看好了另一家五金厂的铁桶。

由于李嘉诚的推销业绩不凡,已在同事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无不对这位聪明的少年刮目相看。因此,知难而退的同事们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不愿放弃这一难得的推销机会,欣然应允。

李嘉诚并没有急于去见那位老板,而是找机会与旅馆的一个职员套近乎。没多久,他与那位职员拉上了关系,很快便和他像老朋友一样。通过这位职员,他得知了一些有关这家旅馆老板的情况。有一件事引起了李嘉诚的特别注意。

原来,这位老板中年得子,将儿子看得像宝贝一样。现在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而他儿子却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他根本抽不出时间满足儿子这一愿望。

这位职员本是把这件事当作趣闻提起的。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听到这件事,便感觉他已经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李嘉诚让这个职员牵线,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快活谷马场看赛马。在跑马场上,老板的儿子兴高采烈,十分快活,回家后仍兴奋地向父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嘉诚此举令旅馆老板十分感动,他一时不知如何答谢才好。在李嘉诚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

这次行动,使李嘉诚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善动脑筋、善作变通是一个优秀推销员的必备素质。李嘉诚在这方面显示出了突出的天分。

李嘉诚所用的这种小手腕,显得有点狡猾,狡猾是一个贬义词,不过他做的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而不是损人利己,因此,恐怕只能用聪明来形容。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对客户有益的行动,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做生意的诚意,这比纯粹用语言表达要有效得多。

前已述及,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与人交谈。这种性格,单就推销这一行而言,是一个缺陷。但李嘉诚靠他的诚实和灵活多变的推销技巧,弥补了这个不足。

有一次李嘉诚进入一家酒楼推销铁桶,被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李嘉诚沮丧地走出那家酒楼。

李嘉诚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离开酒楼不远,他便重新思考对策。他很快便有了主意,于是,不再垂头丧气,又转身重新回到酒楼。

再次见到老板后,不等对方开口,李嘉诚就抢先说:

“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向您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动作、言辞、态度等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指点迷津。我是个新手,又是晚辈,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好让我改进。”李嘉诚这种虚心坦诚的态度令老板大为感动。他随之一改拒人千里的冷冰冰态度,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些批评建议。虽然李嘉诚的本意并不在此,但一贯善于博采众长的他确实得到了一番教益。

老板也喜欢上了这位谦虚诚实的的少年,当即决定购买李嘉诚的铁桶。

李嘉诚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得到了成功人土的指导,又做成了生意。

他在辞去五金厂推销员的工作,最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长江塑胶厂,他谦虚诚信的品质仍然没有丢,而是继续发扬光大。

感悟: